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師壹直是備受尊重的職業,漢武帝便是壹位尊師有禮的賢君。據《通鑒·漢紀三十九》載,有壹天,漢武帝到東郡巡視,順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時的老師,“丙辰,帝東巡,幸東郡,引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講《尚書》壹篇,然後修君臣之禮。”之後, 就這壹個小小的舉動,便使得天下大化。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其實,除了“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麽,有些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稱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嗎?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擁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壹詞。博士在古代是個官名。秦漢時期,博士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壹經或精通壹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為“文學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壹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壹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師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鹹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