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學以致用;內涵建設與特色發展。
辦學方向
立足航天,服務社會,培養高認知、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建設具有航天特色的品牌高職院校。
辦學特色
依托優勢航天資源,傳承優秀航天文化;以工科為主,突出機械、電子重點專業,發展計算機、管理、藝術等優勢專業;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就業導向,強調學以致用,註重綜合素質,增強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發展目標
打造國內有特色、壹流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模式
學院走開放式、國際化道路,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西南悉尼TAFE學院、新加坡昂昂理工學院、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科技大學、法國Demos教育集團、臺灣省樹德大學等有長期合作關系。,並已互派教授和留學生進行學習。與西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理工學院合作開展“專升本”項目,與四川大學合作開展本科圖書下載項目。現有專任教師58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1人,講師235人,“雙師型”教師261人,26名航天系統著名專家常年受聘為客座教授。其中,2名教授為兩院院士,7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3名教授為航天高技能專家,1名教師被評為中國技術專家,8名教師被評為省(部)級技術專家,1名教師被授予“中國科技之星”稱號,2名教師被評為中國優秀教師,65438。
主幹介紹
劉佳怡(院長、副教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88。四川省國防工業辦公室優秀黨務工作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先進紀檢員,062基地優秀黨務工作者。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7303廠紀檢室主任、組織部部長、黨委副書記。
周玉康(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副教授)畢業於四川大學。
塗立剛(電子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畢業於四川大學。
申勇(高級工程師、教授)
黃昌智(汽車工程系主任、教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物理系,電子科技大學理學學士、工學碩士。
劉增華(飛機制造系教師、副教授)畢業於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任飛機制造技術負責人。
鐘湛,飛機制造部教師、產品設計師,畢業於重慶大學研究生院,曾任飛機制造部副主任。
杜先濤(飛機制造系教師、副教授)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翼導彈總體設計專業,鉗工高級考官。學院擁有42個實驗(實訓)室,70個多媒體教室,9個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語音教室。1390教學用電腦;學校有兩個實習工廠,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各類機床680臺套。創新中心、數控加工中心等實驗實訓設備總值551.5萬元,實踐教學通過ISO 90065 438+0-2000質量體系認證。與成都若克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成立精密加工創新中心。與中國航天第七研究院、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國第壹汽車集團公司、中國長虹集團* * *等單位共建了36個校外實訓基地。
有校園網、閉路電視和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校園廣播發射機;圖書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藏書54萬冊,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加上正在建設的廣漢校區8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圖書館,預計2065年底投入使用,438+03);有標準的田徑場、燈光球場等體育設施,各種體育器材齊全。學院現設有4個系、6個系、42個專業。學院專業的序號就是專業的名稱。專業名稱為01。飛機制造系是飛機制造工藝、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工程技術(數控工程方向)(中澳合作辦學)。精密機械技術機電壹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工程機械控制技術02電子工程系飛機電子裝配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應用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電源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無線電技術電子視聽技術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航天測控與儀器)03汽車工程系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汽車應用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
汽車電子技術焊接技術及其自動化04管理工程系物業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旅遊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工程造價建設工程技術物流管理(中澳合作辦學)05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動畫設計與制作(IT)圖形圖像制作(IT)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網站管理)
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06數字藝術系展覽藝術設計
電腦藝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信息來源於官網中專教學部。
中專教學部辦學歷史悠久,擁有壹支40多年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具有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現有專任教師53人,專職輔導員1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3人,副教授8人,講師36人,雙師型教師30人。教學設施壹流,擁有完整的教學實訓基地,33個實驗室,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的實習工廠,各類機床設備385臺套,數控加工中心。是國家培養高技能人才示範基地和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為學生學習技術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部根據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之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註重學習創新、團結協作、廉潔自律,將傳統的航天精神、“兩彈壹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滲透到學生教育中,培養壹批德才兼備、勤學苦練、技能嫻熟的高素質人才。
培訓教學部門
實訓教學部(實習工廠)現有實訓指導教師55人,其中工程師12人,助理工程師19人,高級技師4人,高級技術工人8人。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擁有150有機加工設備和2個加工中心。16數控車床。
實踐教學部每年承擔數千名學生的車、銑、磨、夾、焊、機電維修、模具、數控等實踐教學工作。除了有專門從事教學的技術人員團隊外,還有技術過硬的機械零件加工團隊和專門的管理團隊。在30多年的實踐教學和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並結合教委和勞動部制定的工人技術等級標準,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適用於各種工種的教學體系。2004年通過了GB/T 19001-2000—ISO 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培訓部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技術工人,同時還向社會提供各類機械產品零部件加工生產服務。我廠的零件加工質量得到了許多客戶的好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培訓部的加工機械也在不斷更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質量已經開始由人為因素決定,逐漸轉變為由設備決定。如:數控加工中心的應用。
繼續教育部門
繼續教育部是學院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和轉崗培訓的部門。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川-065),成立於1994,經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多年來,我們嚴格遵守鑒定紀律和程序,嚴格執行鑒定標準,在校內外相關工種和企業人員中樹立了良好的鑒定信譽,歷年“年檢”均為合格鑒定所。評估機構有專職和兼職評估人員39人(其中高級評估人員占68%),79%的評估人員具有高級職稱。培訓等級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多年來培養了5名高級技師***81人;第九屆培訓技師***612人;短期技能培訓531人;轉移培訓233人。組織技能競賽12場,參賽人數678人,其中國家二級競賽1場,參賽人數54人。
繼續教育部培訓力量雄厚,設備齊全,配套設施優良。依托各類實驗室、實習工廠和校外三個實訓基地,以及300多間大型機房,可開展機械加工、電氣控制、模具制作、計算機操作等常年培訓。學院受邀參加全球教育聯盟2013年會。
2013年5月20日至5月22日,校長、李副校長應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博士邀請,出席在寧夏召開的“2013(環球教育財團)年會”。全球70多所高校和企業參加了此次年會。會議期間,全體與會人員圍繞國內外人力資源與未來專業技術人才市場、21世紀高等技術職業院校教學模式與師資培養、21世紀高等技術職業院校產學結合、校園學生就業指導三大主題展開積極討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通過此次GEC年會,學院與韓國鄰裏大學、智利太平洋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寧夏工學院四所高校簽署了姐妹校合作協議,並將在未來五年內與這四所高校在資源共享、遠程教育、課程開發、聯合培養、師資培訓、學術交流等方面建立更加深入的聯系與合作機會。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致力於教育國際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旨在進壹步推進學院的國際化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實習和交流機會。
學院與臺灣樹德大學合作。
2010年8月11日,學院與臺灣省樹德大學著名校長朱元祥在龍泉校區會議室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這標誌著兩岸合作辦學邁出了第壹步。本協議由臺灣樹德大學校長劉佳怡(甲方代表)和校長朱元祥(乙方代表)簽署。根據協議,兩校可根據* * *享受教育資源、* *尋求兩校發展和優勢互補的意願,互派教師進行講座、教學研究和深造;兩所大學的學生可以在臺灣省正式打開大陸學生攻讀學位的大門之前,將自己的學生送到臺灣省繼續深造。臺灣省即將正式通過並開放大陸學生在臺灣省就讀後,互派學生到對方學校進行學位學習;雙方還可以經常交換科技信息,以各種方式開展其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