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企業所得稅怎麽核算?

企業所得稅怎麽核算?

法律主觀性: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取得應納稅所得額、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境內企業或組織的凈收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壹種稅。企業所得稅如何做賬1?月(季)預繳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根據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每月月底,企業應將成本、稅金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然後計算“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期借方與貸方金額的差額。貸方余額為企業本月實現的利潤總額,即稅前會計利潤,借方余額為企業本月虧損總額。由於稅前會計利潤與稅收收入的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在會計核算中可以采用“應付稅款法”或“稅收影響會計法”。(1)應納稅額法應納稅額法直接將當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額的差額所產生的應納稅額計入當期損益,不遞延到以後期間。在應付稅款法下,當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等於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在應納稅所得額法下,企業要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稅前會計利潤,取得應納稅所得額,即稅收收入,再按照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當期應納所得稅,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作為費用。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所得稅。註:借:所得稅貸:應交稅金——企業在月末或季末按規定預繳本月(或本季度)應交所得稅時,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貸:銀行存款期末,企業應將所得稅科目借方余額作為費用轉入本年利潤。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2)稅收影響會計方法稅收影響會計方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稅收收入的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稅收影響金額遞延分配到以後各期。稅務影響的核算方法可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兩種。①延期法。遞延法是將當期因時間性差異而影響納稅的金額,保留到該差異反向變動的後期。當稅率發生變化或開征新稅種時,無需調整稅率變化或新稅種對“遞延稅款”余額的影響。本期受時差影響的稅額按本期稅率計算,本期核銷的前期受時差影響的稅額按原稅率計算。(1)按稅前會計利潤(或稅前會計利潤與稅前會計利潤永久差額後的金額)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所得稅科目,按稅收收入計算的應納所得稅,貸記應交所得稅科目。(2)按稅前會計利潤計算的所得稅費用(或稅前會計利潤與應交所得稅科目的永久差額後的金額。(三)當期發生的遞延稅款在以後期間核銷時,如為借方余額,應借記所得稅科目,貸記遞延稅款科目;(4)如果是貸方余額,應借記“遞延稅款”科目,貸記“所得稅”科目。(5)實際繳納所得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2)債法。負債法是將因時間性差異而影響本期納稅的金額,保留至該差異發生相反方向的變化。當稅率發生變化或開征新稅種時,應根據稅率或新稅種的變化調整遞延稅款余額。以上是企業所得稅的入賬方法。

法律客觀性:

壹、企業所得稅的概念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壹種稅。納稅人的範圍大於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六類:(1)國有企業;(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4)合資企業;(五)股份制企業;(六)其他有生產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財產、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捐贈和其他收入。企業所得稅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企業(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和其他有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為征稅對象,向其征收的壹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他應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除外。二。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所有中國人和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六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其他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企業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登記註冊的企業。其他有生產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組織,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並依法登記註冊,有生產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獨立經濟核算是指同時在銀行有結算賬戶;獨立設置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獨立計算盈虧等情況。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不使用此法,可以對這兩類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避免重復征稅。三。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財產、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捐贈和其他收入。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和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雖然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但稅法規定了壹些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免稅、減稅、附加扣除、加速折舊、收入減少、稅收抵免等。因此,如果企業想要減稅或免稅,可以通過壹些合法的途徑為其公司減輕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