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六所著名高校的礦冶系聯合創建,1952。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理、管、文、經、法為主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最早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壹。1997年5月,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試點高校。2014年,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高校主導的“鋼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2017,學校入選國家“雙壹流”建設高校。
建校六十五年來,學校逐步形成了“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為社會培養了二十多萬名各類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特別是冶金、材料行業的支柱和骨幹。黨和國家領導人羅幹、劉淇、許、黃孟復、範長龍、郭聲琨、劉小鋒等都曾在校學習,38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壹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長、市長的領導崗位,壹大批校友擔任了寶武集團、鞍鋼集團、中國鋁業、神華集團、新集化等國家特大型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這所學校被稱為“鋼鐵的搖籃”。
學校位於高校雲集的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占地面積約80.39萬平方米(含管莊校區),總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含管莊校區)。學校擁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2011計劃”1個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2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國際特別是2007年,學校作為教育部直屬的第壹所高校,牽頭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與評估設施,並負責籌建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圖書館的實物藏書超過2,365,438+0,000冊(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學學報》、《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國際礦物、冶金_與材料學報》、《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術與應用》、《金屬世界》、《粉末冶金技術》等重要學術期刊。
學校下設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數理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東陵經管學院、文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高級工程師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體育部、管莊校區、天津學院、延慶分院。現有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7個,MBA(含EMBA)、MPA、法學碩士、會計學碩士、翻譯碩士、社會工作、文物與博物館、工程碩士等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采礦工程、科技史4個國家壹級重點學科,學術水平享譽國內外(2017進入國家世界壹流學科建設行列;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冶金工程、科技史獲A+,材料科學與工程獲A)。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壹批學科實力較強,力學、物理學等。
截止2017年末,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專科生13663人,研究生10125人(其中碩士生6959人,博士生365438人),留學生985人。成人教育學院在校生4030人,遠程教育在校生65025人。站內博士後239人。形成了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等多層次、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這所學校有壹支嚴謹的教師隊伍。教職工總數3375人,其中專任專業技術職務49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792人,其中專任教師1.760人。目前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雙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5人,國家973工程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千人計劃(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人員2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5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特聘教授14人,講師4人,青年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5438+。
學校的科研實力很強。從1978到2017,2月底,* * *申請專利6859件,授權專利4064件;20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各類獎項,其中國家級169項。1999教育部主編的《50年來我國高校科技獎勵主要成果清單》收錄了北京科技大學12項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據教育部統計,從1978到2011,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4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四。近年來,該校的“大型深凹露天礦安全高效開采關鍵技術研究”、“噴射沸騰冷卻強化多功能淬火控冷設備及技術的開發與創新”、“鋼鐵材料及制品大氣腐蝕數據的積累、規律性及* * *享受服務”、“寬帶鋼熱軋生產成套關鍵技術及應用, 復雜破碎條件下高效露天和地下開采關鍵技術、特低滲透油藏有效開發滲流理論與開發方法研究與應用、大型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套模具設計制造技術與應用、高性能銅鋁復合材料直接成形技術與連續鑄造應用、大型深采礦山資源開發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等,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2017公布的數據,“SCIE”和“EI”在2016年發表的師生論文數分別位列全國高校第30位和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