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美國存貨會計準則?

美國存貨會計準則?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沒有采用可變間接生產成本和固定間接生產成本的劃分方法。筆者認為,在會計準則中直接采用可變間接生產費用和固定間接生產費用的概念,有利於引導企業加強成本核算和管理,可以為企業管理層提供科學決策所需的更相關、更準確、更詳細的會計信息,是“決策有用”理念在會計信息提供中的具體體現。我國應積極借鑒這壹思路,在規範存貨成本核算的同時,加強成本核算和管理,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詳實的成本核算信息,提高成本分析和預測水平,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2)季節性因素引起的固定間接生產成本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比如車間冬季供暖費用較高,夏季空調費用較高。此外,還有產品生產周期或季節性需求差異等因素引起的產量季節性變化所導致的固定間接生產成本變化。對此,FAS 151給出了“正常產能”的具體操作指南:“不同時期產量水平的壹些變化是預期的,且在正常產能變化的範圍內。正常產能的變化範圍基於企業特定的因素和行業特定的動蕩。”周期性或季節性需求引起的生產量的變化應在正常生產能力的範圍內,因此這種固定的間接生產費用應在生產設備正常生產能力的基礎上計入加工成本。

在美國,有些企業采用長期計算預定間接生產費用分配率的方法(如以1年、2年或3年為計算期)。在這種方法下,固定間接生產成本根據生產設備的正常生產能力進行分配。以這種方式計算的預定間接成本分配率稱為標準化間接生產成本分配率。卡特彼勒公司的壹位經理強調:“如果不進行常態化,他們就會在產量增加或減少時扭曲產品的內在成本。正常化是根據長期產出而不是當前產出來分配成本。”(羅納德·希爾頓,2003年)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也規定了類似的做法:“季節性生產企業的基本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壹般可以根據制造費用年度或月度預算和產品年度計劃產量計算確定,以便進行分配。”同時還規定“制造費用實際數和產品實際產量與預算數和計劃產量差異較大的,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年末實際發生額與全年制造費用分配額的差額,除準備下壹年度投產、可在下壹年度分配的以外,應在本年進行調整:大於分配額的,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制造費用”科目;實際數額與分配數額之間的差額應以紅色登記。”這與FAS 151基本壹致:固定間接生產費用應在生產設備正常生產能力的基礎上計入加工成本;在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下,正常產能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幾個時期或幾個季節預期達到的平均產量,要考慮企業特定因素和行業特定因素。

(三)非正常“閑置”的固定間接生產費用。我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與FAS 151和IAS 2的主要區別是:產量明顯低於正常生產能力時的固定間接生產費用——相當於非正常的“閑置設備費用”的固定間接生產費用,或者是“壹些固定間接生產費用沒有促成存貨的處理,不利於使存貨達到目前的地點和狀態”的會計處理。FAS 151和IAS 2將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堅稱“分配給單位產品的固定間接費用不會因產量低或停產而增加”;雖然我國會計準則中也有類似的原則:制造費用的非正常消耗不應計入存貨成本,而應在其發生時計入

確認為當期費用,但由於缺乏相應的具體操作指南,實務中這部分費用仍計入生產成本,使得產品成本大於按照FAS 151和IAS 2計算的結果。

根據我國的實踐,上述兩種情況下計算的產品加工成本(1)(2)是壹致的;但是,在第三種情況下,6000元的固定間接生產成本應全部計入當期產品加工成本:

產品加工成本中包含的間接生產成本分配=可變間接生產成本+固定間接生產成本=單位可變間接生產成本×實際產量+固定間接生產成本= 100× 200+6000 = 26000(元)

單位固定間接生產成本= 6000 ÷ 200 = 30(元)

分配計入單位產品加工成本的間接生產成本=單位可變室生產成本+單位固定間接生產成本= 100+30 = 130(元)。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學者羅伯特。S Kaplan給出了如下公式定義(這裏的閑置產能與“閑置設備”的內容壹致):資源供給=已用資源+未用產能,所以總生產成本=已用產能成本+閑置產能成本。

卡普蘭認為,“閑置或未使用的產能導致的過高成本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閑置產能成本最好視為與期間相關的成本,而不是與產品相關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閑置產能成本不會分攤到單壹產品中)。”當企業有閑置產能(或設備)時,通常會采取靈活的方式來贏得客戶改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