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會計學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麽寫?

會計學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麽寫?

壹、對於選題

“主題”是壹篇論文的精髓,是眼睛,透過它不僅能讀懂論文,更能窺探作者內心的思想。以下是我的壹些思考:

1、選題壹定要“新”。

所謂“新”,不是為了“新”而“新”,去憑空創造壹個童話般的東西來研究,這只是在建造空中樓閣,根本找不到堅固的支撐。我認為,新穎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即視角新。暫且不談其他領域和專業,僅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而言,我國的研究成果就數不勝數,放眼望去,似乎找不到壹塊處女地來開發。恰恰是這些煙霧彈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世界上最創新、最獨特的不就是我們自己嗎?有誰可以完全復制我們嗎?沒有的,所以站在自己的視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思考問題,不要試圖從別人身上挖掘漏洞來研究,自己的思想永遠是別人不可復制的創新點。今天幾位導師反復提到,說我們是教育碩士,有機會在壹線教學,這是學術型研究生所不具備的條件,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壹優勢,在自身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我國教育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僅僅站在理論層面去探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自己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才是真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我們的專業是培養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老師,這就是壹個限定,我們專註於本學科,就應該在選題上突出學科特點,不能泛泛地談論所有學科都出現的問題。因此,關於我的論文選題,我認為需要經歷壹段教學實踐才能提出更有價值、更新穎的觀點。

2、選題壹定要“精”。

所謂“精”是指把主題的範圍縮小至精華,找準壹個核心點來深入探究,就好像拋進水中壹塊石頭,我們不能只研究水面泛起的波紋多麽美麗,重點應該是石頭進入水中的狀況。俗話說,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選題也是如此,作為壹名研究生,我們的能力有限,國家、社會層面的問題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太過寬泛就是“假、大、空”,因此只要做好眼前就行了,針對自己所教學科、年級甚至班級、某壹節課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範圍越小就越出新,越能深入挖掘,越能觸及本質問題。例如有篇論文是《當代中學生孝道問題研究》,導師們說選題很好,“孝道”問題是個新問題,但是界定的太過寬泛,可以縮小為“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中孝道問題研究”,這樣就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再如,論文《探究式教學在<文化生活>中的應用研究》,導師指出,並不是《文化生活》中的每壹節課都需要運用探究式教學,最好是細化到具體某壹節課來研究。當然,“精”也要把握好壹定的尺度,要確保在精準的前提下有話可說,有東西可挖。

3、選題壹定要“準”。

所謂“準”就是界定準確。

壹般理科類研究力求精準,用數字說話,不能有半點誤差。人文科學雖然不能數量化,但是許多概念很類似,多壹字少壹字就會改變原意,如果在選題上界定不準就容易在今後的研究中走錯方向。例如,有篇論文是《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現狀、問題、策略研究》,導師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這裏是指狹義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還是廣義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兩者是差別迥異的,如果不界定清楚就會使讀者誤解。因此,搞學術研究要註意語言的準確性。

4、選題壹定要“真”。

所謂“真”就是真實發生的、真切存在的。

在選題時我們往往為了追求創新點而無病呻吟,本來微不足道的問題也可以放大去談,只因為這個問題沒人研究過。這是壹個惡性循環,其弊端將是學術越來越偏離其實效性。前面已經提到,教育碩士在撰寫論文時壹定要側重實踐研究,這是我們的特點,更是優勢。所以要想選題真”,唯有實踐,實踐才能出真知。壹篇論文就是壹段教學經歷的總結,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第壹手資料絕對比書上看來的更有價值、更有說服力。因此,我們該摒棄眼高低的壞習慣,低下頭去身體力行,用行動做學問,用真心解決問題。

5、關於選題的其他問題

除了以上詳細論述的問題之外,我認為選題還要註意壹下幾個方面:實際性、科學性、可行性、合適性。導師沒有重點講解,我通過查閱課堂筆記整理了這麽幾點,認為也是值得借鑒的。

二、對於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寫作前期進行大量準備工作的總結性報告,不僅要整理所讀文獻,還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文獻綜述反映了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我們需要註意壹下幾個問題:

1、文獻盡量全面。我們說,老師要給學生壹杯水,自己就要有壹桶水,寫論文亦是如此,只有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我們才能全面地了解選題的發展動態,包括國外的和國內的,胸中沒有足夠的墨水是難以寫出有理有據的論文的。這就啟示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充分利用圖書館以及網絡資源,拓寬知識面。

2、選用較新的文獻。我們的選題要推陳出新,參考文獻也要與時俱進,緊跟學術發展潮流,篩選出最新最近的文獻,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時代特點,更容易我們結合實際。

3、選用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可靠性的文獻。老話說的好,病急亂投醫。我們在寫作時常常出

現這樣的問題,凡是與選題相關的文獻通通閱讀,以至於找不到重點,甚至不考慮文獻的可靠性,結果就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根本分不清楚孰好孰壞了。所以,選擇文獻要去權威機構搜索,註意篩選,不可盡信。

4、要忠實於參考文獻。我們常常有這樣壹種心理,就是所選資料都是為論文服務的,所以當出現與論文觀點不符的內容時,會選擇性地篡改壹些資料以滿足論文。我自己也出現這樣的錯誤。在以後的研究中,我們應尊重科學,保持嚴謹的科研態度,實事求是。

三、對於論文框架

框架是整篇論文的骨架,是作者思路的反映。我認為在寫論文框架時需要註意壹下幾個問題:

1、要思路清晰。包含兩個方面,壹是各個大標題的關聯度。也就是說論文標題要有壹定的順序性,比如常見的“目的-意義-現狀-問題-策略”式,要符合邏輯,這個方面壹般沒有問題。二是某壹標題下內容的契合度。我們的論文會涉及三級標題甚至四級標題,層次越多就越容易混亂,本應屬於這壹個標題的內容卻寫到了別的標題下,內容與標題的吻合度不高,似乎適合於這個標題,又適合於那個標題。所以還是上文提到的,選題要準確,進而思路緊扣主題,都有極強的針對性,這樣就不容易混亂。

2、要分清主次。這壹點還是要和選題結合起來。在今天的開題報告中普遍存在壹個問題,那就是本末倒置。大家都是基於自身實踐提出壹個問題進行研究,在行文時先介紹這個問題的相關理論知識,比如目的、意義、原則等,然後開始談論實踐意義。思路是對的,只是在論述理論時篇幅過長,這些理論都是前人總結好載入書籍的,沒有必要再拿出來長篇大論,使人看不到新意,好像是觀點堆砌壹樣,實踐部分本應是重點,卻被忽視。這個現象在我們做論文時普遍存在,當我們搜集到大量相關信息時就希望全都寫到論文裏面以顯示自己多有水平,其實不然,這樣會讓讀者敬佩妳的閱讀量時認為妳沒有自我。所以搞研究還是要腳踏實地,多思考,多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