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化運動”發源於100年前的美國,給西方國家留下了壹塊城市的“傷疤”。而今,國內不少地方正在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盲目追求氣派,追求最大、最寬、最長,攀比之風盛行;強調幾何圖案、金碧輝煌等等,單純地滿足視覺功能。主要表現在城市廣場、居住小區。
城市廣場:許多廣場往往不是以市民的休閑和活動為目的的,而是把廣場、廣場上的雕塑或者廣場邊的市府大樓作為主體。有的廣場拋棄地方特色,以空曠為美,以不準上人的大草坪為美,以花樣翻新、繁復的幾何圖案為美,以大理石和刨光花崗巖鋪地為美,全然不考慮人的需要、人的安全。白天烈日之下是壹塊連螞蟻都不敢光顧的“熱鍋”,無樹蔭供人庇護,無安靜場所供人休閑。
居住小區:為了招來生意,把居住者和居住環境作為展示品,而忽略了環境對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閑的意義。把小區搞成如城市廣場壹般,用瓷磚、花崗巖鋪地,花壇、樹雕泛濫,樹種選擇更是刻意的使用景觀樹,像大王椰、假檳榔等並不具備調節空氣功能的樹種照用不誤。也缺乏喬木供人庇蔭、蔽雨,缺乏兒童遊樂設施、老人休閑場所和青年人的體育場所。
我覺得:“有了生機盎然的綠色和濃蔭,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氣,也就有了美”;壹些形式主義的、無實際功用的,特別是對改善生態環境毫無實效的城市美化工程,往往適得其反。
誤區二作品缺少內涵
景觀設計在我國已有近十年的歷史,而今又作為壹種思潮在全國範圍內興起,大大小小的景觀作品在城市中不斷湧現,雖有不少設計比較適合現代人遊憩,同時,也體現出壹定的生態性,但我覺得還是缺少文化內涵,缺少園林意境。能引起人們復雜的思緒變化或聯想美的景觀不多。例如:在我國的很多景觀作品中都用到羅馬柱。某地甚至把林立的羅馬柱作為主景,這樣的作品往往缺少靈魂。
真正的現代景觀設計是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和諧統壹。景觀作品,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壹定要融合當地文化和歷史以及運用園林文學,比如:借鑒詩文,來創造園林意境;引用傳說,來加深文化內涵;題名題聯,來賦於詩情畫意。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本色,達到與當地風土人情、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作為中國人,更要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風俗民情,更好地創造出中國人喜好的生活環境和空間。
誤區三設計方案過多的強調效果圖
畫效果圖作為景觀設計的壹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效果圖是景觀設計中設計思想、設計意圖的直接表現,也是評價設計作品優劣的壹種途徑。而現今有不少設計師反對電腦效果圖。這主要是電腦效果圖太失真了。很多是壹種無法植根於現實的夢幻般的東西。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1、電腦效果圖的色彩失真。而從欣賞心裏學的角度來講,色彩是產生美感的主要方面。
2、電腦效果圖內表現的植物並非是同時段內的植物色彩、形體。即它把不同季節的植物色彩、形體表現在同壹張圖紙上。這就與現實造成極大的差距。
更有甚者把立體電腦效果圖做成動畫,再配以美妙的輕音樂,這就更失真。當然也更令人陶醉,電腦效果圖的******作用也就此產生了。甚至作為園林專業的專業設計人員在漂亮的電腦效果圖前也會被深深的打動,更何況其他人。這樣壹來,壹些好的景觀設計作品因沒有好的電腦效果圖而被拒之門外。難怪壹些設計師把電腦效果圖喻為“迷魂湯”,我覺得這很有道理。我想在壹段時期內電腦效果圖的******作用還將繼續存在。
誤區四設計與施工脫節壹個優秀的景觀作品必然是設計與施工密切配合的結果。否則,往往會使細節的忽略。而細節是決定造園成敗的關鍵之壹。就拿樹種的配置來講,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從選苗到現場施工,設計師均須親臨指導。至於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景觀設計師的現場把關,更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對於復雜地形的施工,現場出現問題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置身於現場,景觀設計師更容易把握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並且便於及時發現和糾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設計者的即興創作,可以說,擅於處理現場是壹個優秀景觀設計師的基本素質之壹。可是,不少景觀設計師並不樂於下工地,且很少與施工人員溝通,最後建成的景觀與設計的景觀相差甚遠,留下諸多遺憾。
同樣,施工者也很少與設計者溝通,尤其表現在施工水平差的隊伍;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分離,很多園林公司剛形成,內部結構不完善,其中有不少單位純粹搞設計或施工,這也大大減小了設計者與施工者交流的可能性。
誤區五片面追求“檔次”,設計以貴為美作品上“檔次”原本是景觀設計師應追求的設計理念。但現在的“檔次”往往被理解為宏大的氣派或用材的豪華高檔,它意味著大量財力的投入。尤其表現在廣場、住宅小區和別墅。決策者、投資者常常標榜建築裝修用料是從國外進口、是如此豪華考究等。而不考慮該場所是否真正具備“檔次”的環境條件以及如此巨大的財力投入能否產生相應的社會效益? 記得幾年前壹個內河兩側綠地的規劃會議上,某領導指示要建成“法國的塞納河”,兩側平均不到l0m寬的綠帶以及積汙嚴重的河道,如何體現塞納河風光?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國情決定我們要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景觀設計要追求美觀,更要追求生態效益,在建築用料的選擇上應考慮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等特點。其生產和使用過程對環境影響要最小,不要以貴為美、以貴為好。需要上檔次和創作精品的景觀畢竟不多,更多的景觀要我們用平常的心態去對待。
誤區六照搬照抄,盲目模仿
時下有個怪現象:景觀設計越來越趨於雷同。模仿之風盛行不衰,成功的創新之作壹旦問世,便被毫無節制地復制、翻版。這導致景觀設計產生許多不良後果,具體表現如下:
1、沒有個性:每壹個景觀都具有其不同的場所特征。場所的環境特性、功能要求、資金投入量以及景觀設計師本人的創造力等等因素決定了該景觀與眾不同的個性。對於景觀設計師來說,設計之前深刻地理解場所精神並綜合協調各種因素進行創作,這就是創新。
2、風格迷失:不管景觀設計要體現何種風格,都要使風格統壹。比如在壹個充滿中國風格的花園內建造壹個西洋風格的小賣部;在壹個仿造的中國古典園林內放壹個日式石燈籠等。這就會造成風格的不統壹。
3、形式混亂:照搬照抄往往表現在拾取其它作品的局部或壹個小品、雕塑之類的東西。而在多個局部組合時往往銜接不合理,主要表現在色彩、線條、時代感、鬧與靜、趣味等方面的不統壹。
4、缺少內涵:內涵往往具有地方性。如壹個精美的小品,在某個地方能反映出當地的歷史故事、民族風情或神話傳說,但在別的地方卻只能單純的滿足視覺功能。再說,任何壹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內涵,何不把它用景觀的方式展現在自己的土地上,而照搬照抄壹些不適合自己的東西。
誤區七設計程序的不合理 現在的很多景觀設計往往把建築設計與景觀設計分開,把景觀設計理解為建築設計的附屬物,理解為這裏搞壹點水,那裏搞壹個小品、壹個雕塑;簡單的插上植物等。最嚴重的就是建築物完成以後開始景觀設計,僅僅靠壹張電腦效果圖決定設計方案。程序顛倒,不研究規劃布局,先確定園建小品,不考慮交通、消防、停車等硬技術指標而先去考慮平面布局。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就會難免會出現問題,例如,某縣有壹主街道在完成了留有樹穴人行道鋪裝後,當種植行道樹時,發現樹穴下都是管線(自來水管線和電欖管線等)無法種植。這雖不能排除施工中出了問題,但至少說明設計與施工沒有統壹起來,造******力、物力的浪費。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這三者是緊密聯系的,是相互相存,是壹個有機整體。任何壹者出問題,將直接影響人與自然的和諧空間的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