確實,會計自從發明以來壹直秉承歷史成本、權責發生制及復式記賬三大支柱而成為壹門獨特的學科,在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生產要素相對簡單的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業務日趨多元化、復雜化,會計環境也有了巨大變化。壹些會計存在的假設前提(如采用歷史成本的前提假設是幣值基本不變,按權責發生制所計量的收入與費用其貨幣價值是可以明確的,會計主體的所有者與經營者關系是相對固定且明確的)事實上早已不存在了,如果還沿用這樣的假設頑固地抱著歷史成本不放而不考慮公允價值,強調報表的精確性而不顧估計的相對性,只考慮現存所有者而不考慮潛在投資者,那麽這樣的會計信息還有什麽用呢?君不見:由於資源有限且風險日高,企業的資產價值時時變動、日日上下。君不見:由於環境變化對業務要常常判斷,對活動要時時估計。為此,了解最新企業資產負債狀況,關心可能的現金流入流出,給可能的潛在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將成為新形勢下對會計的壹種需求。而要做到這壹點。會計人員就不得不在每次編制報表時,對所有的資產與負債進行二次計量並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對可能的差異進行判斷與估計。為此,會計彈性就會成為必然,成為壹種屬性。因為,既然要判斷、要估計,不同的人就壹定會有差異,壹定會有彈性,只要這種彈性與差異有依據、有理由就可以了。
基於此,筆者有了如下感想:第壹,要給報表使用者上上課,不要再以老眼光來看會計。在新形勢下,會計有彈性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現在我們不再穿清壹色的衣服壹樣。第二,希望企業間的會計彈性差異應盡量少壹些,判斷也要盡量謹慎壹些。畢竟,85%的差異是大了壹些,能否再小壹點,控制在10%以內。否則對報表使用者確實不大好交代。第三,對會計政策的制定部門來說,既然會計有彈性和差異了,能否在報表使用說明中強調壹下原因。特別對壹些大企業或復雜的企業,報表就不壹定精確到分了,因為這會給人造成壹種誤解,以為會計報表是壹個沒有任何彈性的信息工具。
作者:李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