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及其以前,壽地農作物種籽悉由農戶自選自用,積年累代低產低質,既不能提純復壯,亦難以引進新優品種,混雜蛻化,殊難增產。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初期,壽地農作物種籽仍以舊品種為主。稻谷為川稻、大白稻、長粒秈、麻蝦晚等;小麥為三月黃、火油子、葫蘆頭、五花頭等,抗戰勝利後始引進美國“白玉皮”;大豆為燥子黃、寒豆、青豆等;紅薯為紅白燥、南瓜黃等;油菜籽為山臘花、黃鱔子、大烏子等;花生為壹窠青(站秧)、順地溜(睡秧);棉花為小花、紫花(絮呈淺棕黃色),抗戰勝利後始有種植改良棉者(原產美國,農民稱之為“大花”),因栽培不得法,出苗率低,多病蟲害,而未能推廣;麻類,大麻為火球子,檾麻為青白皮。
1952年起,各種農作物良種先後引進,加以培育繁殖新種,使種籽不斷更新換代,壹期勝過壹期。1985年,縣農業部門對1949年以來各種作物品種進行普查,全縣***計344個品種,其中稻谷135種,小麥49種,大麥14種,玉米4種,高梁7種,花生6種,芝麻7種,麻類3種,棉花5種,西瓜5種,大豆25種,豇菉小雜豆17種,紅薯10種,油菜籽11種,其他36種。現用品種內,每種作物都有適合當地水土、耕作條件的若幹個當家品種,而舊時的稻、麥、油菜、棉花品種大都已被淘汰。
稻谷
水稻品種更新大體已經歷三期,每換壹代,產量上壹新臺階。1952—1963年,去陳布新,推廣勝利、中農4號、南京1號(399)、蜜蜂球、烏嘴川等高桿品種,平均每畝產量由原80公斤提高到124公斤,因推廣種植綠肥(紫雲英)與普遍使用化肥,夏季多暴風雨,高桿品種不耐肥,長勢猛,易致倒伏造成減產。1964—1983年,以矮代高,選用植株矮,耐肥品種如矮腳南特、團粒矮、二九矮、廣場矮、珍珠矮等,平均畝產遞增至230公斤,豐產田可達400公斤。1983年起,取雜舍矮,縣在各地推廣種植雜交組合品種11000余畝,平均畝產逾500公斤,這壹成功,引起農民極大興趣。此後,雜交稻面積逐年擴大,1987年全縣增至54.3萬畝,占水稻總面積44.8%,平均畝產416公斤,豐產田畝產達600公斤以上,全縣雜交稻總產達2.26億公斤,占稻總產55.3%。全縣現有雜交稻7個組合品種,當家品種為汕優六號,種植面積占55.2%的矮秈稻與少量粳糯稻,當家品種為南京11號、桂潮2號、淮河糯等,平均畝產僅274公斤,產量占稻總產44.7%。
小麥
小麥品種換代已經歷四期。1956年起先後引進豐產3號、南大2419、矮粒多等抗病蟲害品種,至1965年時,小麥平均畝產由原43.5公斤提高到62公斤。1965年前後,陸續引進華東6號、萬年2號與意大利的阿夫、吉利矮桿紅等早熟抗銹品種,至1975年時,平均畝產增至96.5公斤。1975年前後,又引進早紅、早白、鐘山6號、鄭引1號、歐柔、博愛7422等早熟、高產、耐肥、抗病良種,至1980年,平均畝產遞升至128公斤。1981年起,又先後引進揚麥5號、馬場2號、偃師9號、徐州21、泗湯936、宿育1號、陜農7859等新優品種,1987年平均畝產已達166公斤,豐產田超250公斤。
棉花
1956年,岱字15號良種棉在壽縣試種成功,1958年普及全縣,平均畝產皮棉18公斤,為1949年的2.2倍。縣棉花原種場每年對缺種隊保證供應岱字棉零代種(原種)與壹代種。1975年前後,縣內陸續引進徐州142、滬棉749等良種。1980年,為解決壹年兩熟接茬棉種問題,引進了中棉所10號接種油菜茬或早麥茬。同時,縣棉種場育成岱字16號新種,並引入泗棉2號。1987年,岱字棉、中棉所10號為當家品種,全縣平均畝產皮棉34公斤。
2012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5.11萬公頃,與上年持平。其中:小麥面積11.37萬公頃,增長2.9%;油料種植面積0.86萬公頃,下降30.6%;稻谷面積10.95萬公頃,與上年持平。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73.13億元,增長0.8%。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41.27萬噸,增長4.6,再創新高。油料產量2.28萬噸,增長5.1%;棉花產量4478噸,增長0.4%;稻谷總產量88.87萬噸,增長2.7%;蔬菜、席草等其他經濟作物在擴大優質品種的基礎上總量繼續增長。 壽縣的手工業起源較早,有2000多年歷史。主要有鐵、木、竹、石、磚瓦、陶瓷、釀酒、制飴、制革、染織、印刷等。清光緒年間,州人孫家鼐(鹹豐時狀元,官至資政院總裁,為帝師)倡導開礦山、修鐵路、興辦實業,對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後輩孫多森、孫多鈺等在他的薰陶下,不遺余力地籌劃、投資辦起了壹批工礦企業,雖然廠礦都不在壽縣,但也激勵、啟示了家鄉人民。
1950年冬,壽縣人民響應毛澤東主席“壹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10余萬民工奮戰於壽西淮堤、正南淮堤。為保證民工口糧供給,國家在城關、正陽分別興建了糧食加工廠。
1951年秋,壽縣城鄉鐵業、竹木業、服裝業等先後開展了組建生產合作社、組的試點工作。其做法是:由供銷合作社或國營商業公司供給原料,加工訂貨,包銷產品;社、組內部實行按勞取酬,原屬業主所有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等折價作為股金參與分紅,社、組員也可以投資入股;同工同酬,雇傭關系不復存在,保留學徒,給予相應的工資報酬;民主推選社、組長與會計員、保管員。
1952年,省財經委員會批準壽縣動用農業稅超征提成款10.5億元(舊人民幣),先後用於辦電、辦糧油加工廠與公私合營工業等投資。是年6月,淮南電廠輸電線路蔡壽段接通,向縣城供電,後逐漸向農村延伸;電力的開通,推動並加速了壽縣的經濟建設。1953年10月,貫徹中***中央“要按照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逐步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指示,壽縣加快了手工業由點到面實現合作化的步伐與私營工業向公私合營過渡的進程。
1955年11月,久福煙廠實行公私合營(建國初縣內有卷煙廠8家,其中7家因嚴重虧損先後停辦)。是年,為適應棉花統購統銷後的需要,縣合作社聯合社在城關興建軋花廠(以後又在農村擇區陸續建廠)。1956年3月,合作化高潮到來。城關醬園全行業合並成立公私合營醬園廠。各種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進壹步擴充,相繼取消股金分紅,實行收入全額按勞分配。秋,城關7家印刷社合並組建為地方國營光明印刷廠(即今壽縣印刷廠),始承印中***壽縣縣委主辦的周刊<支部生活>。同時,在加強糧油計劃供應的情況下,糕點業也合並組建為地方國營壽縣食品廠。到1958年春,城關、正陽兩鎮的生產合作社,具備了壹定的生產規模與經營水平,先後組建為集體所有制的工廠,如農具廠、服裝廠、鞋帽廠、木器廠、化工廠、百貨廠等。
1958—1959年,縣財政撥款208萬元,平調集資120萬元,興辦煉鐵廠、煉焦廠、耐火磚廠、玻璃廠、制毯廠、鍋廠、磷肥廠、農機廠等。與此同時,省財政專項撥款810萬元支持興辦化肥廠、水泥廠與補助大辦鋼鐵費用(其中水家湖12座13立米小高爐基建款120萬元)。在大辦的高潮中,公私合營醬園廠分出壹部分,在財政、商業部門的支持下轉為國營,稱淮新醬品廠(即今商業局醬品廠)。壹些屬於集體經濟成分的如鞋帽廠、木器廠、化工廠、磚瓦廠等經主管部門批準後,陸續掛起了地方國營廠的銜牌。
1961年秋,根據中央指示,糾正“五風”錯誤,清理退賠平調資金。
1962年全面調整國民經濟,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實行《國營工業管理條例》(即工業七十條)。按照省、地要求,絕大部分新建工業“下馬”,或撤銷,或停產,在全面進行清產核資後,保留了農機廠。那些在“大躍進”中轉為國營的集體工廠,仍恢復其集體經濟成分。是年初,奉省令撤銷公私合營的久福煙廠,其設備與部分技幹、員工分別調往合肥卷煙廠與六安裕民煙廠。
1964—1965年繼續貫徹以調整為中心內容的“八字方針”,壽縣的工業建設進入新階段。在省、地、縣再投資的支持下,水泥廠率先恢復了生產,化肥廠在完善設備配套後也宣告投產,農機廠擴大了生產範圍,從壹般農機具進入試制動力機械。
1967年,“文化大革命”動亂進入高潮,在極左路線的指引和派性的幹擾下,規章制度被視為資產階級法權而棄置,主管部門職能癱瘓,工廠處於半停產或停產狀態。
1969年撤銷縣拖拉機站(始建於1958年秋),機車與配套農具全部分配至公社,以該站修配車間擴建為農機二廠(即今農機修造廠),原農機廠稱壹廠。
1972年時,農機壹廠已能批量生產195—12型柴油機,遂以為專業,並改名為壽縣柴油機廠。
1978年冬,中***十壹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明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務,通過批判極左路線,逐步改革經濟管理體制,壽縣工業生產出現了好勢頭,虧損面、虧損額逐年均有所下降。
1982年,柴油機廠因產品滯銷、長期虧損而停辦;省、縣財政投資240萬元改辦織布廠,次年試車投產。1982—1984年,省糧食廳先後投資在石集興建現代化中型植物油(精煉)廠與南關外新型混配飼料廠。
1985年,縣供銷合作社聯社與省屬國營壽西湖農場相繼在北山辦起了小型水泥廠。
2012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3億元,同比增長10.5%,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7.4︰32.6變化為68.6︰31.4。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5108萬元,同比增長5.8%;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14.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3866萬元,增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