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這可能不是妳預期的牛市。

這可能不是妳預期的牛市。

6月底,市場還在熱議3000點是否已經焊牢;7月初,上證綜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3150,非銀金融地產板塊起舞,券商集體上演漲停。

這似曾相識的行情,讓市場嗅到了早期牛市的味道。

牛市是突如其來的,讓多頭感到意外,也讓空倉或輕倉的投資者感到意外,但他們同時也不禁要問:牛市真的來了嗎?

牛市的特征

上周(6月29日-7月3日)上證指數上漲5.81%,深證成指上漲5.25%,創業板指數上漲3.36%,中小板指數上漲5.37%。各項指數全面上漲,多項指標創出新高,猶如早期牛市的氛圍。

(1)券商是牛市的排頭兵。

金融地產領漲,權重股大漲,帶動上證綜指快速突破3000點關鍵壓力位,創下14月新高。券商板塊大漲,本輪龍頭光大證券自6月19以來上漲近壹倍。從以往的牛市來看(見圖1),券商壹般先於整體行情啟動,因此往往被市場視為牛市的先行指標。

(2)數量是價格的支撐

上周兩市成交總額迅速擴大(見圖2),再次突破1萬億大關,7月3日達到1.65,438+0.7萬億,創近4個月新高。從技術面來看,價格的向上突破,如果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很可能是假突破;從以往的牛市來看,每壹次牛市都是從成交量的快速上升開始的,所以可以說成交量的上升是牛市的必要前提,但不是充分條件。

此外,兩融余額也逐漸增加(見圖3),達到1.2萬億,為2015年末以來的新高。具體來看,日賣出證券量基本穩定,在40億以下;但前壹周融資買入額接近翻倍,單日融資買入額近6543.8+020億。可以看出,金融市場的杠桿率在快速上升,杠桿率的上升也增加了買方的力量。

(3)資金情緒高漲。

在國內資金快速聚集之際,北向資金也不甘示弱(見圖4),連續兩天凈買入超過6543.8+00億;目前累計凈買入金額已超過1.1.4萬億,創歷史新高;7月2日,北向資金總成交額為1491.7億元,占a股總成交額的10%,創歷史新高。更何況,北向資金作為外資配置a股的力度和情緒的風向標,對a股市場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所以總體來說,從盤面、技術面、資金面、情緒面都可以感受到牛市的濃厚氛圍,那麽牛市真的來了嗎?

全面牛市的障礙

雖然上周a股市場漲勢喜人,情緒高漲,但現在說全面牛市來臨還為時過早。a股市場的躁動並不少見,券商的領漲也不壹定會導致全面牛市的啟動,目前啟動全面牛市還是有風險的。

(1)疫情雖有所好轉,但仍不容樂觀。

目前境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有二次暴發的可能;受流動性泛濫影響,美國股市持續上漲,估值泡沫超過疫情前。如果疫情超預期發展,美國股市的風險偏好可能會迅速下沈,導致全球資本流動和全球避險情緒升溫,進而對a股產生影響。

(2)警惕經濟復蘇預期不佳。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壹季度。雖然疫情有壹點反復,但隨著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企業利潤在壹季度基礎上明顯回升已經成為市場常識;宏觀經濟復蘇繼續超預期,但隨著南方雨季的到來,周期性淡季將導致基本面復蘇的斜率放緩。只有實際業績持續超預期,才會進壹步刺激估值,而如果經濟復蘇放緩,預期差會打擊市場的樂觀情緒。

(3)流動性邊際改善空間不大。

當前市場的快速上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金的推動,而當前的貨幣政策和央行對資金的控制可以顯示出監管層的意願。當流動性泛濫時,容易發生金融套利,當實體經濟急需現金流時,結構性寬松和直接進入實體是主要手段。因此,無論是經濟復蘇過熱,還是股市上漲過快,都很可能引起監管層收緊流動性。7月恰逢科創板上市壹年,7月22日當周解禁規模達到6543.8+0735億元,將對市場產生影響。

(4)黑天鵝事件並未消除。

盤面上,今年上半年,借助證券,上證指數發起了兩次攻勢,但都因黑天鵝事件受挫,壹次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壹次是海外流動性危機爆發。目前宏觀基本面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因此波動加大的風險並未消失,a股市場可能會曲折。

站在目前的點位,認為全面牛市已經開始,有點過於樂觀了。投資不能盲目跟隨市場的熱點和情緒,而需要邏輯推演和邏輯壹致性。

風格變了嗎?

既然全面牛市的爆發仍然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那麽這壹輪市場突襲是否存在風格輪動或轉向的可能?

回顧上周,雖然各指數均表現不俗,但從行業來看(見圖5),分化較為明顯。對比上半年各行業的漲跌情況與上周可以發現,領漲行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上周的龍頭,如非銀、銀行、地產等領跌上半年,而醫藥、電子、計算機等上半年領跌行業在上周黯然失色。

從政策面來看,這壹輪金融大上漲也是有跡可循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新三板精選層推出,新股大規模上市,利好券商業務;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利好銀行股。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相關支持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從歷史上看,牛市階段,行業間分化不大,輪漲特征顯著;但在震蕩市中,分化明顯。到目前為止,行業的分化程度已經明顯超過歷史最高水平,未來很有可能出現行業輪動,分化程度會逐漸縮小。

綜上所述,現在的風格確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低估值股票成交量大漲,而原本高估值的成長股卻不溫不火。兩者之間的剪刀差有望自2065438+2009年8月開始收窄(見圖7)。

回顧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結構性需求大增,醫藥、生物、強制消費板塊股票表現亮眼;與此同時,社會隔離區在在線教育、遊戲、移動通信、大數據等細分行業表現突出。疫情爆發後,國內經濟基本停滯,但反周期調節政策加強,使得新舊基建相關領域需求快速提升。

目前逆周期調整在規模和時間上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盈利預期明確。長期來看,a股市場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醫藥、科技、消費為代表的總市值占比逐年上升,而石化、鋼鐵煤炭、銀行等傳統經濟板塊的大盤股占比逐漸萎縮。因此,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新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把握國內替代和消費升級更有把握。

需要改變牛市的印象。

在這個喜人的市場中,我們不能再簡單地把歷史牛市作為未來的參考。2005年以來的牛市中,上證綜指28個月上漲513.5%,但隨後12個月下跌72.8%。在2014開始的牛市中,上證綜指在10個月上漲了157%,但隨後的7個月下跌了48.9%,使得a股陷入了短牛長熊的投機局面,對投資者的打擊也很大,不利於市場的有序改革和資本市場的成熟。

另壹方面,美國股市(見圖8)經歷了大蕭條、互聯網泡沫和次貸危機的破滅,但長期來看,整體牛市結構沒有改變。自2000年以來,標準普爾500的平均歷史波動率為17.6%,而同期上證綜指的波動率為23.5%。a股市場的波動性遠大於美股市場。

我們判斷快牛時代已經結束,原因如下:

(1)隨著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向機構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的轉變,未來的牛市將改變之前的大起大落,逐步走向成熟市場的低波動。

(2)金融市場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投資者信心的培養和國際資本的持續流入,需要穩定、可持續的資本市場環境,因此a股走出長期慢牛的可能性較大。

(3)縱向上,a股絕對估值高於港股,但低於全球其他主要金融市場,具有較強的長期投資價值。在控制疫情方面,中國領先全球,也將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和企業利潤改善。a股的低估值和高質量將吸引全球流動性過剩。但如果a股上漲過快,陷入完全脫離基本面的炒作,那麽原本a股機構收割散戶的局面就會轉變為海外資本收割國內泡沫。

閱讀原文:這可能不是妳期待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