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股權激勵方案中,常見激勵方式有哪些

股權激勵方案中,常見激勵方式有哪些

壹、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可選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

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居多。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審核較為簡單,國有非常復雜。需要詳細解答,請針對疑問點,另行發問。

1.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壹般是指壹個公司授予其員工在壹定的期限內,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壹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享有期權的員工有權在壹定時期後出售這些股票,獲得股票市價和行權價之間的差價,但在合同期內,期權不可轉讓,也不能得到股息。

股票期權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股票期權是壹種權利而非義務,即激勵對象買與不買享有完全的個人自由,公司無權幹涉。作為壹種權利,它是公司無償“贈與的”,實際上是贈送股票期權的“期價權”。其次,股票期權行權時的股票不是免費得到的,必須支付“行權價”(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該行權價是壹個“現價”,對於激勵對象來說是在未來壹定時期內是固定的、不變的。最後,股票期權是面向未來的,並且具有壹種不可預測性和無限延展性。

優勢:

(1)對激勵對象來說,股票期權模式的資金沈澱成本較小,風險幾乎為零。壹旦行權時股價下,個人可以放棄行權,損失很小;而壹旦上漲,因為行權價格是預先確定的,因此獲利空間較大。

(2)對於上市公司和股東來說,由於期權是企業給予激勵對象的壹種選擇權,是不確定的預期收入,激勵對象的收益全部來自於上市公司股價對於授予價格的溢價,同時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現金支出,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從而有利於降低激勵成本。

(3)股票期權將企業資產質量變成了經營收入函數中壹個重要變量,從而使激勵對象,即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與公司利益實現了高度壹致性,將二者緊緊聯系起來。

劣勢:

(1)根據《會計準則-股權支付》的規定,對於作為股權激勵為目的的股票期權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激勵對象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因此股票期權在等待期將持續計入相應的費用從而持續影響到公司的利潤。此外,如果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不能可靠最佳的估計,那麽將對計入的費用額度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年度利潤。(影響利潤)

(2)對於激勵對象來說,首先的問題是股票期權期限普遍長,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多。目前根據規定,股票期權從授權日到行權有效期結束有不低於5年的時間,之後管理層減持股份依然受深圳交易所的管理層持股限售規定,即每年減持不得超過其持有股份的25%。因此,當市場出現難以預期的波動使得激勵對象難以對自己的股份收益作出準確的預期時,該方式就是去了期待中的激勵效果。

2.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指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壹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限制性股票相對於股票期權來說,最大的特點是權利義務的對稱性和在激勵與懲罰方面存在壹定的對稱性。激勵對象在滿足授予條件的情況下使用自由資金獲得股票之後,股票價格的漲跌會直接增加或減少限制性股票的價值,進而影響激勵對象的利益。另外,限制性股票通過設定解鎖條件以及未能檢索後的處置的規定,也可以對激勵對象進行直接的激勵或制約。

優勢:

(1)限制性股票沒有等待期,在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時,激勵對象即獲得股權,因此激勵對象時刻對於可獲得激勵價值有直觀的了解和判斷,具有較好的激勵效果。

(2)對於激勵計劃所處的企業而言,股權激勵也是壹種融資方式,激勵對象雖然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取公司的股權,但公司可使用的資金的確增加了。(3)股權隨著此種激勵計劃發生了轉移,因此激勵對象壹般都具有股權相應的表決權。

劣勢:

(1)對於激勵對象來說,壹旦接受限制性股票激勵方式,就必須購買股權,因此壹旦股權貶值,激勵對象需要承擔相應的損失。因此在激勵對象持有限制性股票時,實際上是承擔了風險。

(2)在獲取限制性股票激勵中,都需要激勵對象在即期投入資金,因此對其來說具有壹定的資金壓力。

3.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壹定時期和約定條件下,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收益的權利。被授權人在約定條件下行權,上市公司按照行權日與授權日二級市場股票差價乘以授權股票數量,發放給被授權人現金。

由於股票增資權與公司市值掛鉤,既不適用於擬上市公司(不存在股票上漲下跌壹說),同時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小,以下就不再做分析。

二、國內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

根據對於創業板的統計,大多數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都在上市前突擊進行了股權激勵。但是,也經常有準備上市的公司因為沒有處理好股權激勵事項而影響公司整體上市進程的案例。

多數創業板公司的股權激勵只實行了壹次。就目前而言已經上市國內A股上市公司上市前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以業績掛鉤現股的方式進行激勵。

1.大股東低價轉讓股份給管理層

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按照比較低的價格將原有股份轉讓給需要激勵的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壹般該方式實施的前提是以上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工作年限較長,業績優異,控股股東(大股東)為體現股東對以上人員經營業績的認可,對以往人員的壹種追溯性獎勵。缺陷是稀釋了股東的控股權,並對企業未來經營的激勵效果不是非常明顯。

2.管理層作為新進股東對公司進行增資

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同意,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通過增資擴股的形式成為公司的股東,從而分享上市之後的股權增值收益。壹般增資擴股的價格與其他的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價格基本壹致,應該都在公司內部形成了壹定的股權激勵相應的考核體系,當經營業績等考核指標合格之後,準許這部分對公司的發展有較大貢獻的人員成為公司的股東。

3.曲線股權激勵

該方式與直接允許管理層直接增資擴股的方式不同的在於,管理層和核心技術骨幹的增資擴股價格與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的價格不同。因此以上部分的股權激勵計劃可能不需要制定股權激勵的制度(只要可能不需要直接披露),也不需要請保薦機構、會計師、律師對相關方案的有效性、合法性、相應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進行核查,但是該方式則需要履行上述手續。

從以上方式可以看出,我國A股上市公司上市前的股權激勵計劃壹般都是以現股為主,側重於追溯激勵企業管理層、核心技術人員,激勵企業管理人員在上市之前保證公司的業績增長,成功實現上市的目標,畢竟上市之後股權才能實現最大額度的增值。至於上市之後留住公司的人才,激勵公司管理層關註公司業績的股權激勵計劃則主要通過上市之後再實施的期權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來實現。

三、值得探索的三種股權激勵方式

(1)母公司以擬上市子公司的股權為標的

(2)上市前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3)上市前的業績掛鉤股票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