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壹般原則
第壹條為加強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華僑基金會)的財務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基金會管理條例》、《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和華僑基金會章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華僑基金會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資金的管理和運用,綜合管理本組織的經濟活動。具體包括:管理各種收入,降低成本費用,合理安排和使用各種資金;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規定,加強財務監督檢查;維護組織財產的完整,充分發揮財產物資的效益;開展財務分析,參與機構經濟決策,規範財務信息披露,促進機構建設和事業發展。
第三條財務管理是機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僑基金會應當按照章程做好財務管理工作。
第四條華僑基金會的財務管理遵循統壹領導、集中管理的原則。在秘書處的領導下,所有財務收支活動由財務管理部管理。
第二章財務管理體系
第五條華僑基金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定期審查各機構的財務報告,決定財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理事會閉會期間,理事會主席授權秘書長負責日常工作。
第六條華僑基金會的財務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社會公眾和國家有關行政部門的監督;每年由取得民政部北京市社會組織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
第七條華僑基金會理事會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和秘書長前,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章財務管理機構和人員
第八條設立財務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會計人員,並建立財務崗位責任制。聘用具有會計人員資格的人員從事財務工作。
第九條建立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職責分工。
(1)華僑基金會主管財務的領導: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體確定內部財務機構,配備合格的財會人員;組織制定基金會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財政、稅務、審計機關的監督檢查。
(二)金融機構負責人: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法規和有關金融政策;審查重要的財務事項;協調各種財務關系以及相關部門與財務部門的關系;組織編制財務預算、決算,並負責組織實施;定期檢查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研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負責組織財務核算,審核財務賬目等。
(3)專職財務人員:具體履行財務管理職責,做好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分析、考核和決算工作;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第四章預算管理
第十條華僑基金會應當根據組織發展戰略、年度工作計劃和任務,堅持統籌資源、保證工作重點、收支協調的原則,堅持勤儉節約,編制年度財務預算。
第十壹條各管理部門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編制收入、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等各類項目的預算初稿,經秘書長審核後形成年度財務總預算。財務總預算經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
第十二條各管理部門在編制年度預算時,應參考上壹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和對業務發展計劃的合理預測,編制收入預算。業務活動費用和管理費用應根據項目特點和工作計劃,本著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的原則,按照組織費用標準或工作量計算。
第十三條管理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財務預算,除工作計劃、工作內容有較大調整,或人員有較大變動,需要通過預算調整程序批準新預算外,壹般不予調整。年度終了,財務管理部門應總結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並向秘書長或理事會報告。預算執行情況納入各管理部門的績效考核。
第五章收入管理
第十四條華僑基金會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
(壹)國內外社會團體、企業和組織的捐贈;
(二)國內外個人捐贈;
(三)基金實現的合法收入;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五條分類核算捐贈和捐贈以外的其他收入。
第十六條根據收入性質嚴格分為有限收入和非有限收入,所有收入均納入年度總體預算計劃。
第十七條所有收入,必須納入財政部門統壹管理。
第十八條根據捐贈者的意願,設立專項資金,進行核算,統壹管理。
第六章支出管理
第十九條各項支出的安排必須有利於公益事業的發展,必須貫徹厲行節約、量力而行的原則,嚴格遵守各項財政金融制度和財經紀律。
第二十條按照理事會批準的年度預算和規定的支出範圍和標準,落實經費支出和費用,並嚴格按照捐贈協議安排經費計劃;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和審批制度。
第七章成本(費用)管理
第二十壹條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務是反映項目管理、實施和服務過程中的各項費用,結合預測、計劃、控制、分析和考核,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使用,降低成本(費用),改善項目管理,為公益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十二條成本(費用)壹般包括項目經費成本、項目服務成本和管理成本。事業單位根據《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制定相應的成本核算辦法,建立健全項目成本(費用)核算制度。
第二十三條與成本(費用)核算有關的原始記錄、憑證、賬目、費用匯總和分配表等資料必須完整、真實,及時記錄和整理,必須如實反映項目在管理和服務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第二十四條因項目策劃、信息溝通、捐贈服務和捐贈募集等,需要向捐助方提供項目或活動成本估算,由財務部門和相關項目管理部門負責。在提交費用估計數之前,應由秘書長核準。項目成本(費用)估算應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必須提供可靠的人力、材料和費用的估算依據。
第八章票據管理
第二十五條現金支票僅限於備用金的使用和工資、獎金、勞動報酬、扶貧基金等的支付。,以及其他不準收現金支票的事項。
第二十六條部門需要領取轉賬支票,必須事先填寫支票領取單,註明用途和單位,經批準後向出納領取。壹般以三天為限,向出納註銷支票存根。
第二十七條支票退票時發現無效的,必須交回出納員並予以更換。
第二十八條財政部門購買公益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統壹收據,必須逐筆登記。收據存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的規定保存,不得隨意銷毀。
第九章資產管理
第二十九條基金會資產的分類:
(1)固定資產。
(2)流動資產。
第三十條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壽命超過壹年,單價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設備、工具、器具等自用資產。
(2)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建立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內部調撥、盤盈、盤虧、報廢、清理、清點等內部管理制度。
(3)自用固定資產應根據其性質和用途合理確定使用壽命和殘值,並按規定計提折舊。折舊方法壹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管理措施。
(4)財產物資是資金的實物狀態,包括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對捐贈物品根據其價值和用途建立相應的實物臺賬)。對財產物資的管理,要建立驗收、發放、保管和檢查制度,指定專人保管,建立臺帳和檔案,做到帳物相符,帳物相符。
第三十壹條流動資產:
(1)流動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等。
(2)嚴格執行現金管理措施和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得到分離、限制和監督。
(三)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對應付賬款和墊款進行對賬和清算。
第十章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
第三十二條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是了解和掌握財務活動規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維護財經紀律,促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三條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預算執行、資金運用、成本(費用)、財產物資的使用和管理等。財務管理部門應結合項目管理和服務的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指標。通過分析,反映業務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效果,並及時向秘書處和理事會反映分析結果,為其決策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第三十四條財務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收支審計和財務分析,對財務收支、資金使用和財產物資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國家財政、金融制度和財經紀律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和糾正。性質嚴重的,要向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並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壹章XI財務報表
第三十五條年度財務報表是年度會計期間公益性項目收入與成本、資產質量、財務效益等基本情況的綜合反映,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經營狀況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六條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在財產清查、債權債務確認和資產質量核實的基礎上,以年度內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的會計賬簿為依據,認真組織編制事業單位財務決算和報表,確保賬表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
第三十七條財務報告應當嚴格按照《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並經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三十八條機構年度財務報告對外披露須經理事會批準。
第十二章財務會計信息披露
第三十九條財務會計信息是捐贈者、管理者、董事會和其他機構利益相關者了解機構資源、債務水平、資金使用和現金流的重要來源。財務信息披露是建立社會公信力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形式是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條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報表組成。根據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以及會計報表附註,說明事業單位采用的主要會計政策、會計報表反映的重要事項的具體說明和會計報表未反映的重要信息的說明。
第四十壹條建立定期財務信息披露制度,提供真實、及時、公允的財務會計信息;按照華僑基金會章程的規定,審計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每年在網站和相關媒體上公布。
第四十二條以單個項目或捐助方為報告主體的財務會計資料,由財務管理部門根據會計制度進行核算和編制,經秘書長審核批準後對外提供或披露。重大財務信息的披露必須納入財務會計報告,並由財務管理部門按規定向社會公布批準。
第十三章會計檔案管理
第四十三條會計檔案是記錄和反映事業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重要歷史資料和證據。會計檔案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
第四十四條華僑基金會會計檔案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實行專項管理。會計檔案由財務部整理歸檔。
第四十五條華僑基金會的會計檔案不得外借。如遇特殊情況,經主管財務領導批準,可查閱或復印,並辦理登記手續。
第四十六條銷毀會計檔案必須按規定程序批準。未清償到期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和其他未了結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取出、單獨歸檔,保存至未了結事項完結。
第十四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制度經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並由秘書長監督實施。
第四十八條本制度的修改由秘書處提出,提交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