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考不上科舉做不了官,怎麽辦?從「 ”師爺”開始,照樣走上人生巔峰

考不上科舉做不了官,怎麽辦?從「 ”師爺”開始,照樣走上人生巔峰

李夫子在小時候最喜歡看壹些古裝電視劇,比如《少年包青天》、《九歲縣太爺》《10歲大欽差》之類的電視劇。李夫子就發現,在這些電視劇裏面的縣令身邊都會有壹位師爺,來幫他們出謀劃策。比如說,包青天裏面的公孫策,就是開封府的壹名師爺,醫術高超,心思縝密,人送外號「 ”再世諸葛”!是包拯的得力助手,當然了公孫策可能只是小說裏虛構的人物,但是師爺這個群體,在歷史上可是真實存在的。他們雖然不是朝廷官員,沒有正式編制,但是在中國的官場文化裏卻有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時期,上至總督巡撫,下至知州知縣,都要聘請若幹師爺幫助自己處理政務,那麽這些師爺們究竟是壹群什麽人呢?歷史上為什麽會出現師爺這種職業呢?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好好聊壹聊師爺的故事。 師爺公孫策 師爺的淵源和演變 其實師爺這個稱呼是在清朝時在民間才最終流行和固定下來的,在以前可沒有這個詞,以前那叫「 ”幕僚”,在春秋戰國時期又稱呼為「 ”門客”!春秋戰國時代,諸國橫行,百家爭鳴,門客之風也盛行起來,很多達官顯貴都以豢養門客為榮,比如著名的戰國四君子: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等家裏都養著大批的門客,而秦國的呂不韋更是號稱「 ”三千門客”,而這些門客不乏壹些騙吃騙喝的人存在,但絕大多數都是有本事的人,就是各有特長,這些門客可以幫助主人解決壹些困難和辦壹些事情,而主人則供吃供喝,還提供報酬,在某些方面來說,門客與主人實際上就是壹種「 ”雇傭關系”! 戰國的門客 人有三六九等,那門客自然也分等級,最低等級的就是沒啥大本事的普通人,也就混個溫飽,平時幫主人跑跑腿之類的;而最高等級的門客則食有魚,出有車,成為主人依靠和信賴的心腹謀士或保鏢侍衛,能夠在諸侯爭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李臖平教授在所著的《春秋戰國門客文化與秦漢致用文藝觀》中提到「 ”門客”這壹概念,說「 ”門客”的人生目標是求富貴、取尊榮、建不朽之功業,他們的路徑是通過依附某個主子,將自身「 ”工具化”,達成豢養與被豢養的關系。 歷史大致分為兩大板塊,壹個是戰亂年間,壹個是統壹盛世;而戰亂年間,很多寒門子弟沒有資源、沒有名望、沒有人脈,那麽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他們紛紛投入自己看好的主人麾下,或為官吏、或為謀臣、或為武將,輔助自己的主人爭霸天下,以此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那萬壹成功統壹天下,這些門客就可以華麗轉變為新的貴族了,比如三國時期就是如此,不過從春秋到三國的數百年間,門客的名稱變成了「 ”幕僚”,如果說門客更像是雇傭關系,那麽幕僚就是具有壹定合法身份、納入官場等級的輔助人員了,比如中參謀、書記、顧問之類。《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四年》記載:「 ” 楚王希範始開天策府,置護軍中尉、領軍司馬等官,以諸弟及將校為之。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弘臯、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為學士。” 演變成幕僚 那師爺又是怎麽來的呢?其實師爺就來源於「 ”周官幕人”!《周禮·天官冢宰第壹》記載:「 ”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凡朝覲、會同、軍旅、田役、祭祀,***其帷、幕、幄、帟、綬。”就是說古代的將帥出征,居無定所,在野外安營紮寨的時候,就有「 ”幕人”張幕設立案臺,以幕為府,故稱幕府。而輔助人員,如參謀、文書等統稱為「 ”幕僚”!那師爺就是後世幕僚的轉化,名詞出自於明清時期,明朝是師爺的萌芽階段,但還未成體系,到了清朝就是師爺的鼎盛時期,清代的師爺非常活躍,可以說是清朝官場的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他們是主人的親信、智囊、私人助理,主人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他們本身雖然不是官,不入官場品級,但是所辦的都是重要的官府公事。所以實際上手中掌握著壹部分的權力,雖然說是輔佐主人治理百姓,但很多時候都能夠代替主人治理地方了! 變成師爺 兩個師爺典型映射出清朝的師爺文化 那麽在清朝官員為什麽要聘請師爺呢?其實原因有三,第壹自然是看重師爺們在某壹方面的才能,比如有關案件審理的刑民師爺,有管賦稅和會計的錢糧師爺,還有負責文件起草的書記師爺等等。第二個原因跟官員經常被派去異地做官有關系,比如壹個原籍河北的官員被派到安徽去做官,因為他在當地沒有熟人又勢單力薄,所以有時他就會請同鄉的讀書人壹起同去,當他的師爺,以便扶植自己的勢力,那第三個原因就是官員到新的地方上任需要盡快了解當地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所以這時候也會找壹些當地人做師爺! 古代聘請師爺 其實歷史上有不少名人都當過師爺,比如這壹位從師爺幹起,最後壹步步登上高位,成為國之重臣之人,他就是晚清名臣「 ”左宗棠”。左宗棠是清朝湘軍的著名將領,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不過他早年科舉之路可謂是壹波三折,他當年是個落榜生,三次都沒有考上進士,這如果放壹般人身上可能也就認命了,回到家鄉當個私塾先生之類的教教書得了,可是左宗棠不壹樣,雖考場失意但卻毫不氣餒,更加潛心鉆研經世之學和兵法,苦心人天不負,他的誌向和才幹得到了越來越多名流的賞識,所以後來有人把他推薦給當時的湖南巡撫張亮基做師爺。 當時正好是1952年,太平軍圍攻長沙,在左宗棠的運籌下,長沙城得以保住,左宗棠也是從這開始了壹生的傳奇!後來他又先後給兩江總督、湖南巡撫當師爺,因為業績出色,朝廷不少高官顯貴都聽過他的名號,最後終於因為接濟曾國藩軍餉有功,被舉薦為兵部郎中,並壹路組建楚軍,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收復新疆,成為晚清有名的大臣,名滿天下。 左宗棠 如果說左宗棠是幸運的,能從壹名師爺壹路做到位極人臣,那另外壹位師爺命運可就截然不同了,他也做過多年的師爺,他就是《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蒲松齡19歲就去參加公務員海選,在縣、府、道都獲得了第壹名,名震壹時,但可惜的是再往上考就壹直考不上去,最後因為生活所迫,蒲松齡就去當教書先生,做了多年之後,他的同鄉孫慧在寶應縣當知縣,蒲松齡就給他當了很多年的師爺,雖然仕途不順,但是貧窮並沒有限制他的想象力,蒲松齡就把他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了《聊齋誌異》的創作上,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花妖狐媚形象和曲折離奇的故事,留下了壹部奇異的民間神鬼傳說。 蒲松齡 師爺的演變也分地域 說到師爺這個群體,還有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師爺的崗位都被紹興人給壟斷了,清代官場有諺語叫「 ”無紹不成衙”,說的是清代衙門中有很多紹興籍的幕友和書吏,這紹興師爺裏的紹興指的是清代的紹興府,從東晉開始,這裏壹直是全國著名的文化中心之壹,讀書人特別多,不過官場選拔比例畢竟很低,能當上官的還是少數。所以不少讀書人選擇退而求其次,給官員們當顧問和秘書,既與讀書相近,也有壹定的社會地位,紹興這地方還有個特點,就是地少人多,生活艱辛,文人走文路在當時算是壹條非常好的出路,再加上紹興人本身就處事精明、善於言辭,是智囊人物的理想人選,所以很容易得到老板的歡心和信任,這些原因就使得紹興這個地方出了非常多的師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叫「 ”汪輝祖”,以善於斷疑案而著稱,足跡遍布江浙兩省18個州縣衙門,是名聞全國的紹興師爺。 紹興師爺 李夫子說師爺 師爺可以說是清朝官場的補充,在官職有限,而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的情況下,師爺群體就對各級官員做了有力的補充,能夠很好的幫助各級官員處理好政事,又不至於導致整個官場的臃腫,是壹舉兩得的好事,只不過隨著清朝後期與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碰撞,傳統的師爺文化逐漸被淘汰沒落,但歷史的慣性很強大,雖然師爺被淘汰了,但幹師爺這份工作的人始終存在,只不過從體制外變到了體制內而已,即便是現如今的今天,也有很多的非編制內的合同工做著古代師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