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談荔孫的遠大誌向

談荔孫的遠大誌向

談荔孫的祖父談靜山先在山陽縣作幕僚,後入川任知府,卸任後歸裏定居。談靜山目睹清朝官場的爾虞我詐,貪汙腐敗,對仕途心灰意冷,壹再叮囑子孫“不入仕途”,又感於日本明治維新後的飛速發展,期望子孫專註實業,並在山陽縣捐資創辦談氏東文學堂,教授近代科技文化知識,延聘日籍教師授課。談荔孫1892年入祖父創辦的學堂學習。東鄰的巨變,與中國的積貧積弱,備受列強淩辱欺侮,形成巨大反差,深深刺激著少年談荔孫,使他從小樹立起為民富國強而發憤努力的遠大誌向。1898年,他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學習,畢業後被兩江總督端方以官費旅往日本留學。他遵循“不入仕途”的祖訓,挑選了日本東京高等商業學校(今日本東京商科大學),攻讀銀行經濟專科,決心學成回國後從事金融事業,發展經濟,服務社會。

1908年4月,談荔孫接受張 的聘請,回國就任江南高、中兩等商業學堂教務長兼銀行學教習。教學中,他開辦銀行實踐室,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了壹批國內最早的銀行會計人才。是年8月,他以優等成績考取清政府商科舉人,被授予度支部(管理財政的機構)主事,後改任清銀行稽核。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供職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財政部,主管軍用鈔票 事宜。1912年,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他任該行計算局局長,積極在全國推行新式會計制度,被廣泛采用。後轉任中國銀行國庫局長,親自擬定了國庫管理制度。1914年,他赴南京籌建中國銀行分行,兼任行長。後又在漢口、九江、安慶等地設立了分支銀行。1916年,京津地區發生擠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兩家銀行發行紙幣的風潮,並波及長江流域。為維持中國銀行信譽,他力排眾議,主張無限制兌換紙幣,並得到北洋政府副總統、江蘇督軍馮國璋支持,以省庫財力為後盾,使長江流域的擠兌風潮很快平息。次年,他被馮國璋任命為北京中國銀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