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就關於會計信息失真的研究及相關文獻做壹綜述,並對這些文獻做出簡要的評價。
1.李爽先生等主持關於會計報表粉飾問題研究
在李爽先生等主持編寫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會計報表粉飾問題研究》中,運用規範性方法,使用演繹的方法構建會計報表粉飾的基本理論,分析會計報表粉飾的防範和相關各方的法律責任。
⑴李爽先生等分析了我國會計報表粉飾的動因,主要包括:
國有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動因包括7個方面:
①獎金動機。
②確保職位動機。
③借款動機。
④納稅動機。
⑤推卸責任動機。
⑥隱瞞違法動機。
⑦政治動機。
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的動因包括4個方面:
①股票發行和上市動機。
②配股動機。
③避免處罰動機。
④炒作股票動機。
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動因包括2個方面:
①納稅動機。
②利潤分配動機。
李爽先生等在分析了粉飾會計報表的動因的基礎上,從十二個方面分析了歷史會計報表粉飾方法及未來會計報表粉飾方法的三個方面,運用搏弈理論對會計報表粉飾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方法,具體闡述了會計報表粉飾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
⑵會計報表粉飾的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主體:
①會計報表粉飾的經濟後果與法律責任問題的出現。
②會計報表粉飾中的法律責任主體。
法律責任的認定及其認定機構
①企業管理當局法律責任的認定及認定機構。
②會計師事務所及其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及認定機構。
③其他法律主體法律責任的認定及認定機構。
法律責任的種類:
①現行的規定。
②關於行政責任。
③關於刑事責任。
④關於民事責任。
⑤法律責任的分擔。
⑥法律責任的確定性與法律責任的嚴厲程度。
李爽先生等在大量研究之後針對杜絕粉飾會計報表,提供真實的會計資料,提出了相關政策的極具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啟發的意義。
綦好東先生關於會計舞弊的研究
綦好東先生在《會計舞弊的經濟學解釋》中從合約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對會計舞弊的產生機制,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攤機制進行研究,認為會計舞弊實際上是相關自然人趨利行為的壹種結果。應追究行為當事人的的民事和刑事責任,從依法治理、有效監管、預防、發現、追究(懲處)機制入手,規範公司管理當局、中介機構、大股東、政府行為;禁止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與咨詢業務連體,實行審計輪聘制。以期從根本上解決會計舞弊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3.薛祖雲博士關於會計信息管制的研究
薛祖雲博士在《會計信息市場與市場管制——關於會計信息管制的經濟學思考》中,應用經濟學的理論,從市場的觀點闡述會計信息的管制問題,為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提供壹種新的思路。薛祖雲博士提出糾正市場失靈的辦法就是會計信息市場的管制,應以社會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結合為目標。這壹研究具有壹定的前瞻性,對我國向國際慣例靠攏的會計改革具有推動和借鑒意義。
4.蔣燕輝先生關於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的研究
蔣燕輝先生在《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中,從內部監督系統和內部控制兩方面,對會計舞弊和腐敗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認為強化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是壹項戰略性的規劃。建立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機制,是從源頭上預防、控制和治理會計信息失真、違法經營及腐敗的壹項重要舉措。
5.徐融、寸曉宏關於會計信息故意性違法失真防範的研究
徐融、寸曉宏在《會計信息故意性違法失真的防範》的文章中,從加強道德規範、加強法律約束、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加強對會計信息的監督和檢查、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和會計違法成本、營造會計人員“獨立”的格局等六個方面闡述了對故意性違法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的防範措施。是根治會計信息失真、杜絕弄虛作假和粉飾舞弊的有效方法。
6.葛誌興先生關於會計信息供求質量特征及矛盾的研究
葛誌興先生在《會計信息供求質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協調思路》文章中,對會計信息需求質量和會計信息供給質量的闡述和分析,提出會計信息的供給與會計信息的需求在質量上是存在矛盾的。認為解決矛盾的基本協調思路是:改革會計系統內部結構、優化會計系統外部環境、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對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具有借鑒意義。
7.小結
以上是有關學者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上的主要觀點,他們運用不同的方法總結會計信息失真的類型,分析揭示企業及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闡述根治的措施和方法。具有極強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二、選題的目的意義
我選的論文題目是《試論會計信息失真》。我之所以選這個題目是因為:近幾年來,連續不斷發生的由於會計舞弊而導致的財務醜聞,其直接結果是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使會計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會計信息的失真已成為危害嚴重的社會問題,並進而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由會計誠信缺失,普遍的會計舞弊帶來的會計信息的失真,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面對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普遍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朱镕基總理於2001年4月16日在視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時,題寫了“不做假帳”的四字校訓。同年10月29日又在考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工作時,強調指出:“‘不做假帳’是會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所有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帳,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表明了國家對此問題的重視和堅決杜絕治理的決心。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有關呼喚誠信,規範會計行為,不做假帳,加快提高財會人員的自身素質,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探詢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等的呼聲越來越高,而GDP每年以8%的增長率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尤其需要規範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來反映企業經營發展的真實情況。為什麽壹方面會計規範建設日臻規範,另壹方面違規事件又屢禁不止呢?它的根本原因、表現手段有那些?有何危害?現行制度有何缺陷?解決的辦法和治理措施有那些?有關人員各自應承擔責任的明晰而具體的制度解釋和設定等等。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徹底治理和解決,對誠信的回歸,對經濟的持續增長,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加入WTO 之後,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壹種外在推動力,中國經濟由此跨進了經濟全球化的大門。經濟的全球化帶給財會人員壹個嶄新的課題就是財務會計的國際化,會計作為壹種通用的商業語言,必須全方位與國際慣例接軌,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盡快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財務會計信息誠信披露制度;找尋缺失已久的誠信,營造壹個良好的會計環境,努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水平,很好的發揮會計職能,有助於市場的有序運行,使會計工作上壹個新水平,使會計真正起到促進社會進步和實現中國經濟騰飛的作用。
三、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分為四部分,現就各部分所包涵的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1.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
由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分析。
2.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分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從國有企業的產權機制、會計管理體制、會計準則的執行、外部審計監督、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3.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分析
就會計信息失真影響市場經濟的會計誠信和影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來分析其造成的危害。
4.會計信息失真的結論和治理建議
⑴結論:經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決不僅僅是會計人員本身的問題造成的,也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壹個國際性的難題。我國會計信息失真,不單純是壹個學術理論問題,抑惑是壹個經濟問題,它更是壹個需要從源頭上去治理腐敗的政治問題。
⑵治理建議
①加強誠信道德教育
②健全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違法處罰的力度
③改革管理體制,推行會計委派制
④加強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加快職業經理人隊伍的建設。
⑤加強營造會計人員“獨立”的格局,進壹步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⑥加強中介組織管理和外部監督,推進有限合夥制事務所“二次改制”
⑦進壹步改革、完善會計制度。
⑧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對經理人的激勵約束機制
⑨實施會計賬薄的監管,加快財務電算化建設
四、論文的實現計劃
1月31日至2月28日查閱文獻,3月1日至15日開題,3月18日至5月10日論文寫作,爭取4月25日前完成論文初稿。論文的關鍵在於拿出治理的可行措施。
五、參考文獻目錄
1. 李爽:《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會計報表粉飾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吳安平、茹建英、張尚民:《權益信息失真查證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鋒:《淺談會計假帳的危害及對策》,《交通財會》,2003年第三期。
4. 徐融等:《會計信息故意性違法失真的防範》,《財務與會計》2000年第七期。
5. 葛誌興:《會計信息供求質量特征極其矛盾的協調思路》,《財務與會計》,2000年第四期。
6.吳景鋒等:《帳簿管理:會計監管的新思路—沈陽市實施會計帳簿監管的實踐》,《財務與 會計》,2000年第四期。
7.蔣燕輝:《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8.吳玲玲、王麗娟:《財務報告失真問題初探》,《交通財會》,2002年第七期。
9.王明珠、郭寶華、蔣文春:《損益信息失真查證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10.陳國軍:《淺談會計信息失真與誠信》,《交通財會》,2002年第八期。
11.王棣華:《從代理人理論看財務監督與會計監督的關系》,《財務與會計》,2000年第四期。
12.Robert W.Holthausen,Ross L.Watts, “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Working Paper, 2000
13.Sharma D.and Peta A.Stevenson, 1997, “The Impact of Impending Corporate Failure on the incidence and Magnitude of 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Policy Changes”,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