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壹)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是將財務報表數據轉換成有用的信息,幫助報表使用人改善決策。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服務的信用分析。由於借貸資本在公司資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銀行家需要對貸款人進行信用調查和分析。逐步形成了償債能力分析等有關內容。資本市場出現以後,財務報表分析由為貸款銀行服務擴展到為各種投資人服務。社會籌資範圍擴大,非銀行債權人和股權投資人增加,公眾進入資本市場。投資人要求的信息更為廣泛,逐步形成了盈利能力分析、籌資結構分析和利潤分配分析等新的內容,發展出比較完善的外部分析體系。公司組織發展起來以後,經理人員為獲得股東的好評和債權人的信任,需要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逐步形成了內部分析的有關內容,並使財務報表分析由外部分析擴大到內部分析。內部分析不僅可以使用公開報表的數據,而且可以利用內部的數據(預算、成本數據等)。內部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管理行為和報表數據的關系,通過管理來改善未來的財務報表。由於財務報表使用的概念越來越專業化,提供的信息越來越多,報表分析的技術日趨復雜。許多報表使用人感到從財務報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日益困難,於是開始求助於專業人士,並促使財務分析師發展成為專門職業。專業財務分析師的出現,對於報表分析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逐步擴展成為包括經營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四個部分組成的更完善的體系。經營戰略分析的目的是確定主要的利潤動因和經營風險以及定性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行業分析和公司競爭戰略分析等內容;會計分析的目的是評價公司會計反映基本經濟現實的程度,包括評估公司會計的靈活性和恰當性,以及會計數據的修正等內容;財務分析的目的是運用財務數據評價公司當前和過去的業績並評估其可持續性,包括比率分析和現金流量分析等內容;前景分析的目標是側重於預測公司的未來,包括財務報表預測和公司估價等內容。本章主要討論財務分析的有關內容。與其他分析相比,財務分析更強調分析的系統性和有效性,並強調運用財務數據發現公司的問題。(壹)財務報表的使用人對外發布的財務報表,是根據所有使用人的壹般要求設計的,並不適合特定報表使用人的特定目的。報表使用人要從中選擇自已需要的信息,重新組織並研究其相互關系使之符合特定決策的要求。公司財務報表的主要使用人有以下幾種:股權投資人:為決定是否投資,需要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為決定是否轉讓股份,需要分析盈利狀況、股價變動和發展前景;為考察經營者業績,需要分析資產盈利水平、破產風險和競爭能力;為決定股利分配政策,需要分析籌資狀況。債權人:為決定是否給公司貸款,需要分析貸款的報酬和風險;為了解債務人的短期償債能力,要分析其流動狀況;為了解債務人的長期償債能力,需要分析其盈利狀況和資本結構。經理人員:為改善財務決策,需要進行內容廣泛的財務分析,幾乎包括外部使用人關心的所有問題。供應商:為決定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需要,需要分析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為決定信用政策,需要分析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政府:為履行政府職能,需要了解公司納稅情況、遵守政府法規和市場秩序的情況以及職工的收入和就業狀況。註冊會計師:為減少審計風險需要評估公司的盈利性和破產風險;為確定審計的重點,需要分析財務數據的異常變動。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步驟和方法(壹)財務報表分析的步驟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財務分析不是壹種有固定程序的工作,不存在惟壹的通用分析程序,而是壹個研究和探索過程。分析的具體步驟和程序,是根據分析目的由分析人員個別設計的。財務報表分析的壹般步驟如下:1.明確分析的目的;2.收集有關的信息;3.根據分析目的把整體的各個部分分割開來,予以適當組織,使之符合需要;4.深入研究各部分的特殊本質;5.進壹步研究各個部分的聯系;6.解釋結果,提供對決策有幫助的信息。(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兩種。1.比較分析法比較是認識事物的最基本方法,沒有比較,分析就無法開始。報表分析的比較法,是對兩個或幾個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揭示差異和矛盾的壹種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按比較對象(和誰比)分為:(1)與本公司歷史比,即不同時期(2~l0年)指標相比,也稱,“趨勢分析”。(2)與同類公司比,即與行業平均數或競爭對手比較,也稱“橫向比較”。(3)與計劃預算比,即實際執行結果與計劃指標比較,也稱“預算差異分析”。比較分析按比較內容(比什麽)分為:(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總量是指報表項目的總金額,例如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等。總量比較主要用於時間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潤的逐年變化趨勢,看其增長潛力。有時也用於同業對比,看公司的相對規模和競爭地位。(2)比較結構百分比:把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轉換成結構百分比報表。例如以收入為l00%,看損益表各項目的比重。結構百分比報表用於發現有顯著問題的項目,揭示進壹步分析的方向。(3)比較財務比率:財務比率是各會計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反映它們的內在聯系。財務比率是相對數,排除了規模的影響,具有較好的可比性,是最重要的比較內容。財務比率的計算相對簡單,而對它加以說明和解釋卻相當復雜和困難。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據財務指標與其驅動因素之間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影響程度的壹種方法。公司是壹個有機整體,每個財務指標的高低都受其他因素的驅動。從數量上測定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可以幫助人們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說服力地評價經營狀況。財務報表分析是個研究過程,分析得越具體、越深入,則水平越高。財務分析的核心問題是不斷追溯產生差異的原因。因素分析法提供了定量解釋差異成因的工具。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和局限性(壹)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是:1.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臆斷、結論先行、搞數字遊戲。2.要全面看問題,堅持壹分為二,反對片面地看問題。要兼顧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經濟問題與技術問題、外部問題與內部問題。3.要註重事物之間的聯系,堅持相互聯系地看問題,反對孤立地看問題。要註意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的關系、報酬與風險的關系。4.要發展地看問題,反對靜止地看問題。壹要註意過去、現在和將來之間的聯系。5.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定性分析是基礎和前提,沒有定性分析就弄不清本質、趨勢和與其他事物的聯系。定量分析是工具和手段,沒有定量分析就弄不清數量界限、階段性和特殊性。財務報表分析要透過數字看本質,沒有數字就得不出結論。(壹)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1.財務報表本身的局限性財務報表是公司會計系統的產物。每個公司的會計系統,受到會計環境和公司會計戰略的影響,使得財務報表會扭曲公司的實際情況。會計的環境因素包括會計規範和會計的管理、稅務與會計的關系、外部審計、會計爭端處理的法律系統、資本市場結構、公司治理結構等。這些因素是決定公司會計系統質量的外部因素。會計環境的缺陷會導致會計系統的缺陷,使之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狀況。會計環境的重要變化會導致會計系統的變化,影響財務數據的可比性。例如,會計規範要求以歷史成本報告資產,使財務數據不代表其現行成本或變現價值;會計規範要求假設幣值不變,使財務數據不按通貨膨脹率或物價水平調整;會計規範要求遵循謹慎原則,使會計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少計收益和資產;會計規範要求按年度分期報告,只報告短期信息,不提供反映長期潛力的信息等。會計戰略是公司根據環境和經營目標做出的主觀選擇,各公司會有不同的會計戰略。公司會計戰略包括決定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估計的選擇、補充披露的選擇以及報告具體格式的選擇。不同的會計戰略會導致不同公司財務報告的差異,並影響其可比性。例如,對同壹會計事項的賬務處理,會計準則允許使用幾種不同的規則和程序,公司可以自行選擇。包括存貨計價方法、折舊方法、對外投資收益的確認方法等。雖然財務報表附註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有壹定的表述,但報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調整工作。由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財務報表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1)財務報告沒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管理層擁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的只是其中的壹部分;(2)已經披露的財務信息存在會計估計誤差不壹定是真實情況的準確計量;(3)管理層的各項會計政策選擇,使財務報表會扭曲公司的實際情況。2.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問題只有根據符合規範的、可靠的財務報表,才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所謂“符合規範”,是指除了以上三點局限性以外,沒有更進壹步的虛假陳述。外部分析人員很難認定是否存在虛假陳述,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問題主要依靠註冊會計師解決。但是。註冊會計師不能保證財務報告沒有任何錯報和漏報,而且並非所有註冊會計師都是盡職盡責的。因此,分析人員必須自己關註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對於可能存在的問題保持足夠的警惕。外部的分析人員雖然不能認定是否存在虛假陳述,但是可以發現壹些“危險信號”。對於存有危險信號的報表,分析人員要進行更細致的考察或獲取有關的其他信息,對報表的可靠性做出判斷。常見的危險信號包括:(1)財務報告的形式不規範。不規範的報告其可靠性也應受到懷疑。要註意財務報告是否有遺漏,遺漏違背充分披露原則很可能是不想講真話引起的;要註意是否及時提供財務報告,不能及時提供報告暗示公司當局與註冊會計師存在分歧。(2)要註意分析數據的反常現象。如無合理的反常原因,則要考慮數據的真實性和壹貫性是否有問題。例如:原因不明的會計調整,可能是利用會計政策的靈活性“修飾”報表;與銷售相比應收賬款異常增加,可能存在提前確認收收入問題;報告收益與經營現金流量的缺口增加,報告收益與應稅收益之間的缺口增加,可能存在盈余管理;大額的資產沖銷和第4季度的大額調整,可能是中期報告有問題,年底時受到外部審計師的壓力被迫在年底調整。(3)要註意大額的關聯方交易。這些交易的價格缺乏客觀性,會計估計有較大主觀性,可能存在轉移利潤的動機。(4)要註意大額資本利得。在經營業績不佳時,公司可能通過出售長期資產、債轉股等交易實現資本利得。(5)要註意異常的審計報告。無正當理由更換註冊會計師,或審計報告附有保留意見,暗示公司的財務報告可能粉飾過度。3.比較基礎問題在比較分析時必然要選擇比較的參照標準,包括本公司歷史數據、同業數據和計劃預算數據。橫向比較時需要使用同業標準。同業的平均數只有壹般性的指導作用,不壹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標誌。選壹組有代表性的公司求其平均數,作為同業標準,可能比整個行業的平均數更有意義。近年來,更重視以競爭對手的數據作為分析基礎。不少公司實行多種經營,沒有明確的行業歸屬,同業比較更加困難。趨勢分析以本公司歷史數據作比較基礎。歷史數據代表過去,並不代表合理性。經營環境是變化的,今年比上年利潤提高了,不壹定說明已經達到應該達到的水平,甚至不壹定說明管理有了改進。會計規範的改變會使財務數據失去直接可比性,要恢復其可比性成本很大,甚至缺乏必要的信息。實際與計劃的差異分析,以計劃預算做比較基礎。實際和預算出現差異,可能是執行中有問題,也可能是預算不合理,兩者的區分並非易事。總之,對比較基礎本身要準確理解,並且要在限定意義上使用分析結論,避免簡單化和絕對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麽買,哪個好,手把手教妳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