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會計理論和實務不壹致的地方都有什麽

會計理論和實務不壹致的地方都有什麽

在學習會計理論知識後?踏入會計實務工作的朋友逐漸都會發現理論與實務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正是這些差異阻礙著會計新入門朋友們的技能提高?當然了?任何壹道關閉的門背後都有機會隱藏著?打開這道關閉的門?正是我們迅速提高會計操作業務技能的捷徑

壹、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差異成因分析

理論上說?會計工作的第壹指導法規是國家財政部頒發的會計準則等文件?而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遵循的第壹準則很多時候是國家稅收法規。這就形成了會計人員在業務處理的時候面臨兩個“婆婆”?壹個是國家會計準則?壹個是國家稅收法規。兩大法規之間?大部分內容比較相協調壹致?但是部分內容的規定差異造成了財務人員的左右為難?有的時候偏離了會計準則?我們國家大中專院校及會計職稱等會計教材是以國家會計準則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編寫的?在實務中出現會計準則向稅法讓路的情況?當然會出現我們教材所學與實務工作的差異了。 在會計準則中?是允許我們會計人員做合理估計性質的處理?這在理論上成為“職業判斷”?但是在稅收法規上?幾乎不允許“職業判斷”?因為稅收若允許“職業判斷”的話?其結果必然是濫用會計估計?濫用職業判斷。例?在會計準則中?對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就沒有具體規定?會計人員可以合理判斷。但是在稅法上就有使用最低年限的規定?在限制“職業判斷”?因為?稅法要具體的規定稅收的計算等內容?若允許“職業判斷”?將會造成壹些企業故意擴大折舊費用?惡意抵減企業所得稅的情況。 除了國家會計準則與稅收法律對會計實務雙向作用造成會計實務偏離理論之外?還有就是會計理論並不壹定適合會計實務工作。在我們學習會計理論的時候?很多朋友將理論奉為最高指導思想?神聖不可侵犯。筆者認為?會計理論教材中的壹些方法?並非完美?並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瑕疵?而實務工作不是理論推演?需要的是實際效果?需要的是資金管理控制的安全與嚴密?在實務中?人們發現了這種理論的瑕疵後?自然會摒棄理論的壹些做法?如後面會分析的原材料入庫核算發票取得而材料未入庫的理論模式。 再次?有的時候?理論顯得完美?可是實務中企業管理方式跟不上。比如關於低值易耗品的五五攤銷法?要求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攤銷壹半?使用報廢攤銷壹半?這種方式比壹次轉攤銷法更能合理攤銷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成本?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企業財務人員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憑領料單可以做攤銷?但是低值易耗品在使用報廢的時候?使用人員及使用部門直接處理沒有報批手續?而財務部門的人員不知道使用報廢情況?造成報廢後需要攤銷的價值遲遲得不到處理。

另外?理論方法過於繁瑣。比如企業廢品的出售?理論上需要將廢品作價回收作為材料物資?然後再做材料銷售處理?壹方面確認其他業務收入?另壹方面結轉其他業務成本。而實務中?往往不將廢品作價回收?在出售時直接確認其他業務收入。 還有?理論完美在估計的基礎上構建?而在實務中?這種估計的完美於事無補。比如成本計算中的約當產量法?是分配制造費用和人工成本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成本負擔的合理方法?可是這種方法必須先確定在產品完工程度?事實上?在實務中?在產品完工程度並非都壹樣?對過多在產品估計完工程度並不壹定能準確?所以?很多企業成本核算並不采用約當產量法。 稅務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執法素質不高?造成企業正規處理向非正規處理讓步。例?在施工企業?會計理論上對跨期施工業務按照完工程度確認收入?這是壹種合理確認收入的方法。在實務中?跨期施工業務在與客戶結算的時候是壹次開發票確認收入的?這勢必形成有的期間有收入沒發票開具?有的期間有發票開具又沒有相應的收入的金額。在稅務機關執行稅務監管的時候?將發票金額與賬面收入金額劃等號?對企業做出不合理要求。

二、常見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工作差異事項梳理

1、趨繁就簡?在實務工作中?會計人員針對理論中眾多方法不約而同的選擇最簡單的方法。這些情況常見的有? ?1?低值易耗品攤銷?不采用五五攤銷法?采用壹次攤銷法。如壹次筆者在接受壹家企業財務人員咨詢的時候?向對方分析五五攤銷法弊端?在低值易耗品報廢的時候財務上沒有辦法攤銷的事實?建議不如采用壹次攤銷。 ?2?原材料出庫方法?在計劃成本法與實際成本法中?眾多企業采用比較簡單的實際成本法?又在實際成本法中的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等方法中?采用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工作量小並且出庫單價均衡。 ?3?固定資產折舊?眾多企業在折舊計算中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和總數法、雙倍余額遞減法中選擇最簡單的平均年限法。這種方法不僅簡單?還是企業所得稅法默認基本方法?采用其他方法還得稅務報批才能抵減企業所得稅。

2、舍掉會計估計尋找稅法依據 比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準則允許估計?而稅法有明確規定?我們可以舍掉估計數據?直接采用稅法規定折舊年限。

3、化繁為簡?有的事項?在會計理論中?采用了非常復雜的處理方法?而我們可以化繁為簡?輕松應對。

如壹家企業的會計問筆者?“我們公司生產砂子?然後又用砂子生產水泥磚?我不知道怎麽算成本?” 我答?“這種情況很多?比如酒廠先產白酒?再用白酒生產藥酒?妳知道成本計算的分步法嗎?”

答?“看了?很復雜?沒看懂” 我說?“如果妳們只生產砂子或只生產水泥磚妳會計算嗎?” 答?“會” 我說?“好辦?妳先算砂子成本?是不是與水泥磚無關?算好砂子成本後?將砂子作為水泥磚的原材料領用再計算水泥磚的成本就可以了” 這就是壹個化繁為簡的做法。

4、改裝理論?有的理論內容?在實務中已經被實務人員改裝了。 如關於福利費的處理?按照理論上?企業先按照工資壹定比例計提?然後實際發生福利費支出的時候再沖減計提的福利費?會計處理如下?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實際發生福利費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庫存現金等科目 這種處理方式存在以下問題?很多企業會只計提福利費而沒有福利費或很少有福利費發生?在賬面虛掛“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這是壹種負債?可是這種負債不用償還?造成賬務處理與事實不符?其次?按照目前稅法?企業計提的福利費在申報所得稅的時候不允許作為費用列支?只能按照實際發生的福利費列支?這又造成會計賬面費用及利潤與納稅申報的費用及利潤不壹致?增加所得稅納稅申報調整事項。在實務中?很多企業將福利費處理改裝為以下模式? 首先不再計提福利費?當發生福利費實際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庫存現金等 月底?根據本月發生的福利費實際金額結轉進入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再如?在原材料暫估入庫核算中?平時收到原材料?沒有收到發票?不作賬務處理?待月底沒有收到發票作暫估入庫處理?下月初紅字沖回?待下月發票到達作正常入庫核算。我們試想?若下月發票任然未到?月底又要暫估?再下月初又要沖回?長時間發票未到?那就要每月底暫估?每月初沖回?很麻煩。在實務中?我們有的會計人員已經改裝這種方法了?當材料入庫當月沒有收到發票?月底作暫估入庫處理?下月初不再沖回?待發票到的時候先沖回?再做正常入庫結算。這樣就避免發票長時間不到每月底暫估?每月初沖回的繁瑣工作了。 5、拋棄理論?有的時候?會計理論並非完美?甚至不適合企業管理控制活動。如原材料入庫核算發票已到入庫單未到的處理?在會計理論中分如下兩步走? 發票到時? 借?材料采購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入庫單到時?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也就是說?收到發票時確認應付賬款或支付貨款?意味著收到發票便承擔付款責任或承擔了債務?如果今後收不到原材料?由此就帶來了資金風險?所以實務中?我們壹些會計人員收到發票不做賬務處理?等待入庫單到才做正常入庫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