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審計程序內容

審計程序內容

審計程序(壹)簽署審計業務約定書註冊會計師應當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接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委托簽署審計業務約定書。本活動由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人* * *簽訂確認審計業務的委托與被委托關系,明確委托目的、審計範圍、雙方責任和義務,最終形成書面合同。審計業務約定書壹經簽署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簽署活動必須按照以下程序和要求進行:(1)簽署前的業務談判。會計師事務所在簽署審計業務約定書前,應當委托註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初步評估審計風險。接受委托前,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性質、業務規模和組織結構、經營情況和經營風險、上壹年度的審計情況、財務會計機構和工作機構,以及與簽訂業務協議有關的其他基本情況。在初步了解情況、評估審計風險、充分考慮其承擔委托能力的基礎上,與委托人就約定事項進行協商。例如,討論審核的目的和範圍、審核中采用的程序和方法、要完成的工作量和時限、對顧客要求的工作條件、合作的方式和程度、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收費標準和支付方式等。雙方就約定事項達成壹致後,即可接受委托,正式簽署審計業務約定書。(2)可以是與社會審計組織簽訂審計委托協議、提出業務委托、簽訂審計委托協議的單位或個人。審計委托協議的簽署應當由會計師事務所和委托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簽字,並加蓋委托人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印章。審計業務約定書應當包括雙方名稱、委托目的、審計範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雙方義務、出具審計報告的時間要求、使用審計報告的責任、審計費用、審計業務約定書生效時間、違約責任、簽署時間以及雙方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事項。二。編制審計計劃審計計劃是指註冊會計師為了完成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工作,達到預期的審計目的,在具體實施審計程序之前所編制的工作計劃。審計計劃包括總體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計劃。總體審計計劃是對審計的預期範圍和實施方式的規劃,是從接受審計委托到出具審計報告全過程基本工作內容的綜合計劃。具體審計計劃是根據總體審計計劃制定的,對實施總體審計計劃所需的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進行詳細的計劃和說明。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計劃開展審計業務。(壹)編制審計計劃前的準備工作在編制審計計劃前,註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年度會計報表、合同、協議、章程、營業執照、重要會議紀要、相關內部控制制度、財務會計機構和工作機構、廠房、設備和辦公場所、宏觀經濟形勢及其對行業的影響以及其他與編制審計計劃有關的重要信息。在編制審計計劃前,註冊會計師還應查閱上壹年度的審計檔案,關註審計意見的類型、審計計劃和審計總結、重要審計調整、管理建議要點、上壹年度或有損失及其他相關重要事項。在首次接受委托的情況下,註冊會計師可以與被審計單位的有關人員討論總結審計計劃的要點和壹些審計程序,並協調審計程序與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的工作。總之,在編制審計計劃之前,註冊會計師應盡可能多地了解被審計單位,並充分考慮其對當期審計工作的影響。(二)審計計劃的內容和編制審計計劃的復雜程度取決於被審計單位的業務規模和預定審計工作的復雜程度。因此,註冊會計師在制定審計計劃時,應當對審計的重要性和風險做出適當的評估。在制定計劃時,應特別考慮壹些基本因素,如委托目的、審計範圍和審計責任、被審計單位的業務規模和業務復雜程度、被審計單位上壹年度的審計情況、審計年度內被審計單位經營環境和內部管理的變化及其對審計的影響、被審計單位的持續經營能力、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變化對被審計單位的影響、關聯方及其交易等。新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審計工作的影響,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政策及其變化,對專家、內部審計人員和其他審計人員工作的利用,審計組成員的專業能力、審計經驗和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等。總體審計計劃的基本內容包括被審計單位的總體情況、審計目的、審計範圍和審計策略、重要會計事項和重點審計領域、審計進度和時間、費用預算、審計團隊組成和分工、審計重要性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專家、內部審計師和其他審計師工作的利用等相關內容。具體審計計劃應包括每個具體審計項目的壹些基本內容,如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執行者和實施日期、審計工作底稿索引等相關內容。具體審核計劃的制定可以通過編制審核程序表來完成。(三)審計計劃的審核審計計劃應當經會計師事務所相關業務領導審核批準。對於總體審計計劃,應審查審計目的、審計範圍和重點審計領域的確定是否適當,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依賴程度是否適當,審計重要性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是否適當,專家、內部審計師和其他審計師的工作是否得到適當利用。對於具體的審計計劃,應當考察審計程序是否能夠實現審計目標,審計程序是否適合審計項目的具體情況,重點審計領域的審計項目的審計程序是否適當,重點審計程序的制定是否適當。審計計劃經會計師事務所相關業務領導審核後,審核和批準的意見應當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審核計劃應在具體實施前送達審核組所有成員。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實施過程中審計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和補充審計計劃。審計計劃的修改和補充意見應當經會計師事務所相關業務領導批準,並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三。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註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和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應當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範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重大缺陷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報告,必要時可以提出管理建議書。註冊會計師主要測試會計控制制度,即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進而確定內部控制的可依賴程度。為了獲得滿意的測試結果,註冊會計師應正確抽樣並對抽樣結果進行評價。四。通過審計獲取審計證據。註冊會計師在審計時,不僅可以運用審計抽樣進行合規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獲取審計證據,還可以運用抽查、磁盤監控、觀察、詢問、確認、計算和分析復核等方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檢查是指註冊會計師對會計記錄和其他書面文件的可靠性進行審查和復核。存貨監管是指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實物資產、現金、有價證券等存貨進行現場監管,並進行適當的抽查。註冊會計師在對存貨進行監督時,應當關註實物資產的質量和權屬。觀察是指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營業場所、實物資產、相關業務活動以及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的現場檢查。詢問是指註冊會計師向有關人員進行的書面或口頭詢問。確認書是指註冊會計師向第三方發出的對被審計單位會計記錄所載事項進行核實的信函。如果不能通過通信獲得必要的審核證據,應實施替代的審核程序。計算是指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原始憑證和審計記錄中的數據進行的核對計算或其他計算。分析性復核是指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重要比率或趨勢進行分析,包括調查異常變化以及這些重要比率或趨勢與預計金額的差異和相關信息。對於有異常變化的項目,註冊會計師應當重新考慮其采用的審計程序是否適當。必要時應增加適當的審計程序。註冊會計師在取證時可以同時采用上述方法。註冊會計師應當對獲取的審計證據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形成相應的審計結論。獲取的審計證據應當清晰完整地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對於審計過程中發現的仍有疑問的重要事項,應進壹步獲取審計證據,以確認或消除疑問;必要的審計程序實施後,不能取得所需的審計證據或者不能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的,註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或者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五、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是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所獲得的審計記錄和信息。審計工作底稿應當如實反映審計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情況,包括與審計意見的形成和發表有關的所有重要事項,以及註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壹)註冊會計師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和復核,應當包括被審計單位名稱、審計項目名稱、審計項目時間或期間、審計過程記錄、審計標記及其說明、審計結論、索引號和頁碼、編制名稱和日期、復核名稱和日期以及其他應當說明的事項。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對被審計單位或其他第三方提供或代其匯編的信息,註冊會計師不僅應註明信息來源,還應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過程中形成相應的審計記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審計工作底稿審閱制度。審核工作底稿時,各審核人應做好必要的審核記錄,以書面形式表達審核意見並簽字。在審核過程中,審核人員如發現已執行的審核程序和審核記錄存在問題,應責成相關人員進行回復和處理,並形成相應的審核記錄。(2)審計工作底稿的所有權和保管權屬於受托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底稿壹般分為綜合工作底稿、業務工作底稿和參考工作底稿。註冊會計師應當整理審計工作底稿,形成審計檔案。審計檔案分為永久檔案和現行檔案。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審計檔案保管制度,確保審計檔案的安全和完整。(三)保密與準入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審計工作底稿保密制度,對審計工作底稿中涉及的商業秘密予以保密。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依法咨詢,按規定走了必要的程序,不算漏。註冊會計師協會檢查執行情況時查閱審計工作底稿不算漏。因審計工作需要,經委托人同意,不同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可以按照規定的要求查閱審計工作底稿。持有審計工作底稿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向要求查閱者提供適當協助,並根據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和性質,決定是否允許要求查閱者查閱其審計工作底稿並復制或者摘錄相關內容。不及物動詞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編制前完成審計現場工作,應當向被審計單位介紹審計情況,必要時書面提出調整會計報表的建議。最後,註冊會計師應根據在審計現場工作中獲得的審計證據撰寫審計總結,對審計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是否達到審計目標進行概括性說明。七。出具審計報告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後,根據經核實的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應說明審計範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審計依據以及已經實施的主要審計程序。審計報告應當說明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所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遵循了壹致性原則。註冊會計師根據情況出具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應當明確說明原因,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指出對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