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抗日烽火燒了大半個中國,戰時大學正式開學。5月,為紀念辛亥革命烈士陳·,學校更名為浙江大學。當時,英達大學的校徽以石英銅像為樣本,徐紹迪是校委會主席。65438+10月26日,英國大學開學,設有工、農、醫三個學院,校區在浙東。農學院位於松陽白龍鎮,設有農學、農經、畜牧、獸醫三個系。理工學院位於麗水三眼寺山,設有土木工程、機電工程、應用化學三個系;醫學院位於麗水通惠門,由浙江省醫學院重組而來,設有醫學和藥學兩個系。另外還有兩個專科:農學和合作。1940秋季還開設了特色課程,有專門的茶葉課。
抗日戰爭時期,校址多次搬遷。1942年5月,校址遷至雲和。65438年2月29日行政院第606次會議決定:“東南聯合大學並入英國大學,英國大學改為國立大學。應氏大學工學院定為國立北洋工學院。”就在交接程序即將走完的時候,國立英石大學新任校長吳南軒於1943年2月請辭,交接被迫延期,直到12年5月行政院會議決定,任命其為東南聯合大學籌備委員會設計委員兼文學院院長,杜佐洲為英東大學校長,兩校交接不得不實施。6月2日,教育部下令東南聯大文理商三校並入暨南大學,法學院、藝術專業並入英國大學。到7月底,全部交接工作完成。這就增加了壹個法學院。1943年3月,杜作周率領英國大學師生遷至泰順司前,師生800余人。因為公司不能容納如此大的規模,它把醫學院搬到了離司前五公裏的李廣村。工學院定名為北洋工學院,陳錦民任代理院長。因工學院位於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歷史上稱為“泰順北洋工學院”,國立北洋工學院在此基礎上復校;1945年6月6日,重新任命教育部的朱家驊下令恢復英國大學理工學院。7月,醫學院停辦,浙江省立醫學院在此基礎上復學。
英達又搬到了永嘉。1946年3月,奉命遷至金華,由工學院院長商紂擔任校長。暑假過後,沒有校舍,就借了天寧寺、民房,甚至原來的監獄房子。6月,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調任英達大學校長。他因病不能赴任,楊公達繼任總裁。4月23日,1947,總經理商紂代理校長,6月,唐吉河繼任英國大學校長。後來又增加了壹個文理學院。這樣1948就有了文理、法、農、工四個學院,增加了法、政、經、中文系、哲學系、外國文學系、歷史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林學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三個專業系,還有行政管理系、金融系、會計系。附公路管理、農業等專業課。行政組織分為三個部分:教務、紀律和總務。
65438-0949教育部部長朱家華任命教育部綜合司司長鄧傳楷為國立英石大學校長。鄧校長救國責無旁貸,時刻不忘培養人才的意義。危機時期辦學可謂辛苦,學校經費不足,教職員工工資不足。鄧校長將祖布村賣布所得全部貼出,使各教授互教互學,鄧校長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好學,學風大變,學校聲譽日隆,蜚聲海內外。此時有工、農、醫、法、藝術五個學院,20多個系,2800名師生。
1949年8月25日,因為校名是紀念陳的,由於極左形勢,英石大學被金華軍管會解散,少數校友受了委屈,所以相互提防,聯系不多。對於這壹舉動,壹位政府領導曾表示遺憾,認為地方魯莽。195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高校初步調整方案中,撤銷英石大學,部分院系並入復旦大學。英石大學建校之初,在日寇鐵蹄下,校址壹天搬三次,卻壹直有弦歌。校長選人才教,老師什麽都互相教,學生可以好好學習。學校各部門人才眾多,分布在工農業、醫藥衛生界、經濟界、政法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藝術界。都是很突出的成績,很多成績。法學生是司法領域的重鎮,會計生多是著名的會計師,建築學生也是著名的建築師,不愧是名校。可惜“反對* * *”陳和被砍了。其實陳是1916年被袁世凱暗殺的,中國* * *產黨是1921年成立的,純屬扯淡。經過1978撥亂反正,史學界達成統壹認識,最終確認陳為辛亥革命先驅,並跪求袁烈士。英語學校和師生姓名也逐漸得到糾正和恢復。
英國大學校友曾在臺灣聚會。鄧傳楷校長認為學生們當時生活困難,所有的晚餐費用都由他支付。可以說是校長請的學生。
1986金華創辦英國大學校友會,次年,被整理成全國性的《前英國大學校友通訊錄》。
1988 3月12英達(杭)校友會在省會大廈5號樓正式成立,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民進副主席、英達校友吳偉主持。各地如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福州等都相繼組建了校友俱樂部或團體。杭州成為校友聯絡中心。浙江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的前任校長、書記都證實是英國大學前身的壹部分。英達(杭)校友會得到浙江大學校友會的認可,成為分會級團體成員。並接納為“浙江大學校友會”會員,選舉孫懷仁、、、王、董太和等五位教師為名譽會長。自1988以來,英達(杭)校友會的工作活動壹直正常有序,從未間斷。除了走訪、聯絡各地校友,交流信息,增進友誼外,還堅持每年召開校友會會議,編印發行壹份內部刊物《校友通訊》,每季度召開壹次校友會,不定期與“英國大學在臺臺北校友會”和“美國加拿大大學校友會”聯系數次,並派人歡迎。也在國內外互動討論,嘗試壹步步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