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防範因其包裝粉飾隨意改變商品銷售確認原則,“超前”確認。有的企業管理層為其小 集體所謂“業績”,淩駕控制之上,操縱會計分錄,並編制虛假財務報表,不擇手段,扭曲財務 狀況。管理層采用“瞞天過海”,“超前”確認營業收入:本來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轉移購貨方, 經營管理權繼續存在、相關經濟利益沒流入企業,收入成本也不能可靠計量、小至幾十萬元,大 至幾百萬元的營業收入超前確認,虛增銷售收入,騙取上級領導的信任與重用。其結果是:收入 與成本不“配比”,收入與費用不“對稱”,收入與利潤不“相當”,進貨與收入不“適宜”等。 對此應高築防範“堡壘”,抵禦風險侵蝕。 其防範方法是:測試日常會 計分錄及其相關調整事項。
二是防範因其“避稅”將商品銷售收入“後移”。管理層操縱會計分錄,采用“移花接木” 的手段,將已售出的商品銷售收入“後移”下個年度。這樣做壹則造成了庫存商品賬面價值與庫 存實有量價值分離,形成賬實不符,二則扭曲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致使資金結構失“調”, 庫存商品失“實”,嚴重誤導了財務報表使用者經營決策。
其防範方法是:查問財務報告過程人員的調整活動和實質性測試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化情況。
三是防範管理層因個人利益,操縱會計記錄,故意虛增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為了經濟責任 目標的結賬,管理層“借雞下蛋”結果禍從天降:把本期本來沒有發生的業務往來單位的應收賬 款與營業收入對等虛增,既不減少庫存,又不增加成本,只是想純增壹塊收入,卻無形中為企業 增加壹塊稅費,“偷雞不成反蝕壹把米”。這嚴重破壞了會計核算正常秩序。 其防範方法是:註重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和周轉狀況,查異常和很少使用的往來賬戶。
四是防範隨意變更會計政策。管理層操縱會計記錄,混淆1 年以內和1 年以上待攤費用界限, 對於本期應分攤的費用,不攤或少攤,並轉為1 年以上。如個別企業長期待攤費用占資產總額的 74%;固定資產折舊“朝令夕改”按其所需,采取少折或不折,待攤費用像“滾雪球”壹樣越滾 越大,潛虧因素越來越多,固定資產磨損補償來源不足,嚴重影響企業再生產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其防範方法是:查賬看證、閱文、詢問會計政策、會計評估偏向依據。
五是防範人為改變資產負債的結構。管理層淩駕控制之上,操縱會計記錄,為了其擴大實力, 任意改變財務報表的結構,如有的企業期末資產總額比上年期末數翻兩番還多,億元資產突變為 了幾億元資產,為其裝飾門面,虛張聲勢,采取資產與負債同增,壹 邊增加其他應收賬款,壹 邊增加其他應付賬款(不是借貸余額編表調整)其結果是結構比例“失調”,資負率不符合 2:1 的要求,嚴重扭曲了企業變現和償還能力以及持續經營能力的風險分析與決策。 其防範方法是:查看上期會計報表期末數與本期期末數對比,抽樣測試會計記錄。
六是防範關聯交易“暗箱操作”。管理層操縱會計記錄,對母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暗箱 操作”。管理層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受利益分配誘惑,采用對有關聯交易企業之間的收入、費 用、材料、利息等相互“轉讓”。如收入和費用采取“轉讓定價”、關聯企業間的原材料和產品銷 售采用“低進高出”或“高進低出”、借款利息轉移“負擔”等變幻手段。總之是哪方有利就轉 讓哪方,嚴重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 其防範方法是:測試整個會計期間的會計憑證記錄及其相關調整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