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是指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采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目的是為了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利益關系團體改善決策。財務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將大量的報表數據轉換成對特定決策有用的信息,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要想得到真實有用的財務分析指標,首要面對的就是財務報表分析的起點——財務報表。而隨著我國WTO的加人,市場體系日益健全,財政部在2006年更是公布了《新企業會計制度》,並率先在股份制企業推行,2008年開始在各大國有企業試運行,誌在統壹整個紛亂的行業會計制度,建立統壹的會計核算口徑,這樣也就使得財務報表的格式和數據的填列有了統壹的標準,這就為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推廣和運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而常見的傳統的指標分析例如: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和常見的流(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償債能力分析指標,以及由財政部、國家經貿委、人事部和國家計委聯和頒布的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評價指標,只能在壹定程度上,滿足簡單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整體評價分析的要求,而且還存在著壹些不足。因此本文從如何更好的應用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評價的角度,針對其中應當註意的壹些問題,簡述常見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局限性和壹些人們的認識誤區,並提出壹些自己關於提高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質量的拙見。
二、提高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質量應關註的幾個問題
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是以財務指標為主要內容,以財務報表為起點,分析使用的數據絕大部分來源於會計報表。因而,財務報表分析的前提就是如何正確理解財務報表,而要提高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質量,就必須先提高“會計報表質量”,而鑒於目前中國大多數的會計報表的情況是虛增會計利潤或濫用會計準則,因而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們需要的就是要剔除壹些不公允的收益和資產或增加壹些低估的成本和負債。因此,目前我們在應用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評價,需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未實行新會計制度企業。未實行新會計制度企業壹般是壹些老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老教育機構。由於新舊會計制度的差異,這些未實行新會計制度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往往水分巨大,尤其是資產項目以及由此計算的相關財務報表分析指標值與新辦企業和實行新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比較會計計算口徑差別巨大,應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巨大。因此,對這類企業的財務指標計算值,應做進壹步的分析。此外還有壹些雖實行新企業會計制度,但未經獨立審計機構審計的企業,其會計報表數據由於未進行審計調整,完全依賴於相關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內控制度,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得不到保證,缺乏同口徑的可比性,由此計算出的指標值,也就缺乏可比性。
2.利用會計政策變更進行利潤調整。新增的三項準備金科目指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和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對這三個項目的不同處理可以使上市公司將利潤在不同年度之間進行調整。
3.利用推遲費用入賬時間降低本期費用。將費用掛在“待攤費用”科目;待攤費用多為分攤期在壹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待攤費用的發生時間是公司可以控制的,因此把應計入成本的部分掛在待攤科目下,可以直接影響利潤總額。
4.非主營業務利潤。壹些企業通過地方政府的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資產評估增值、接受捐贈等)來增加利潤總額;這種調節利潤的方法有時不必真的同時有現金的流入,但卻能較快的提升利潤。通過對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在企業利潤總額的比例,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特別是進行資產重組的企業。
5.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項目和高賬齡的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可能產生潛在的資產損失。對這兩類資產項目,我們壹般稱之為不良資產,而按照2006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該計提8項減值準備。如果這種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既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誇大利潤而形成“資產泡沫”;如果這種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數據就有“大量的水份”。因此在對未實行新企業會計制度的老國企進行財務評價時,必須將這些“水份”剔除後再進行考核和評價。
6.關聯交易。通過對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分析,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判斷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紮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於關聯企業,就應該特別關註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進行會計報表粉飾。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企業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註入”企業。包括以其他單位願意承擔其某項費用的方式減少公司本年期間費用,從而使本年利潤增加;或向關聯方出讓、出租資產來增加收益;向關聯方借款融資,降低財務費用。而新會計制度對關聯企業關聯交易的利潤限制起了壹定的作用,而相應的財務報表分析也需要對這些虛增利潤進行相應的剔除和調整,從而使分析數據更趨於合理。
7.利用銷售調整增加本期利潤。為了突擊達到壹定的利潤總額,如扭虧或達到凈資產收益率及格線,公司會在報告日前做壹筆假銷售,再於報告發送日後退貨,從而虛增本期利潤。
8.廣告費用與商標使用費。對於擁有自有品牌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廣告費用的政策變化主要是:將廣告費用視為收益性支出計人當期銷售費用或是將廣告費用支出視為資本性支出分期攤銷。該類政策的變化對廣告費用支出較大的消費品類公司影響很大。對於使用控股股東品牌的上市公司而言,壹種情況是控股股東支付當期廣告費用,而上市公司按該品牌產品的銷售額提取壹定比率支付給控股股東作為商標使用費;另壹種情況是上市公司除支付商標使用費外,還支付當期廣告費用。前壹種情況高估了當期利潤,後壹種情況則是低估了當期利潤。
9.利息費用。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以及非控股子公司之間存在大量的資金往來,壹般而言,上市公司可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資金較為充裕,因此控股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較為普遍。對於占用的資金,有的上市公司不收取資金占用費,對於收取資金占用費的上市公司,其收取的費用比率又有區別。如果上市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資金占用費用巨大,則收取的利息費用對當期利潤影響巨大。此外利息費用的資本化也常被用來作為降低費用和提高利潤的手段。
通過以上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財務報表分析指標在評價企業財務狀況時所存在的壹些缺陷,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應該考慮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質量。因此,對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時應當註意:
1.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不僅應該從靜態的角度看問題,更應該從動態的眼光對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2.在利用財務指標進行財務分析時,應該將近三年的財務數據結合起來,壹方面註意有關數據的勾稽關系,另壹方面註意產生不正常變化的指標,重點對這些指標進行分析;
3.對財務指標進行統壹的定義,只有計算口徑壹致,對比分析才有意義;
4.對特別重要的財務指標進行重點分析,並盡可能采用多種方法驗證其真實性;
5.註意將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6.註意該企業在無形資產方面的投入情況,分析該企業的發展潛力;
7.從會計法規的角度,對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進行嚴格規定,防止內部人對財務數據的人為操縱,特別是對於關聯交易的有關信息應該及時而準確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