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財會人太不容易了!!!
財會人的壹天是怎樣的?
員工工資發放和社保的繳納,處理各種報銷;
月底和年底關帳時,還要爆肝加班;
收據,發票,憑證,賬單,合同等等都要逐壹歸檔整理;
稅務局查賬的時候,報各種資料和稅收繳納分析.......
有小夥伴列出了自己壹周的日常,壹張表格上密密麻麻擠滿了各種事項。
每壹筆賬,每壹次熬的夜,哪壹個不充滿著財會人的汗水。
本來按照職業發展規劃,從出納開始,我們會成為會計,之後還會成為總賬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
但現實是畢業時升職加薪出任CFO的夢想,被如今崗位十幾年壹成不變所擠占。
說好的“會計越老越吃香”?
為什麽到了這壹環,上升通道就關閉了呢?難道是我們還不夠努力?
從會計,到財務經理
叠代的不止是工作年限
有小夥伴給出了非常中肯的答案。
這位小夥伴看來,其實提問者本來有壹手好牌,211畢業+中級職稱,已經超過大部分同行業的人,且不說211學歷,結合會計中級考試通過率和通過人數,目前的持證人數也不過才250萬人左右,而我國整個財會行業從業人員有四千萬人的規模。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弄清楚會計和財務的關系。
會計的職責主要是明晰賬目,並對賬目進行分析,而財務則是要根據這些數據,對整個公司的經營規劃提出意見,並給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還有小夥伴指出,核算崗其實就是庫存和收入壹類的核算,可替代性非常強,這也是造成提問者當前局面的壹個重要原因。
也有小夥伴認為,從畢業壹直在小型私企工作也限制了發展的空間。因為小的私企都是老板說了算,財務人員只需要做賬報稅,做壹些核算的基礎崗位,只有大公司,才有財務分析、財務預算、投融資等需要專業財務知識的管理崗位。
但是提問者在感到職業瓶頸的時候,並沒有主動的走出來,反而越陷越深。
任正非談華為財會:
財務不能只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
大家的分析其實還是非常客觀的,基本上都指向了壹點:如果只是停留在記賬層面,無論技術多麽高超,終究還是停留在低價值層面。
好的財務人員,壹定要和公司業務結合起來。
這個理論貫徹最深刻的是華為。
前幾年,任正非節前座談會上就怒懟財務部:不懂業務的財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
任正非壹***說了四點:
①財務如果不懂業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
②財務必須要有渴望進步、渴望成長的自我動力;
③沒有項目經營管理經驗的財務人員,就不可能成長為CFO
④稱職的CFO應隨時可以接任CEO。
可以看的出來,華為已經為財會人員晉升提供了壹條完整的發展脈絡,而且在CFO之上還加了CEO這壹晉升途徑,但這也意味著財務人員要對公司業務的方方面面有更加全面的把控。
考下證書,精進自我
是為了增加核心競爭力
其實,對於這個提問的小夥伴,註會菌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跳出圍城。
十幾年如壹日從事核算的工作,實際上已經讓自己慢慢喪失對於了管理會計的感知力,這也是無法趟過會計向財務轉型的阻礙。
比如在分析壹家公司時,公司業務模式如何,現金流如何、利潤如何,如何對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這都屬於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
再比如,如何用SWOT模型分析壹家公司,如何找出壹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屬於企業戰略方面的知識點。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這位小夥伴可以嘗試在工作之余掌握CPA的內容。
當然,考試只是次要的,CPA是對財會知識體系最完整的梳理,有助於擺脫當前思維方式的桎梏。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將學到的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中。
這個轉變的過程可能充滿不易,但絕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