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細化企業財務制度,突出防範風險的謹慎性原則。
制定有關應收賬款的具體會計準則,嚴格壞帳準備金提取制度,使用帳齡分析法提取壞賬準備金。適當提高壞帳準備金提取比率,對壞帳損失的確認時間降至2年。對於超過1年的應收賬款,在長期資產下設單項列示,並在財務報告中予以披露和揭示。
同時企業應建立客戶檔案制度,采取先信譽評價考核,後銷售的方法;建立賒銷與貸款回籠比率的獎懲措施,對於短期內確實有支付困難的老客戶,可以主動要求其進行債務重整。
二、嚴格管理存貨。
對於企業超過壹年的存貨,應在長期資產下單設項列示,同時在財務報告中披露與揭示其庫齡情況,與應收賬款相類似,制定按有關存貨庫齡比率計提跌價損失準備,或者適當提高提取率。
建立經濟訂貨和儲存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計算機來對存貨的管理。
三、嚴格管理各項資產損失
企業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益、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益、固定資產清理等掛帳的最長時限和各自占掛帳類資產的最大比例,對於超前、超額的壹律在當期處理,防止公司將正常的費用掛入“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利用此賬戶來人為虛增企業利潤,隱藏虧損。
四、嚴格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盡量減少會計處理在這兩者之間的隨意性。
足額計提長期投資跌價準備,以應對資產跌價損失。
對於企業新產品試制開發費用,應全部計入當期損益,不遞延到以後期間。
產品廣告費用,未達到可資本化的最低比率或最低限額的,壹律計入當期。
而對於長期負債利息,則要具體區別長期負債款項的具體用途,分別計入當期損益或資產價值中。
五、貫徹會計政策“壹貫性原則”,各期采用的會計原則和方法應當保持壹致,企業壹經選定會計政策,壹般不得任意變更。
企業變更會計政策,必須在財務報告中充分披露。信息使用者可以從會計報告中得知企業是否虛增了利潤。
六、加強對企業的外部和內部的審計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七、大力宣傳企業“穩健性原則”的重要性。
八、最根本措施在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