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如何理解“真實與公允反映”的概念?

如何理解“真實與公允反映”的概念?

“真實與公允”在歐美會計中是1個至關重要的理念,是研制、修訂和評價會計準則的指導思想和最高標準,也是會計主體(簡稱“主體”)選擇會計政策、進行會計處理和編制財務報表的依據。有些國家將其作為會計處理和報表編制的最高判斷標準,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也把它作為修訂和研制國際財務報表準則的思想和靈魂。

1、真實與公允列報的判斷和實現

IASB在《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中指出,運用主要的質量特征和適當的會計準則,通常可以產生1般所理解的真實與公允的財務報表,或是公允地表述信息的財務報表。修訂後的準則則進1步指出:按照《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規定的有關資產、負債、收益和費用的定義和確認標準,運用適當的會計準則如實反映交易或事項的影響,促進會計信息主要質量特征的實現,即可產生真實與公允反映的財務報表。根據這1理念,財務報表的編制只有符合《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中關於會計要素的定義和確認標準,真實地反映交易或事項,才能實現公允列報。為達到公允列報的目R的,IASB還認為主體應該按照最能夠提高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方式提供會計信息(包括會計政策的披露)。

實務操作中,恰當地運用會計準則,並在必要時提供附加披露,對會計準則沒有涉及到的交易或事項,遵循公認會計原則和會計慣例進行處理,則幾乎可在所有情況下實現財務報表的公允列報。但不恰當的會計處理不能通過披露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提供的附註或說明材料加以糾正。當會計準則的要求不足以讓信息使用者理解特定交易或事項對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影響時,應增加披露的內容。如果管理層斷定遵循某項準則的要求將導致誤解,則可以背離該項準則(如果本國監管法規允許的話),以達到公允列報的目標。

關於準則背離問題,ISAB沒有強制要求必須背離,而是區分不同情況來處理:

ISAB本國監管法規要求或不禁止背離的,主體應當背離準則,同時增加披露:!管理層已斷定這樣編制的財務報表能公允反映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除為實現公允列報而背離了某項準則外,主體在所有重大方面均已遵循了所有適用的準則和解釋公告;#主體所背離的那項準則或解釋公告的名稱、背離的性質(該項準則要求的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導致主體財務報表發生誤解的原因、現在采用的處理方法、兩者的差異等);$該種背離對主體每個列報期間的凈損益、資產、負債、權益和現金流量所產生的財務影響。

ISAB本國監管法規禁止背離的,!"#$不要求背離,但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遵循這些規定而導致的誤解,盡可能達到財務報表的公允列報,主體應當披露:!可能導致誤解的準則或解釋公告的名稱、準則中該項要求的性質、管理層斷定遵循該項規定將產生誤解以至於與《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規定的財務報表目標相矛盾的原因;"管理層斷定為達到公允列報,對每個列報期間財務報表項目所做的必要調整。

2、真實與公允理念的實務運用

根據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引導會計實務,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最大程度地實現財務報表目標,是真實與公允理念的初衷。這裏,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就成了聯結這1理念和實務操作的橋梁,是對財務報表目標的具體化,能比財務報表目標更具體地指導會計確認、計量和披露。只有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改進,財務報表目標才能完成,真實與公允理念也才能得以實現。下文將從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出發,論述真實與公允理念在實務中的具體操作。

1、努力提高財務報表的可理解性。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特征之1,就是要便於信息使用者理解,讓他們通過對財務報表的閱讀和分析,能夠獲得需要的信息,看清會計信息所代表的經濟實質,了解主體的本來面目。當然,可理解性應當從信息使用者的閱讀和財務報表的列報兩個方面來提高:1方面,

我們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假設信息使用者具備1定的先導知識,有工商管理和財務會計方面的基本知識,並且願意相當努力地去研究信息;另1方面,財務報表本身應該是可理解的,是真實、公允和恰當披露的,是遵循了適用的會計準則和會計慣例來編制的。

會計信息披露10分強調形式恰當,應以最能夠反映交易或事項的本來面貌,最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方式進行。不同的信息如何尋求其最恰當的披露形式,是編制財務報表1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從信息披露形式看,有表內披露和表外披露。表內披露和表外披露的信息,其重要性和對信息使

用者的影響是不同的。只有經過嚴格的確認和計量程序登記入賬的交易或事項才能在表內披露,其金額納入報表金額合計數。表內披露的項目是單獨列報還是合並披露,按什麽順序排列,以總額還是以凈額反映,要不要註釋說明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考慮。例如,將於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作為流動負債呈報,在短期投資和存貨項目金額之後加括號,列示市價信息等,都是比較恰當的披露。

同樣,表外披露也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如采用何種方式最為恰當,如何行文措辭,怎樣和表內信息對應等。常見的表外披露方式有編寫財務報表附註、補充說明、財務情況說明書,通過在報表項目金額之後加括號列示補充信息或編制附表、輔助報告等。表外信息的披露,在語言表達和行文措辭上強調嚴謹、準確、穩健,不能誤導信息使用者。例如,對或有資產的披露,在特定條件下,最多只能在表外作謹慎披露。

2、不斷改進財務報表的相關性。財務報表應該提供與信息使用者決策需求有關聯的信息,不相關的信息對信息使用者來說沒有價值。相關的信息具有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有助於信息使用者評估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事件,通過糾正過去的評價,影響信息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預測價值和反饋價

值的獲得,要求會計核算遵循可比性和1貫性等原則。相關的信息還應該具有及時性,滯後或過時的信息,其相關性將大打折扣。

信息的相關性受其性質和重要性的影響。為提高相關性,重要的信息應該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重點披露,不重要的信息則可以合並反映。如果信息的漏報或錯報能影響信息使用者根據財務報表做出的評價和決策,導致差別性,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實務操作中,重要性需要根據特定環境並結合金額和百分比綜合判斷,但有時僅靠信息的性質就足以決定其相關性。例如,1個新分部的設立,不論其報告期內取得的經營成果重要與否,關於新分部的報告都可能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主體面臨的風險和機遇的評估。將異常、特殊和偶發性收益或費用項目區別於正常的經營活動進行單獨列報,有助於提高收益表的相關性;將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和自有資產分開列報,有助於提高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性。

很多情況下,相關性是1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評估某1項目的特定信息時,不能孤立地評價其相關性,應在明確提供信息目的的前提下,結合全套財務報表綜合評價,以確定該項目是否有助於提高報告整體的有用性,使信息使用者能減少對交易或事項判斷的不確定性,從而提高決策的可靠性。

3、可靠性是財務報表的生命力之所在。可靠的信息應該是如實反映的,具有可核實性,能被證實與其所要反映的事項是1致的,在引導信息使用者評價和決策時不帶有主觀偏向。

信息的可靠性可以從如實反映、可核實性、中立性、充分性、實質重於形式等方面得以實現。如實反映要求信息披露以客觀事實和真實交易為基礎,真實反映事物的基本情況和本來面貌,讓信息使用者可以信賴並據此做出評價和決策,最起碼沒有重大錯報。如實反映要求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而且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財務報表的真實與公允列報,會計處理必須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這意味著遵循真實與公允理念有時可能需要背離法律法規和會計標準的要求。例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雖然在法律上不屬於承租人,但與所有權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實質性地轉移給承租人,所以會計上應確認為承租人資產。

可核實性要求會計信息能經得起驗證,能被證實與其要反映的事項是1致的,由不同的人在采用相同方法的條件下能得出相同結論。由於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包含很多識別、判斷、選擇和估計程序,因此可核實性就是要盡可能地減少個人偏好,避免人為幹擾和操縱。

中立性要求會計核算不偏不倚地反映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業績,不帶有主觀偏見,不傾向於某1預定結果或特定利益集團的需要,不通過選取或歪曲信息而影響信息使用者的評價和決策。當然,中立性並不排除會計人員在估計和判斷中遵循穩健性原則。由於會計核算經常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在表述這些不確定性事件的性質、風險和金額時,就需要運用穩健性原則進行會計估計。使用合理的會計估計是編制財務報表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且這並不影響項目的可靠性,因為可靠並不含有肯定或精確之意。穩健性原則的初衷是避免虛計資產和收益、少計負債和費用。主體不能借穩健之名設立秘密儲備,也不能過分地提取準備,更不能故意壓低資產和收益或故意擡高負債和費用。

充分性要求全面反映主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業績,現金流動所必需的信息能得到完整的披露,沒有遺漏。充分披露的下限是不含重大漏報。漏報會造成信息的虛假或誤解,使信息不可靠並且在相關性上有缺陷。

4、可比性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比較分析是使用信息的主要方法,通過比較主體在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或將該主體財務報表與其他主體財務報表進行比較,以評估該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及其變化趨勢等。這就要求財務報表本身必須具有可比的基礎。為此,主體必須遵循1貫性原則,前後各期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不能隨意變更。不同主體針對相同交易或事項,必須采用1致的方法。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選擇仍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為提高可比性,有必要把編制財務報表所采用的會計政策、政策變動、變動的影響等披露給信息使用者,以幫助他們評價同1主體不同時期或不同主體之間所采用會計政策的差別。但可比性不等同於絕對統1和固定不變,不能成為引入經過改進的會計準則的障礙。

ISAB非常關註信息的可比性問題,要求同1主體不同時期或不同主體之間相同的交易或事項按相同的方式進行會計處理和報告。而且在新準則研制和原準則改進過程中,ISAB開始大幅度削減可供選擇的會計方法。例如,ISAB新修訂的《國際會計準則第%號—— 存貨》就取消了存貨的後進先出法

計價,只允許采用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計價。

5、權衡各項質量特征的關系,提高財務報表的透明度。很多情況下,相關性和可靠性是不相容的。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新證據的獲得,可靠性會不斷增強,但信息的時效性和相關性卻在降低。管理層經常需要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權衡得失,決定取舍。權衡得失的關鍵判斷標準,應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在提供信息所發生的成本和預期信息所能產生的收益之間,同樣也存在權衡問題。信息的提供成本應小於其預期收益,雖然多數情況下,難以進行

成本收益測試,但財務報表的編制者和使用者,特別是準則制定者,應意識到這1約束條件的存在。

由於歷史成本信息的相關性較差,如果提供以現行價格為依據的信息,可以顯著改善信息的相關性,並足以補償由此付出的可靠性代價,則應予以肯定。而且在多數情況下,現行價格信息要比非現行價格信息更相關,而可靠性卻只是1個相對的概念。所以,對各項質量特征應結合特定環境來進行綜合評價,以提高財務報表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