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海南的基本情況(謝謝大家,請說的詳細些)

海南的基本情況(謝謝大家,請說的詳細些)

1988年4月13日與海南經濟特區同時建立,省會海口市。位於中國最南端,轄區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等島礁及其周圍海域,近海領水面積約2萬公頃,主體部分海南島是中國的第二大島,總面積約3.4萬平方公裏。海南背靠大陸,近傍港澳,南望東南亞諸國,是中國通往亞大地區最便捷的省份。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C-26°C,終年無霜雪,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間。全省現轄19個市縣,總人口700多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以黎、苗族為主)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7%。分布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南籍華僑、華人約300萬。全省土地總面積339萬公頃,目前尚有60多萬公頃有待開發利用;各類植物4200多種,森林面積121.4萬公頃,橡膠、胡椒、椰子、油棕、擯榔、咖啡、腰果、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為發展輕工業、食品工業和橡膠工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全省熱帶水果種類繁多,隆冬季節仍有100多種瓜菜供應市場;藥用植物2000多種,是中國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的主要產地;已探明有工業儲量的礦產67種,其中43種已列入國家礦產儲量表,具有開采價值,富鐵礦、鈦、水晶、寶石、鋯英石、石英砂等儲居全國之首;海南島及近海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富的礦產資源為海南的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物資基礎;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528公裏,有天然港灣68個,淺海灘塗2.57萬公頃,內陸水域面積3.67萬公頃,是發展海上運輸和捕撈業、養殖業的理想場所;海南島是壹塊保持著熱帶自然風貌的處女地,海岸沙灘、熱帶雨林、珍禽異獸、名勝古跡遍布全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被人們譽名“東方夏威夷”。

經濟特區

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面積3.4萬平方公裏。在中國經濟特區中,以其自然資源豐富而占有優勢。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海南經濟侍區的議案,決定劃定海南島為海南經濟特區,授權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海南經濟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遵循國家有關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關決定和國務院有關行政法規的原則制定法規,在海南經濟特區實施,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建立以來,社會經濟各個方面取得驚人成就。目前,正在利用自然資源優勢、中央給的政策優勢和自己創造的優勢,再創輝煌。

地理位置

海南省地處中國最南部,南起曾母暗沙,北接廣西、廣東兩省海域,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西瀕北部灣,與越南僅距220海裏;東與菲律賓為鄰;南面直對東南亞各國。不僅經濟地理位置優越,軍事地位也十分重要。海南省所屬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島及其海域,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是中國、朝鮮、日本南下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歐洲必經之地,對於溝通亞洲、大洋洲、非洲、歐洲經濟與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海南面積

由陸地和海洋面積組成,其中陸地面積3.4萬多平方公裏,海洋面積200多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海洋面積的三分之二。

海南島礁

海南省有面積1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600多個,其中海南島沿岸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有309個。南海上分布著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其島、礁、灘、洲及暗沙,計有300多座。海南島周圍島嶼分布相對集中,東部和東南部占36.6%,西北部占 35.4%,西部沿海最少。沿海島嶼多為近岸島和港灣島,遠岸島較少,多數島嶼面積較小。大於0.1平方公裏的約29個,僅占總數的13.7%,大洲島面積最大,為4.5平方公裏,面積大於1平方公裏的有西瑁洲、東嶼島和牛奇洲(蜈歧洲)等。

海南島地貌

海南島原與雷州半島相連,50萬年前,由於瓊州海峽斷層下陷,分離出來成為海島,整個島形狀近似橢圓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中部偏南高山起伏,最高山脈五指山,海拔1867.1米,全島100米以上的山峰667座。以中部高山為核心,向四周外圍逐級遞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組成環形層狀地貌。其中500米以上的丘陵占全島面積的25.4%, 100-500米的丘陵占13.3%,100米以下的臺地占32.6%,階地、平原及其他占28.7%。

人口數量

海南最早的居民是黎族,黎族的遠古祖先是中國南方百越族的分支--駱越族發展而來的。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更早從兩廣大陸沿海地區陸續遷入海南島,其年代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殷商之際,距今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西漢在海南設置珠崖、儋耳兩郡後,漢族開始遷入海南。海南人口數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前無從查考,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海南人口第壹次有了史料記載,《漢書·賈捐之傳》載:"儋耳、珠崖二郡合十六縣,戶二萬三千余"。隋朝時期,許多大陸俚人集群遷人海南。唐代波斯人遷人海南。宋代回民開始入居海南。明代苗人遷居海南。1950年海南解放之初,人口為228.12萬人。解放後,海南人口發展進入壹個新的時期,出現了新的特點。壹是人口發展快。從50年代至70年代初,人口出生基本處於無計劃的自然生育狀態,人口發展呈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狀況。70年代以後,海南全面推行了計劃生育,海南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有所控制,人口出生從自然生育逐漸走向計劃生育,但人口增長速度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993年海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5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4.1個千分點;二是人口遷人由解放前的自發性遷移為主逐步轉變為有組織有計劃遷移, 50年代出現的“橡膠熱”、 60年代出現的“墾荒熱”、70年代的“育種熱”、80年代初的“開放熱”、及1987年開始的“建省熱”,掀起了海南五次人口遷入的熱潮。

地方方言

屬漢藏語系漢語閩南方言,使用最廣泛,人數最多。海南話壹般以文昌方言為標準口音。

華僑 海南省現有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200多萬,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國家,其中泰國100多萬、馬來西亞60多萬左右。僅次於廣東、福建兩省的全國第三大僑鄉。歸僑、僑眷主要分布在文昌、瓊海、萬寧、瓊山、海口等,全省最大的僑鄉文昌市,歸僑、僑眷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