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源的稀缺性。企業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主體,財務信息作為企業向外公布的重要信息資源,對企業能否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多資源有著極大的影響。當企業經營狀況不那麽令人滿意時,如何既能隱瞞不景氣的現狀,又能不違背有關法律法規的制裁,企業經營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創造性會計。
企業經營技術及組織方式的迅速革新與有關會計法規滯後之間的矛盾。會計準則及有關會計法規往往是反映性的而不是前瞻性的。它們總是滯後於日新月異的企業經營技術及組織方式的發展。在缺乏會計準則及有關會計法規指導下,人們只能主觀地進行某些新興業務的會計處理,而這種創造性會計活動是會計發展的巨大動力。
會計準則自身的缺陷。會計準則本身並不是完善的,準則的制定是壹個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在準則不能對會計實務進行正確規範的情況下,人們就自然有了運用創造性會計的動機。
會計準則的靈活性。會計準則對實務的規範常常有選擇性,比如在存貨的計價和固定資產的折舊上,準則就允許有多種處理方法。此外,如“重要性”、“相關性”、“真實性”等概念需要會計人員做出自己的主觀判斷。
代理理論。在企業的會計數據被用來評價代理人的業績並與代理人所獲得的報酬相掛鉤時,創造性會計對代理人就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不確定性與企業內部人員的相對信息優勢。壹般而言,企業的內部人員由於其相對信息優勢,對不確定性信息掌握得比外部人員要更充分些,這樣,在不違背會計準則和有關會計法規的前提下運用創造性會計,可以減少會計信息中的不確定性程度、增加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