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設包括:
1、關系假設:
由於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成本性態分析的基本假設也就成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設,也就是在相關範圍內,固定成本總額保持不變,變動成本總額隨業務量變化成正比例變化。
前者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y=a,後者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y=bx,所以,總成本與業務量呈線性關系,即y=a+bx。相應的,假設售價也在相關範圍內保持不變,這樣,銷售收入與銷售量之間也呈線性關系。
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以售價為斜率的直線y=px(p為銷售單價)。這樣,在相關範圍內,成本與銷售收入均分別表現為直線。
由於有了相關範圍和線性關系這種假設,就把在相關範圍之外,成本和銷售收入分別與業務量呈非線性關系的實際情況排除在外了。但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成本、銷售收入和業務量之間卻存在非線性關系這種現象。為了解決這壹問題,將在後面放寬這些假設,討論非線性條件下的情況。
2、穩定假設:
該假設是指在壹個生產和銷售多種產品的企業裏,每種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不會發生變化。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企業很難始終按照壹個固定的品種結構來銷售產品。
如果銷售產品的品種結構發生較大變動,必然導致利潤與原來品種結構不變假設下預計的利潤有很大差別。有了這種假定,就可以使企業管理人員關註價格、成本和業務量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3、產銷平衡假設:
所謂產銷平衡就是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總是可以銷售出去,能夠實現生產量等於銷售量。在這壹假設下,本量利分析中的量就是指銷售量而不是生產量,進壹步講,在銷售價格不變時,這個量就是指銷售收入。但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生產量可能會不等於銷售量,這時產量因素就會對本期利潤產生影響。
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又稱量本利分析(VCP分析)。它著重研究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和利潤之間的數量關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會計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同時它又是企業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擴展資料:
壹、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關系:
1、在銷售總成本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單位售價的高低。單位售價越高,盈虧臨界點越低;單位售價越低,盈虧臨界點越高。
2、在銷售收入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單位變動成本越高,則盈虧臨界點越高;反之,盈虧臨界點越低。
3、在盈虧臨界點不變的前提下,銷售量越大,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銷售量越小,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4、在銷售量不變的前提下,盈虧臨界點越低,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盈虧臨界點越高,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關系: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為基礎的,其基本公式是變動成本法下計算利潤的公式,該公式反映了價格、成本、業務量和利潤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即:稅前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銷售價格×銷售量-(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售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關系式為:P=px-bx-a=(p-b)x-a。
註:式中P表示稅前利潤、p表示銷售單價、b表示單位變動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銷售量。該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出發點,以後的所有本量利分析可以說都是在該公式基礎上進行的。
三、本量利分析法的前提條件: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成本、銷售數量、價格和利潤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例如,成本與業務量之間可能呈線性關系也可能呈非線性關系;銷售收入與銷售量之間也不壹定是線性關系,因為售價可能發生變動。
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論,必須對上述復雜的關系做壹些基本假設,由此來嚴格限定本量利分析的範圍,對於不符合這些基本假設的情況,可以進行本量利擴展分析。
百度百科-CVP(本量利分析)
百度百科-本量利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