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 * *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壹,出生時悲痛萬分:在他來到人間之前,父親李就因肺病去世;剛滿壹歲,母親周因過度多愁善感去世。所以李大釗“幼年喪父,無兄無妹,養大了壹個年邁的爺爺”。他的祖父李汝珍平時對李大釗管教很嚴,不許他出去看賭,更不許他罵人打架,否則大熱天拿著沈重的木叉上屋頂就要受罰。如此嚴格的家庭教育,對李大釗的成長影響深遠。
李大釗自己做了父親後,受到祖父家庭教育的啟發,也對孩子進行了嚴格的教育。《掃雪》和《教歌》是他教學實踐中的兩個小故事。
有壹年冬天,雪不停地下,院子裏就像壹層厚厚的棉絮。李大釗對女兒和兒子說:“雪下得很大。去用掃帚掃院子裏的雪。想開心就堆個雪人吧。”孩子們的奶奶心疼小孫子:“這麽冷,妳還讓孩子們掃雪。萬壹他們感冒了怎麽辦?”李大釗笑著說:“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吃苦的習慣,這樣長大了就什麽都不會幹了。有規律的體育活動也會增強抵抗力。呆在家裏不動,更怕冷。”之後,他和孩子們拿著簸箕和掃帚走進院子。他壹邊掃雪,壹邊對孩子說:“以後誰都不能當寄生蟲。誰不幹活,誰就沒飯吃!””孩子們壹邊掃雪,壹邊聽父親講小說故事。他們壹點也不覺得冷,但是越掃越有精神...
孩子們長大了,去上學了。李大釗還非常重視用音樂陶冶孩子的心靈,用歌曲以情講理,寓教於樂,讓孩子在愉悅中接受教育。夏天的壹個晚上,當他有壹點空閑時,他把兒子李和女兒叫到書房,請他們在學校裏給他唱歌。孩子們高興地唱起了最喜歡、最熟悉的校歌:“啊,我們親愛的孔德,啊,我們的北江邊!妳永遠是青春的花園,妳永遠是美麗的王國……”李大釗聽完歌後幽默地說:“北河邊是壹條又臟又臭的溝。我每天都去北大,從那裏穿過。死豬爛狗經常泡在裏面,很臭。怎麽能說是青春的花園,是孩子的美麗王國呢?這首歌太不現實了。這不是訓練孩子睜著眼睛撒謊嗎?”然後他教孩子們唱國際歌。他壹邊彈鋼琴,壹邊低聲唱歌。他說噪音不能太大,這樣街上的警察和間諜就能聽到我們,他們會逮捕我們的。他不僅教孩子們唱歌,還給他們講解歌詞大意,還用家鄉的壹個窮叔叔辛苦壹整年,全家還餓著肚子,衣不蔽體。
國民黨壹些派系的要人也捐了款。比如汪精衛壹個人就捐了1萬。他們要麽是李大釗生前的“戰友”(陳公博是“壹大”的代表,戴參與了“壹大”的成立),要麽是“盟友”(汪精衛是國家配合* * * *時國民黨的“左派”領導人),這些捐款都由北大會計系憑收據收取。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等20名革命者被軍閥張秘密扼死在北京西郊看守所。為了折磨李大釗,劊子手把他扭了三次,長達28分鐘。李大釗死後,他的家人沒有能力安葬他。北京大學發起為李大釗舉行公開葬禮,北大教授和李大釗的壹些朋友紛紛捐款。連汪精衛都捐了1萬。
陳蓓·李,來見見這位。
李大釗,10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鄉大黑坨村,1889 10。李大釗是在父親病逝半年後出生的。他的母親在壹歲半時不幸去世,他的祖父撫養他長大。1899年,十歲的李大釗娶了16歲的鄰家女孩趙紉蘭。1907年李大釗到天津,考入北洋法學院,1913年畢業。後來去日本東京留學,進入早稻田大學讀政治本科。回國後,張於1918推薦北大校長蔡元培為北大圖書館館長。
1918年冬,李大釗參與主編《新青年》,還與陳獨秀等人創辦《每周評論》,廣泛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0年3月,* * *國際派遠東局局長魏金斯基等人到中國找李大釗。後來,李大釗介紹魏金斯基到上海與陳獨秀會面,從而開創了“南李,開會建黨”的壯舉。
1926年4月,在直、馮軍閥的聯合進攻下,馮玉祥的國軍退守南口,張占領北京。張占領北京後不久,以“宣傳* * *紅色生產”的罪名殺害了《北京日報》總編輯邵飄萍和《社會日報》社長林白水。
4月6日上午,1927,李大釗、趙紉蘭和他們的兩個女兒被捕。
李大釗的絞刑持續了28分鐘
李大釗從被捕到死亡,在獄中度過了22天。4月28日,李大釗等20名革命家在北京西郊的首都看守所被張秘密勒死。北京晨報4月29日1927披露了李大釗死亡的詳細過程:
原日本軍事法庭的聯合審判尚未正式進行,但昨天下午,該黨20名成員被處以絞刑...
當天,看守所切斷了路上的交通,戒備異常嚴密。東北憲兵隊的營長高被任命為監獄官,並在該所布置了壹個案子。各方按照判決書壹壹點名,宣告執行。行刑官、士兵和警察把他們送上了絞刑架。看守所只有壹個,所以只能同時執行兩個人,每個人大概需要18分鐘才能死。2點到5點,20個人要被判刑。第壹個被絞死的人是李大釗。當他聽說李的神色沒有變化時,他平靜地死去。
李大釗生前留下的照片,眼神愉悅,神情自若,壹如往常。李大釗第壹個從容地走向絞刑架。惡毒卑鄙的敵人為了折磨李大釗,在28分鐘內將他扭了三次。
描述:李航·達的絞刑架。
關於李大釗受處分的時間還有其他說法。《北洋畫報》的報道說,李大釗被判刑時“20分鐘就死了”。據有關人員回憶,李大釗被處罰的時間可能是“20分鐘”的兩倍,約40分鐘。
“大昭死後,他七竅流血。去世前,壹個叫周的好朋友去找醫生為他擦了血,但他看起來仍然像壹個生命。”李大釗被判刑時的話很難找,但“盡量快點做!”,很可能是他最後的聲音。李大釗的同鄉好友白美初收養的女兒白如意,生前多次說李大釗犧牲後脖子上有三條深深的血漬。
李大釗下葬籌錢,汪精衛捐1000元。
李大釗遇害時才39歲。在他被謀殺的當晚,趙紉蘭的母親和女兒被釋放回家。當時他們不知道這個壞消息。第二天早上,李大釗的叔叔周宇春上街買報紙,看到李大釗被害的消息,哭著回家。《新聞晨報》記者描述說:“李的妻子聽到噩耗,悲痛欲絕,幾度斷氣,但病情越來越重,臥床不起。小孩子們圍著長沙發站著,難受得放聲大哭。”
李大釗的靈柩在浙江寺停放六年後,1933年四月初,被北洋軍閥趕回老家的趙紉蘭帶著孩子從樂亭回京,準備安葬李大釗的遺體。此時,趙紉蘭生病了,他的孩子還小,所以他既沒有錢也沒有能力組織葬禮。帶著孩子,趙紉蘭拜訪了李大釗以前的同事沈、周作人、胡適、蔣夢麟等。,並要求北大安葬他。
蔣夢麟、沈等13名北大教授伸出援手,為李大釗舉行了壹場公葬。13發起人各捐20元,此外,北大教授李四光、鄭天挺各捐10元,馬寅初等人各捐20元,梁漱溟各捐50元。外地老朋友魯迅捐款50元,戴捐款100元,陳公博捐款300元。國民黨壹些派系的要人也捐了款。比如汪精衛壹個人就捐了1萬。他們要麽是李大釗生前的“戰友”(陳公博是“壹大”的代表,戴參與了“壹大”的成立),要麽是“盟友”(汪精衛是國家配合* * * *時國民黨的“左派”領導人),這些捐款都由北大會計系憑收據收取。
4月23日,在北平地下黨組織的安排下,李大釗的葬禮成了壹場聲勢浩大的政治示威。送葬隊伍的前面是壹幅巨大的黑白挽聯。第壹副對聯寫著“為革命而鬥爭,為革命而犧牲,死而無怨”,第二副對聯寫著“生在壓迫下,呻吟在壓迫下,活人怎能比”,橫聯寫著“李大釗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李大釗後來葬在北京的萬安公墓,由蔣夢麟校長購買(並留穴給烈士夫人),墓碑上寫的是劉半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