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感動人物 -
重慶壹中 王海洋
無論他們的身份、背景、經歷有多麽的不同,但是在過去的壹年或幾年裏,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感動了公眾,感動了中國。他們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詮釋著壹個人對這個國家、對這個社會應該擔當的責任,以堅強的民族精神挺起國人的民族脊梁;他們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讀人與人之間應有的情感,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
1. 尾山宏 -
——用正義譜寫正義
尾山宏,日本律師,“中國人戰爭受害者索賠要求日本律師團”團長。
這個連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為中國人戰爭受害者的代理律師,從1963年起參與了四十年來所有的對日訴訟案件。尾山宏等日本律師成立的“中國人戰爭受害者索賠要求日本律師團”,無償代理這些訴訟,並自行墊付壹切費用。此外,他們還多次自掏腰包將中國受害者接到日本東京出庭。將大部分精力傾註在案件訴訟上的尾山宏,只能以為企業做法律顧問養家糊口。
尾山宏的舉動觸怒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但尾山宏的舉動受到了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尊重,人們稱他“是壹個為正義,而同那些喪失記憶的人進行抗爭的鬥士”,而他所代理的訴訟“不僅貢獻於中國和日本,而且貢獻於全人類。”他自己說:“勇於懺悔自己國家的罪行,才是真正的愛國心;壹個有良心的國家應該正視歷史,而非極力否認、設法掩蓋自己的罪行,唯此才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鏈接>>>
王 選——巾幗戰士,民族鬥士
王選,1977年畢業於杭州大學,1987年開始留學於日本築波大學。1995年8月3日,壹則關於日軍細菌戰的報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這則日本***同社采寫的消息說,首屆731部隊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哈爾濱召開,其中提到王選父親的家鄉——浙江省義烏市崇山村,3個村民代表就當年日軍實施細菌戰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並賠償。從此,王選和他們壹道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對日索賠之路,她曾對日本侵華細菌戰罪行做過大量詳實的調查,並訪問過很多當事人,同時王選曾多次與日本右翼勢力進行面對面的交鋒。
她用柔弱的肩頭擔負起沈重的歷史使命,她用正義的利劍戳穿彌天的謊言,她用堅毅和執著還原歷史的真相。她奔走在壹條看不見盡頭的訴訟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壹群滿身歷史創傷的老人。她不僅僅是在為日本細菌戰中的中國受害者討還公道,更是為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規則尋求支撐的力量。她告訴世界該如何面對傷害,面對恥辱,面對謊言,面對罪惡,為人類如何繼承和延續歷史提供了註解。
2. 黃伯雲 -
——三萬裏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
黃伯雲,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公派留學生,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壹個在美國完成碩士、博士、博士後的歸國留學人員。
黃伯雲就是憋著壹口氣回來的,他內心深處的目標是“要搞就要搞世界第壹”。1996年,黃伯雲和同事們完成了“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動材料制備技術”的實驗室基礎研究。為了讓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產品,他們決定把實驗室裏的成果轉變為流水線上的產品。
在模擬飛機試驗中,剎車片溫度急劇升高,摩擦系數嚴重下降,課題組在最後關頭失敗了。作為項目的主帥黃伯雲每天工作時間平均達12個小時,時常通宵達旦。
壹遍遍地推倒重來,壹項項檢查、壹點點琢磨,改進工藝、添加新的材料……
壹年多後,成功終於降臨,黃伯雲終於讓無數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碳原子聽從指揮,有序排列,形成了完整的“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2003年9月,大型民用飛機上的試飛試驗全部完成,中國飛機依賴進口剎車片才能“落地”的歷史被改寫了。
劉姝威——學人風格,勇士膽識
2001年,劉姝威著手寫《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壹書,她看到的從藍田招股說明書到2001年中期財務報告,全部是公開資料。可經過分析,她卻被嚇呆了:“這麽多明擺著的毛病,最基礎、最簡單的分析方法就能看穿的騙局,怎麽早沒人吱聲呢?”當時,銀行已經給藍田20億元貸款,出於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劉姝威覺得應該提示壹下銀行。於是撰寫了600字短文——《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結果遭到死亡威脅。“我是壹名學術研究者,可現在我卻成了壹個巨大勢力集團的對立面。我沒有選擇,只能以死相拼。”劉姝威聲淚俱下,“我堅信我的推理和結論沒有錯。如果我現在站出來說:我錯了,那銀行該怎麽辦?那20多億貸款該怎麽辦?”此事2002年初被公開,成為中國經濟界爆炸性的新聞之壹,短文粉碎了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神話,劉姝威為防止國家銀行資產的繼續損失做出了重要貢獻。
3. 巴 金 -
——二十世紀中國的良心
巴金,生於四川成都壹個官宦家庭,壹生創作無數。“*”中,巴金遭到了殘酷迫害。1978年起,他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這是他生命中最後壹項大工程,從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耗費了整整七年的時間,終以煌煌五卷四十多萬字的巨著,奉獻給人們壹部這個時代“說真話”的大書。它滲透了老人晚年的真實思想與感情,寫出了壹個中國知識分子近四十年來心路歷程的偉大“懺悔錄”。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確診患上帕金森氏癥後,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堅持創作。他寫作時連筆都拿不穩,有時剛寫幾個字,手指就動不了了,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26卷本的《巴金全集》、10卷本《巴金譯作集》、《懷念曹禺》、《告別讀者》等著作和文章,都是他在90歲以後寫成和校對完成的。他的創作可謂字字艱辛,字字是血。
巴金伴隨中國走過了壹百年,然而他是當代中國活得最痛苦的老人,不但是因為病痛,更是因為他沈浸在噩夢般的恐怖之中,他通過自己的作品解剖自己、指責自己、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曾經有過的民族劫難。巴金研究專家這樣說:“在社會開放,人人追求成功、財富、名利的時候,惟獨巴金還在壹字壹句地寫他的懺悔錄般的《隨想錄》。”這個敢講真話的溫順老人,以自己的真誠和80年的文學創作生涯,印證了自己的壹句話“把心交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