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壹線工作的高素質的技能型、技術型、管理型、應用型人才,堅定不移地走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發展道路,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服務學生、服務經濟、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長期與行業企業合作辦學,與時俱進地***建雙贏、創新的辦學模式,堅持不懈地把學校辦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並能起示範作用的中等職業學校。我校自2008年通過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福建省初評估以來,加大創建工作力度,堅持在內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管理上出效益,積極推進教學、管理、服務領域的改革與創新,取得了可喜成績。
(壹)辦學模式與培養模式改革。我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服務經濟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改革創新辦學模式,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質量。在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建設廳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9月由我校和省建築協會牽頭組建了福建省建築建材職業教育集團,首屆理事會成員單位有34家,其中行業協會有福建省建築業協會、福建省建築材料工業協會、福建省散裝水泥協會等5家,中職學校有福建建材工業學校、廈門市城市建設中等職業學校,福州建築工程職業中專學校等8家,建築業企業有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福州建工(集團)總公司、福建二建建設集團公司、福建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建材企業有福建省水泥有限公司、福建華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還有福建建築人才服務中心、上海魯班軟件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3家。
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我校與福建天福建築公司、福州世代家園裝飾建材有限公司、福州永鑫順裝飾建材有限公司、福州富得巴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福建華茂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福州世紀金源大飯店、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魯班軟件有限公司等企業***同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專業建設模式。(1)人才培養模式合作:通過學校與企業***同召開專業建設專題會議,汲取行業企業專家對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建設與改革、教材開發、專業培養方案修訂的意見,明確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2)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合作:根據專業的特點和校企雙方的實際,雙方對校外實訓基地***建***管,使之成為教學、生產、培訓、鑒定於壹體的實訓基地;(3)團隊建設合作:建立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雙師型的教學團隊,建立由我校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和校企雙方的管理人員組成的教育管理團隊。企業支持教師掛職鍛煉,選派專家、技術人員來校講座,選派企業技術能手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訓。此外,學校還踴躍參與福建省中職機械職教集團、福建省中職通信職教集團的工作,為福建省中職學校推廣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做出應有的貢獻。
2、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2006年,我校通過福建建築人才市場與福建省七建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福建省恒聲建設有限公司、福州信源造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福州省安制冷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四安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為企業訂單培養工民建、工程造價、水電安裝、會計、機電等專業學生。2009年,學校與福州世紀金源大飯店、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魯班軟件有限公司等企業***同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定單式的聯合辦學模式,招收了金源班、福耀班、魯班冠名班等定單培養班級,定單培養的學生企業除了安排崗前培訓、推薦就業外,企業每年還提供壹定的資金作為學生的獎學金。定單培養采用連續學習和分階段培養、實訓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教學目標明確,註重實用,使學生真正做到零距離就業,真正做到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學生的就業需要,受到用人單位、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2005年我校開始嘗試實行半工半讀制度,安排近300名機電、模具、數控等專業學生從2005年4月11日至2006年1月到福州金得利公司半工半讀,學校通過調整教學進度安排,學生在生產實踐中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利用工余時間(白天上班、晚上或周末上課)完成本專業學業,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和學分制,將原定最後壹學期的綜合實習提前進行,學生按計劃取得相應學分後,學生可以提前畢業。 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以減輕部分學生家長的家庭經濟困難,又可以實現職業教育與就業崗位之間的零距離。此後,我校逐步推廣半工半讀制度,又先後安排了近400名學生到福州金得利公司、福州富得巴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及其它校外實訓基地半工半讀。
4、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校內綜合實訓後,所有學生在畢業實習中均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根據《福建建材工業學校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各專業制定了《頂崗實習指導書》等相應計劃,組成了由學校、企業***同參與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委員會,對實習學生的實習表現、實習報告進行考核和評定,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納入學籍管理範圍。為方便學生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學校不斷完善學分制、選修制,逐步建立健全彈性學習制度,改變單壹強調連續學習為連續學習和分階段培養相結合。2003年5月,我校制定並實施《福建建材工業學校學分制實施細則》,為學生提供壹個更加靈活的學習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個性差異選擇更能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為優秀的學生提供超前發展的機會--提前畢業或繼續到高壹級學校深造;給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再次發展的機會--分階段完成學業;給成績較差的學生提供平等發展的機會--圓滿完成學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
通過這些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推行,我校的辦學模式、專業建設更貼近市場,更貼近學生需要,進壹步實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
(二)教學與評價體系改革。我校大力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為目標,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改革重知識、輕技能的傳統教學模式,遵循職業崗位工作實際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內容向實用性、專業化轉變,教學方法向技能性、多元化轉變,教學手段向直觀性、現代化轉變。在教學中嘗試采用學生提問式、師生互動式、課堂討論式、專題講座、專題辯論、案例教學、市場調查、項目教學、場景教學和模擬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充分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如工民建專業(省級重點專業)利用學校的工程項目如實訓大樓的開建之機,開展教學活動,授課地點由教室轉移到現場,以培養建築識圖、測量放線、施工組織管理、工程預算等專業技能為目標,以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施工為主要內容,制定相應的實訓方案。針對培訓目標,部分課程將授課地點由教室轉移到校外實訓基地,由指導教師、施工企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通過校企合作的互動機制,進行觀摩教學、現場示範教學,創辦了企業課堂,把學校課堂帶到企業,使企業課堂滲透進學校,真正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再如會計電算化專業(省級重點專業)結合專業核心能力的要求,用企業的財務資料訓練學生掌握小型企業財務人員所必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教師在教授《財務管理》課程時,采用項目教學法,分組設計班級元旦活動消費方案、模擬策劃小企業投資方案、建立個人消費小檔案等,通過項目組織和實施教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能力(社會調查、上網、去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樹立學生科學消費的理念和節約意識,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美德,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1、教學環境與教學應用。好學生是由好環境熏出來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造壹個濃厚的讀書氛圍,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環境、實訓環境和教室環境,學校新建了百米文化長廊,融企業文化、德育教育、師生榮譽、學校歷史於校園景觀中。學校每學年都組織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學生座談會、教師座談會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技能競賽活動,樹立以競賽促學習,以考證促就業的觀念,把世界百強企業文化、歷次競賽獲獎的學生照片、簡介制成鏡框,懸掛於學校實訓場所各個明顯的通道,各個班級定期利用黑板報、墻報、海報大力宣傳。這樣,既給獲獎學生以勉勵,又給其他學生樹立壹個好的榜樣。
為促進職業教育教學做合壹的教學模式,鼓勵各專業教師大膽創新,實施課堂授知與現場傳藝相結合、課堂研討與現場操作相結合、實務操作與模擬仿真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等多種方法,大力推行專業技能實訓與崗位訓練,實現教學課堂從教室向實訓室、向現場轉移的多元化,營造濃厚的職業氛圍,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如工民建專業利用學校的工程項目開建之機,開展教學活動,授課地點由教室轉移到現場,由指導教師、施工企業的技術人員***同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實現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又如模具、數控專業的部分課程將授課地點由教室轉移到福州富得巴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進行觀摩教學、現場示範教學,真正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實現做中學與學中做的協調統壹。
我校特別重視教材建設,教材的選用、編寫均嚴格按程序辦理,通過合法、正規的渠道征訂教材,堅決杜絕盜版;堅持優先選定國家規劃教材的原則,保證選用的教材能夠符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體現教育教學的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針對崗位技能要求變化,依據綜合化、模塊化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組織相關教師在現有教材基礎上開發補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輔資料,編寫了《建築材料》、《數控加工實訓》、《財務軟件應用》、《實用財經數學》等19部校本教材,教材在編寫理念、編寫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以必需、夠用為指導思想,理論內容不求系統完備,實踐內容務求實用、適用,同時校本教材也體現了校企合作的特點,如《建築力學》由我校教師與福州天福建築公司總經理林立言、機械設備成套局總工魏可明、重慶大學建築設計院福州分院院長吳昊等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合作開發編寫。
2、師資隊伍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因此,隊伍建設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校壹貫重視隊伍建設,註重提高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實訓指導能力等綜合職業素質,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雙師素質為重點,以建設優秀教學團隊為目標,采取多種措施,著力構建壹支結構合理、業務紮實、作風過硬、技術精堪、敢於實踐、勇於創新的師資隊伍。特聘福建省建築業協會會長葉德文、福建省建築材料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恭洲、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丘亮新、上海魯班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敏、福建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榮忠等企事業單位生產(管理)壹線的高級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技術人員72人為兼職教師,增強了師資力量。
(1)精心打造學科帶頭人與骨幹教師隊伍。選拔、培養學科帶頭人及中青年骨幹教師,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是學校推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壹直以來,在培養教師尤其中青年骨幹教師方面學校采取了四個結合:即校內培養與校外培養相結合;引進優秀人才與立足本校培養相結合;學歷培養與技能培養相結合;培養學科帶頭人與培養青年教師相結合。從2007年開始學校根據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重新選拔了19名學科帶頭人,選派38名教師參加了國家及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專門召開了培訓教師經驗交流會。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的成長對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教學團隊的建立,發揮了極大作用。
(2)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為提高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學校每年在暑期都舉行繼續教育培訓班,通過請教育教學專家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來校講座、優秀教師介紹經驗、到兄弟學校和企業參觀學習、專題討論等多種形式將繼續教育落到實處,要求教師撰寫學習體會或論文,並從中選取優秀文章匯編成校刊。同時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自2006年以來,有100多篇論文在CN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獲獎。教師積極參加編寫教材、論著,已正式出版並推廣使用,主編或參編了《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教育與就業指導》、《數學(***用基礎平臺)》、《新編常用金屬材料速查手冊》、《新編實用建築電氣安裝速查手冊》、《體育與健康》、《建材制造產業發展與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等10多本教材,學術研究已蔚然成風。
(3)加強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的培養。首先,學校將師德教育作為新教師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使青年教師從壹開始就明確從業規範和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其次,學校在新教師走上講臺之前統壹進行教學基本要求的培訓,由老教師講授如何備課、編寫授課計劃和教案、如何上課等,使新教師對教學常規有壹基本認識;再次,為促進新教師盡快成長,學校制定了《關於新教師培養的條例》,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他們傳、幫、帶。我校的新教師培養已形成制度化,並取得明顯效果,新教師在我校的教學活動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為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水平,學校通 過《教師進修管理規定》和多種措施鼓勵教師進壹步深造,有22位教師取得了碩士學位,另有大量教師參加了研究生課程進修和短期培訓。
從2004年開始,我校陸續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骨幹教師到德國等國家及臺灣訪問、考察學習和培訓,開展對外交流活動,更新和掌握中職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管理理念,收獲頗大。回來後及時總結,形成論文,並在全校教職工中開設講座,傳播國外先進的中職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經驗,大大促進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師的教學觀念的更新。學校校長和領導班子成員註重自身建設,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團結壹致,既顧全大局,又相互補臺,在各項工作中著力提升作為領導的規劃、協調、執行和學習等方面能力,堅持每周壹次的校領導班子辦公會議制度,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和完善任務分解落實機制。做到會前溝通、協調,會上研究決定,會後貫徹執行,協調出凝聚力,集體決定形成合力。此外,領導班子成員壹如既往地立誌建立學習型的領導班子,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保持對最新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還承擔了壹定的教學任務,深入壹線了解情況,指導教學工作,並結合自己對教育現象和特色辦學的研究,積極撰寫論文,近幾年來,班子成員在CN級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錢可銘校長、許育龍副校長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技術教育與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課題編號:AJA030011)的子課題《建材制造產業發展與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福建地區的課題研究。校領導班子成員還承擔了省中職黨建研究會會長、省職教體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省中職建築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各項工作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
我校以校行政領導、班主任、生管老師、學生會、團委會五支隊伍為基本力量,構建學校學生管理網絡。特別重視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每周召開班主任例會,每年舉辦兩期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和培訓班,如2008年7月在全校開展班主任工作好經驗評比活動,收到預期效果,經領導、專家認真評選***有26篇好經驗獲獎,匯編成《班主任工作好經驗專刊》,供各班班主任相互學習交流,為班主任搭建壹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寶貴財富。
3、重點專業與特色專業。學校現有五個教學部:公***課程教學部、建築建材專業教學部、機械汽修專業教學部、財經商貿專業教學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部,其中建築建材專業教學部是我校龍頭專業教學部,5個省級重點專業中有3個是建築建材類專業,建築類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在全省中職校建築類專業中起著示範和引領作用。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人才市場需求、企業用人需要和國家頒布的職業崗位,開設、調整專業,建立專業設置的動態機制。我校通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制定了《專業布局結構調整方案》,針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人才的需求和學校的辦學優勢,著力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與工程材料、建築設備安裝、會計電算化、機電技術應用等5個省級重點專業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形成以全國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為依托、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的四大特色專業群。已形成以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與工程材料、建築設備安裝專業為龍頭,以建築裝飾、建築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等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已建成以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龍頭,以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已搭建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龍頭,以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圖像設計與制作、計算機動漫設計等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已構建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龍頭,以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
(四)管理制度創新措施。學校積極推進、創新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為重點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激勵機制,如學校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向社會公開招聘正式入編的教師,到目前為止有13位優秀教師正式入編。建立健全了由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參與的咨詢委員會決策機制,成立了由校長任主任,由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參與的教學委員會和專業指導委員會,調整了2009至2010學年教學督導組成員,進壹步完善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
1、實行校長負責制,發揮黨、群團組織的作用。我校依法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領導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自己分管的工作獨當壹面,較好地實行民主集中制。可以說本屆的黨政工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是我校的壹大亮點。
2、實行全員聘任制,規範崗位設置。按照相關文件精神,我校教職工分為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職員崗位、教輔人員崗位和工勤人員崗位四類。按照科學合理、精簡高效的原則,在對我校工作任務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合理設置學校內部機構,核編定員、定崗定責,促進了學校管理規範化、科學化,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良性格局。
3、強化目標責任制,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003年以來教代會先後討論通過了《目標管理制度》、《教師工作考核量化評分標準》、《行政後勤人員工作考核量化評分標準》、《教師教學優質獎考核評定辦法》等制度,並認真組織實施。要求每學期各科室的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任務分解,責任到人。通過量化考核強化目標責任制,進壹步增強了崗位責任意識,同時,由於有明確的量化指標作為考核依據,從而使對領導幹部、中層幹部以及全校教職員工的工作的評價和獎勵做到更公平、更客觀、更合理,充分調動了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校各項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4、全面推行競聘上崗、輪崗制度。我校制定了《福建建材工業學校幹部選拔任用暫行規定》,根據按崗聘任、競爭擇優的原則全面實行科級幹部競聘上崗。結合學校實際,在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學校的競聘上崗方案,方案包括:指導思想和原則、競聘崗位、任職條件、程序方法、時間安排、組織考核與民主測評、任前公示等。所有的科級崗位只要出現空缺,壹律實行競聘上崗,2003年以來已有13名同誌通過競選走上了科級崗位。同時,學校還開展了校內科級幹部的輪崗交流制度,較好地調動了廣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5、規範內部工資和獎金分配制度。學校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先後制定或修訂了《福建建材工業學校津貼發放條例》、《專職教師教學工作量及其津貼的規定》、《福建建材工業學校公有住房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獎金分配激勵機制,體現了以崗定酬、優勞優酬、崗變酬變,向教學第壹線和管理骨幹適當傾斜,發揮了分配制度的最佳功效。
在教學管理制度上,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優化教書育人的環節管理,改進常規,增強實訓,突破課改,完善機制;在學生管理制度上著力推行人性化、理性化的兩化管理理念和生為本、教為根、導為主、嚴為先的12字方針,實行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牢固樹立安全第壹的思想,為了讓學生有壹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學校采用六級管理制度,組建了督察組、師生巡邏隊,設立教學、安全保衛、後勤服務110電話,學校安裝有數字監控安防系統,制訂各種應急預案;在行政管理制度上,完善規章制度,堅持透明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用制度管人、管事,重在檢查落實,賞罰分明。
(五)辦學成就與社會影響
培養學生具有就業創業能力、繼續學習能力是我校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之壹,學校不斷加大就業創業工作指導力度,加強創業教育、創業指導、創業服務,引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著力培養壹批具有創業勇氣、創新銳氣、創優誌氣的高素質人才。就業服務工作推廣1234管理模式,向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星級服務,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體系,堅持機構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通過廣泛聯系用人單位,收集人才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組織專場招聘會和大型供需見面會等形式,構建相對穩定的就業網絡,積極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近幾年來就業率均達98%以上。同時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調查,我校畢業生以誠信、敬業、素質高、實踐能力強而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我校通過工民建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畢業生在畢業後的1~3年內主要從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3年以後主要從事施工員、預算員等崗位的工作,因此,建築類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應以五大員為主,將來的職業規劃應提升到二級建造師或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