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有什麽關系?

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有什麽關系?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成反比。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大。這裏所說的重要程度是指金額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於2000元。

在理解兩者的關系時,必須註意的是,重要性水平是註冊會計師從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做出判斷的結果。如果重要性水平為4000元,則意味著4000元以下的錯報不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此時,註冊會計師需要通過實施相關審計程序,合理確保能夠發現4000元以上的錯報。

如果重要性水平為2000元,金額超過2000元的錯報將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此時,註冊會計師需要通過實施相關審計程序,合理確保能夠發現金額超過2000元的錯報。

顯然,當重要性水平為2000元時,出現這種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即審計風險,要高於重要性水平為4000元時。審計風險越高,就越要求註冊會計師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審計證書,以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審計證據之間的關系也是相反的。

值得註意的是,註冊會計師不能通過人為不合理地提高重要性水平來降低審計風險。因為重要性是根據重要性概念中描述的判斷標準確定的,而不是由主觀預期的審計風險水平確定的。

由於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上述反比關系,並且這種關系直接影響註冊會計師所要執行的審計程序的性質、進度和範圍,註冊會計師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擴展數據:

重要性是指以金額表示的會計信息錯報和舞弊的嚴重程度,尚未暴露到足以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只有當審計目標是對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和公允性發表意見時,才需要確定重要性水平。

在計劃審計工作時,註冊會計師應確定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發現重大錯報金額。註冊會計師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需要考慮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程度、審計目標、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性質和關系、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金額及其變動範圍。同時,要從性質和數量上合理確定重要程度。

重要性級別越高,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少,審計風險(AR)越低。重要性級別越低,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多,審計風險越高。

原始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AR)=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檢查風險(DR)。

現行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審計中壹個重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水平的應用貫穿於整個審計過程,對科學制定審計計劃、確定抽查樣本量和提出審計評價意見有重大影響。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重要性水平,對於提高審計效率和防範審計風險至關重要。?

最近,壹些地方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機關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評價準則的過程中,遇到了壹些問題,如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分配,以及如何在審計評價中使用重要性水平等。以下是對這些問題的壹些個人看法。

壹般來說,重要性水平是指以金額表示的會計信息錯誤和濫用的嚴重程度,該錯誤和濫用尚未暴露到足以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只有當審計目標是對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和公允性發表意見時,才需要確定重要性水平。

審計風險是對含有重大不真實事項的財務報表做出錯誤判斷的可能性。不包括審計人員可能誤認為財務報表包含重要錯誤的風險,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往往可以重新考慮或增加審計步驟,這往往使審計人員得出正確的結論。

審計風險受內部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的影響。被審計單位會計處理出現重大不真實事件的可能性稱為內部風險;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系統不能發現和糾正已經發生的重大不真實事件的可能性稱為控制風險;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序時不能發現重大不真實事項的可能性稱為檢查風險。

審計風險由內部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組成,它們之間存在如下關系:審計風險=內部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這就是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不能在審計結束時用數學方法確定,因為審計人員不知道實際的風險,而是用判斷來評估每個相關的風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審計風險?百度百科-重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