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企業重組審計

企業重組審計

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審計在我國是壹個新概念,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企業改制的發展而產生的。所謂企業改制,就是將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改制的核心環節是改制企業資產的評估和確定,企業改制過程審計是保證改制企業資產安全的壹種監控手段。其主要任務是,通過企業的資產。審計負債、所有者權益等。,保證轉制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企業轉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通過審計和評估,剝離不良資產和虛假資產,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企業平穩健康轉型。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審計不同於壹般的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是賬面收支是否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的重點是:在財務收支的基礎上,對改制資產各環節的真實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目的是發現問題,確定凈資產的真實數據。因此,它是壹種特定條件下的項目審計。

壹、企業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原因

在企業改制過程中,面臨改制的國有資產處於不穩定狀態,即會從壹種所有制的壹部分轉化為另壹種所有制的壹部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監控措施,就有損失的可能。因此,審計在企業改制過程中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從實踐的角度來看,企業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松散的生產和管理。企業轉型必然涉及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被轉型企業的領導幹部和員工會有較大的思想波動。這時候他們更傾向於放松對生產經營的管理,因為他們更多考慮的是轉型可能給自己帶來什麽,導致國有資產失控。其具體表現為:①應收賬款不催。有的企業將應收賬款捆綁在銷售業績中,對銷售人員進行考核;有的企業把應收賬款和各部門獎金掛鉤,保證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但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催款激勵機制往往名存實亡,銷售人員和催款人員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應收賬款處於無催款的局面。債務人得知債權企業將被改造時,不會主動還款。(2)倉庫管理沒人過問。由於監管不力,倉庫物資資產有意無意流失。③內部控制制度流於形式。內部控制是指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壹系列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的必要管理措施。其控制程序為:交易授權、職責分工、憑證和記錄、資產接觸和記錄使用、獨立審計。企業將在壹段時間內處於動蕩狀態,內部控制程序將受到影響。導致壹些征收部門未能向企業繳納各種應繳納的收入,出現了無條件繳納不應繳納的應付款的現象,使企業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2.財務會計管理不嚴。財務會計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但在企業轉型過程中,這項工作往往受到沖擊而弱化,具體表現為:①非故意差錯增加。會計核算難免會出現壹些錯誤。如串帳、筆誤、科目錯誤等。但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人心波動,導致錯誤增多,檢查不嚴。(2)違規操作。借轉型之機大開方便之門,給壹些不該報銷的發票開綠燈,讓企業在轉型前承擔過多的費用。(3)收入損失。企業為了給以後各方面留有余地,把壹些應該計入往來賬戶的收入隱藏起來備用。(4)收入不在賬,體外循環。比如企業設立租賃費、手續費、財產保險費等表外資金,由辦事處保管,用於各項支出。

3.把公務變成私事,侵占國家財產。國有資產流失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企業領導在企業轉型時把國有資產當成人情,主要表現為:①以各種名義給員工發獎金,企業留存的錢都能發,名目繁多;(二)以各種借口將國有資產送給合作單位或者親友的;(3)改制前壹些企業領導為了給自己找門路,低價簽訂合作協議,借入資金並擔保。當企業實施轉型計劃時,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為時已晚。我們曾經遇到過壹個案例,壹個轉型企業的領導,就在轉型之前,為壹個和他關系密切的民營企業提供了幾百萬元的貸款擔保,而有關部門並沒有及時了解到這個情況。導致這家民營企業無力償還貸款,轉型後的新企業陷入無休止的法律糾紛。

二、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的主要內容

1.全面審計。全面審計是壹項基礎工作。這是對已轉換資產的總體檢查。內容包括:核對賬簿;抽查憑證和發票。目的是驗證資產的真實性,包括資產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潛在損失,應收賬款和長期投資是否虛掛,負債是否低估,是否存在隱性收入等等。

2.專項審計。專項審計是在全面審計的基礎上,壹旦發現疑點進行的審計。專項審計比全面審計更重要,因為它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從實踐角度看,企業改制的專項審計壹般包括:

(1)收入專項審計。收入是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收入轉化為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收入專項審計是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壹項重要內容。在企業改制過程中,財務人員思想不穩定,忽視了發票號碼的註銷工作。壹些非法套現者會拖延支付甚至不支付,以達到挪用、侵吞營業收入的目的。這方面的審核主要是通過對發票的抽查。壹旦發現經常有遺漏發票號的情況,壹定要和之前的情況進行對比。漏數可能是幾個收銀員輪流開發票造成的,過幾天就能全部入賬。但發票缺號超過1個月,或者財務部門壹直沒有到賬,就可能發生挪用或貪汙。

(2)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專項審計。應收賬款是重組過程中最容易流失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資產形式。曾經有壹家企業,把自己的經營場所租給了壹家私營企業。承租人從這塊場地上獲得了全部利潤,但仍欠出租人300多萬元的租賃費。當他得知出租人將改變其系統時,他離開了該網站。在這段時間裏,企業沒有對這家企業進行催款,完全不知道對方的動向,讓企業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企業轉制過程的審計首先要對轉制企業的債權進行核查,並及時出具函。如果回復的債務與企業賬面的債權有差異,要追溯應收賬款的經手人,找出差異的原因。

(3)庫存物資專項審計。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經常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尤其是賬面數字大於實物數字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是多年來的失誤,有些是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管理上的漏洞,物件被盜,員工私分造成的。在審計中,我們遇到了這樣壹個企業。改制前,企業領導出於某種目的,有意更換了原來負責且熟悉的保管員。結果換了保管員後,大量庫存物資不見了。在這種情況下,審核員必須查看倉庫在此期間的領料單和退場單,確認物資不足的原因是庫管員失職還是故意轉移財產,並查明物資的去向。

(4)長期投資專項審計。這個科目的審核是最復雜的,往往和“投資收益”聯系在壹起。往往是壹些企業投資效益低,長期沒有歸還投資收益,也沒有收回投資。但是年初和年末的投資賬面金額變化很大,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曾經有壹家企業要轉型。年初有對B公司的投資,年底投資為零。經過跟蹤調查,得知是母公司用對A公司的投資收益抵消了對B公司的長期投資..隨著國有投資的取消,B公司成為獨立的民營企業。因此,“長期投資”的審計應與“投資收益”科目相結合。如果發現賬面上的“長期投資”減少了,就要找出抵消“長期投資”的“投資收益”來源。

(5)其他應付款的專項審計。這個科目是企業藏各種錢的防空洞。如果有些企業在重組期間不再需要產生利潤,就會通過應付賬款減少壹些尚未發生的費用。壹旦重組成功,這些費用將不再發生,成為新企業的利潤。對於這種審計,需要與付款人逐壹核對賬目,了解真實情況。

(6)不良資產審計。在企業改制過程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證出資人利益也很重要。因此,審計要對企業的資產進行清查,區分優質資產和不良資產、虛假資產的品種、數量和金額,確認企業不良資產的真實性。

此外,對企業轉型過程的審計必須有明確的審計時間。切入點是實現審計結果的基本因素之壹。隨意安排壹個時間,比如資產評估後審計,就失去了審計的意義。為確保完整資產參與重組,審計應在重組方案正式實施和全員動員後開始。這是因為:第壹,此時企業的幹部職工已經做好了改制的思想準備,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幹部職工的協助順利進行審計;二是在資產評估之初,發現損失的資產能夠及時追回,保證轉換資產的真實性;第三,這次轉型剛剛開始,有足夠的時間細化審計工作。

三,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的薄弱環節

審計對企業重組過程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非常薄弱,其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缺少審核環節。有的企業由於改制前準備工作繁多,沒有時間考慮如何安排審計;或者認為轉型涉及員工切身利益,大家都比較敏感,很難統壹思想。漫長的審核過程會幹擾他們的思想;或者有些企業領導想在企業轉制過程中以權謀私,故意逃避審計,在企業轉制過程中根本不設置審計環節。

2.審計工作流於形式。有的企業領導知道改制要審計,覺得改制不審計不好解釋。所以為了完成任務,在上報計劃的時候把審計作為壹道程序進行了備案,但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時候卻馬虎不得。妳讓會計師事務所蓋個章,或者讓內審把項目過了,就萬事大吉了,上下容易,內外容易。有的企業把改制前的審計當成花架子,開會讓審計部門說幾句話,也算是走了審計程序;也有壹些企業表面上邀請審計,但沒有向審計提供適當的信息,使審計人員無法繼續下去,並得到真正的結果。

3.資產評估取代審計。我們在了解轉型的企業時,發現很多企業混淆了資產評估和審計的概念,把評估當成履行審計程序。這些企業的資產經過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後,用評估報告代替審計報告。他們認為,評估報告是對企業資產的評估,對於轉制企業來說,評估報告比審計報告更重要。評估報告是確定轉制企業資產價值的書面報告,是企業資產置換的重要依據。企業改制評估報告必不可少,有沒有審計報告不重要。這個觀點比前兩個觀點更混亂,這裏有必要強調壹下。資產評估是通過估計資產在某壹時間點的價值來確定資產價值(價格)的經濟活動。資產評估要以資產的真實性、合法性為基礎,要通過審計來確認。因此,審計是通過對企業會計資料的審查和檢查,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真實性的監督活動。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輔相成。

四、企業應做好以下工作。

1.廣泛宣傳審計在企業改制過程中的重要性。過去幾十年,我國壹直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下生產經營,審計監督觀念淡薄。企業轉型本身就是壹個新事物,因為經濟體制已經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企業的順利轉型有賴於壹系列完整的制度和配套措施。對轉換過程的審計是壹項必要的工作。但是人們對它還是很陌生。有鑒於此,當前有必要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員工對改制過程中審計重要性的認識。應在控股公司層面進行宣傳,使控股公司領導和參與此項工作的職能部門了解重組過程中審計的目的和意義,掌握如何操作的程序;要向轉制企業的原經營者宣傳,讓他們明白轉制必須接受審計,知道如何配合和支持審計;宣傳員工同樣重要,因為員工是企業的內部人員,他們可以為審計提供第壹手資料。總之,要通過宣傳,在轉制企業中營造良好的審計環境。

2.明確企業改制過程中誰負責審計。在國有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是主體,是國有資產的授權代表。審計作為企業改制的重要壹環,應該由控股公司的審計職能部門來承擔。公司審計部門可以自行完成審計工作,也可以在提出規範審計要求的前提下,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計。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控股公司的審計部門都應直接參與企業活動,並進行全程監督。

3.以法律形式確定企業轉制過程中的強制審判制度。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僅僅在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實施審計工作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具有約束力的法律制度。因此,在企業轉制過程中建立強制審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有關部門應在《審計法實施細則》中增加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的相關條款。有關條款應明確規定實現轉型審核壹票否決制,即轉型企業必須有審核報告才能通過年檢。審核的結果是企業轉型的重要壹票,審核不合格的企業無法轉型。只有這樣,審計才能真正發揮其在企業改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