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會計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1992年,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以及13項行業會計制度和10項行業財務制度,結束了我國40多年來在計劃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會計模式,確立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並符合國際慣例的新會計模式。2000年,財政部依據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制定了《企業會計制度》,建立起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
我國在制定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過程中,始終註重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制定公布了企業會計基本準則和16項具體準則,涉及關聯方披露、會計政策變更、固定資產和現金流量表等項目。通過這些改革,中國會計準則建設在較短的時間裏邁出了重大步伐,並在許多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取得壹致或協調。
會計改革作為我國財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並得到了國際上廣泛認可。很多國外同行認為,中國是轉型經濟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會計改革最為成功的典範。
會計市場進壹步開放
會計業是我國服務行業較早對外開放的領域之壹。目前中國會計服務市場已基本呈現出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允許外國會計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代表處;允許國際會計公司發展中國成員所;允許境外會計師事務所來華臨時執行審計業務;允許境外人員參加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考試通過者可申請成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允許境外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申請註冊成為中國註冊會計師等。目前,已有11家國際會計公司在華設立了26家成員所。***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境外考生參加了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其中405人通過考試,已申請成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
財政部部長助理馮淑萍說,中國加入WTO後,在加快實現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的同時,將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進壹步開放會計服務市場。比如,允許獲得中國註冊會計師主管部門頒發的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許可的外籍人士在華設立執業機構,允許外國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發展成員所。經過批準取得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的境外人士,與境內中國註冊會計師壹樣,執行法定審計業務出具的審計報告在中國境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執業活動同樣受到中國法律保護。
中國會計服務市場的開放政策,為境外會計公司和執業人員進入中國境內從事會計、審計相關專業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為中國執業機構和境外來華執業的會計公司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執業環境。
保持獨立性 提升公信力
去年年底以來,美國安然、世通等著名大公司因財務造假等問題被迫申請破產,壹些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利益參與其中,淪為這些公司做假賬的“幫兇”。類似的事件在我國證券市場上也時有發生。比如,有的上市公司通過虛假包裝騙取上市資格,有的通過虛誇盈利欺騙投資者,銀廣廈、億安科技等就是靠“假賬”吹出了“業績神話”。這些事件的發生,不但對資本市場造成很大負面影響,也使會計業的獨立性和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
面對世界性的誠信危機,會計業該何去何從?亞太會計師聯合會主席李勇認為,會計業應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治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進會計審計制度、程序和方法,大力加強會計行業監管和職業道德建設。為了避免會計師與客戶因長期合作而“日久生情”,影響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實行會計師事務所輪換制,或負責公司審計的合夥人輪換制度,防止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形成利益上過於“緊密”的關系,不失為壹種可行的方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化,公眾利益與會計業的聯系比以往更加緊密,會計信息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市場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會計業必須完善會計制度,規範執業定位,改進會計服務,強化責任管理,維護公眾利益。在這些方面,中國會計業雖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人們期待更加可靠的會計數據,更加優質的會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