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論文提綱:關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探析 急!

論文提綱:關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探析 急!

[摘 要] 會計信息無論對於壹個企業還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會計信息的第壹生命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更是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的最主要依據。會計信息失真會嚴重影響到財務會計報告使 用者的正確判斷,但是,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中,信息失真程度不低,已經演變成壹種較嚴重的社會問題,危及 到證券市場的正常發展,值得我們多加關註。新會計準則實施後,對會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會計信息失 真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對會計信息失真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危害;對策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二條規定“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最根本要求。而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仍極為普遍,會計信息失真不僅給會計信息使用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阻礙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其失真程度之深、範圍之廣、危害之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註,造成了對會計信息的“誠信危機”。會計信息失真涵蓋的範圍很廣,只要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與企業實際情況不符,都可以稱之為會計信息失真。因此,深入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因素,進而尋找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就成為當前會計、審計準則改革進程中頗具現實意義的問題。

壹、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及其危害

(壹)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當前在上市公司中,雖然新的會計準則的頒布及其實施在壹定程度上遏制了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但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總體上來說還不盡人意,存在的問題較多,對近年我國所發生的大量會計信息失真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會計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上市公司違規造假,出於經營管理上的特殊目的,故意隱瞞或虛構交易事項;蓄意歪曲或不願披露詳細、真實的信息;低估損失,高估收益,使得上市公司財務信息不夠真實,或上市公司運用不恰當的會計處理辦法,提供帶有明顯誤導性的財務報告,以粉飾經營業績,使得會計信息不真實,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時等。 會計人員濫用判斷,利用其職業判斷能力,對會計事項作出非公允的表達,致使會計信息扭曲。例如:《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即企業在提供會計信息時應遵循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允許對不重要的事項可以簡單處理、例外處理,但對於重要性的判斷標準,無論是從質的方面還是從量的方面新準則均未能作出規定。這樣對業務事項是否重要的判斷就將由會計人員處理,不同的會計人員對同壹經濟事項所作出的重要性判斷就可能產生差異,這種差異將直接導致對同壹事項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壹致。許多會計事項正是由於會計人員的隨意判斷導致會計信息大量失真。 會計人員在核算過程中的差錯失誤。由於會計人員專業知識欠缺,或者粗心大意,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差錯,造成會計信息不準確。例如: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對會計行業的影響很大。與原有會計制度相比,內容更新較多,許多會計人員習慣於執行會計制度,會計業務發生時要告知“借”與“貸”的相應科目,但新會計準則規範的是確認計量和列報的壹般原則,甚至沒有具體的科目名稱,這就使得部分會計人員在核算過程中容易出現差錯,濫用會計科目,虛列會計明細,致使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準則存在壹定的局限性,壹些上市公司就利用會計準則等有關財務核算規則存在的缺陷及其企業自身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大搞“特技表演”,導致會計信息未能公正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利用壞賬準備計提隨意性強;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多種選擇;各項減值準備的計提與沖回;折舊政策的調整;利用會計差錯更正;提前確認收入等等制造失真會計信息。

例如:《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新的存貨記賬方法,取消“後進先出”法,對於原先采用後進先出,存貨較大,周轉率較低的公司,如壹家采用後進先出法的電器設備制造的公司,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下跌過程中,壹旦變革為先進先出法,成本將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當期利潤便會顯著下降。而對以生產電纜線、變壓器的公司而言,由於當前國際市場有色金屬的價格不斷上漲,改變計價方法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這種計量屬性的改變,也會產生會計信息的失真。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1.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會計信息失真將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國民收入無序分配,導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其稅收政策無法正常執行,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社會經濟正常發展受阻,證券市場及其整個國民經濟建設混亂,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還將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為經濟犯罪活動提供方便,滋生腐敗,影響社會穩定,滋長浮誇之風和腐敗現象,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對於上市公司自身來說,會計信息失真將使企業的會計工作喪失其職能,從而失去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指導作用,會影響企業經營者管理和科學決策,企業會因家底不清無法作出合理的經濟預測而發生財務危機或其他重大損失,另外,信息失真會使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喪失向企業融資的信心。如此情況下的企業,長期下去,必將削弱其市場競爭力,制約其發展、壯大。 對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來說,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將給投資者和債權人帶來信息投資風險,將會誤導社會公眾對證券投資作出錯誤的抉擇,出現投資得不到回報,最終喪失投資熱情。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壹是非故意性原因造成的,例如:會計人員在提供會計資料及其數據的過程中,由於專業水平不夠,經驗不足,導致計量出錯,主觀判斷失誤;二是故意性原因造成的,例如為了某種意圖和目的,通過弄虛造假,人為地、故意地隱瞞收入與支出等,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具體可以從下面幾點來分析:

(壹)各方利益的推動

1.投資方利益的推動。在證券市場中,相當壹部分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喜歡獵取小道消息,只關心股票價格的升降,對會計信息的真假缺乏研究,從而造成市場對虛假會計信息的大量需求。 上市公司利益的推動。某些上市公司為了在當前證券市場中樹立其良好形象,並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以致於利用會計造假、操縱利潤的各種利益沖動壹直有增無減。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出於經營管理上的特殊目的,蓄意歪曲或不願披露詳細、真實的信息;低估損失,高估收益,使得上市公司財務信息不夠真實。再者,上市公司運用不恰當的會計處理辦法,提供帶有明顯誤導性的財務報告,以粉飾經營業績。 政府行為的不規範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政府對企業經濟活動的調控通過市場以間接方式進行,但某些政府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直接幹預企業的經營管理,左右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決策,甚至授意企業管理人員報列虛假的財務數據,人為誇大當地的經濟增長速度,造成國家統計數據與地方統計數據相差懸殊,企業會計信息基礎數據註水嚴重。這種由於政府行為的不規範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在當前國有企業中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