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有多少人在國企,卻不是正式工,屬於勞務派遣的,來說說妳的情況?

有多少人在國企,卻不是正式工,屬於勞務派遣的,來說說妳的情況?

我身邊不少同學由於學歷因素,進了國企也沒成為正式工,屬於勞務派遣。不過大部分同學進去了都在堅持著,也沒跳槽出來,畢竟他們認為這工作來之不易。

為什麽現在國企會采用勞務派遣的用工方式?

國企的員工分類分3種,壹種是事業編,壹種是合同工,最後壹種就是勞務派遣了。

國企之所以勞務派遣用工,主要考慮兩方面

壹是:對於財務報表的影響不同,勞務派遣員工對企業財務報表影響低。

二是:勞務派遣人員用工成本低。就好比,打個形象的比喻,企業為什麽要用大學實習生,因為實習生便宜啊。

勞務派遣工對於個人的前途問題:

我問過待在國企的同學小A,他跟我說,雖然自己是勞務派遣工,但他已經看開了,因為從勞務派遣工變成正式工是非常難的。

他認為待在國企還是有幾個好處:

1、家裏父母滿意。父母覺得,就算不是正式工,怎麽也算是待在國企了,名聲好聽。他父母給別人說起,面子也強壹些。

2、從打工角度來說,國企各方面也比很多工作強。比如我那些待在國企的朋友們,讓他們換壹個比目前更好的工作,對於他們是非常難的。

3、福利待遇雖然比不上正式工,但也還算OK。

4、離家更近,不用在外奔波。

5、能方便找到不錯的另壹半!比如他們很多同事另壹半也是國企的,兩口子有這樣穩定的工作,未來抗風險能力也變得更強。

總結:

不管目前待在國企是否是正式工,咱們都得結合自身情況去分析。如果妳覺得,就算是勞務派遣工,也覺得OK,那可以繼續好好呆著。如果妳因為是勞務派遣身份不甘心,那可以好好努力,看看能不能找到壹份其他更好的工作代替。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妳有啟發。

國企尤其是央企,到底有多少勞務工?說出來,估計要嚇妳壹跳。比如,某石油企業,30萬加油員中,27萬人是勞務派遣制用工,也就是說勞務派遣制員工占到90%。再比如,某國有大銀行,30萬櫃員中,29萬是勞務工,也占到90%以上。

可是,不壹定有人知道,這些國企都違反了規定。大多數人認為,企業願意招多少勞務工就招多少勞務工。

大錯,特錯。

2016年,上級出臺壹個通知,關於整頓規範勞務派遣用工模式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整改完畢。有兩個核心要求:第壹,勞務工用工比例不能超過企業人數的10%。第二,勞務工只能用在輔助性、替代性、臨時性的崗位,不能用於主體崗位。

怎麽整改呢?

要求超編的勞務工要轉為正式合同工,要求主體崗位上的勞務工也要轉成正式工。

可是,各個國企,整改方式是不同的,很多企業都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經,並沒有真正整改,把勞務工轉成正式工,都開始玩心眼了。

也就是壹些國有銀行,比較人性化,把勞務工櫃員轉為正式合同工。

但是,大多數國企,都走了“變通道路”。

比如,以上的石油企業,27萬勞務工應該轉為正式工,那麽,增加企業多少人工成本?增加多少管理負擔?他們沒有整改,而是變通處理了。

於是,誕生了壹個比勞務派遣還惡劣的詞,叫作:業務外包。

什麽意思呢?

以前勞務派遣,派遣的是“員工”。業務外包,承包的是“業務”。勞務工轉變為外包工後,與國企更是沒有人事之間的關系了,從員工變成了壹項“業務包”。

舉例說明:

某加油站,原來10個加油員,招了10個勞務工。雖然勞務工與勞務公司簽了勞動合同,被派到加油站工作。但是,勞務派遣,派遣的畢竟是“人”。

上級要求,把這10個勞務工轉成正式合同工。但是,企業不想增加成本。於是,把加油站的整體業務打包,外包給壹家業務外包公司。國企與外包公司簽訂了業務外包協議,就是把加油站的管理費、工資、修理費等費用,打包為400萬元,承包給外包公司。

國企與這10個外包工,連“人事”關系都不發生了。這10個人只是壹個業務包的壹部分,全部包給業務外包公司了,與國企壹點關系都沒有了。

很多人只知道央企,國企使用勞務派遣工,但是不清楚為什麽會選擇勞務派遣工,難道真差那點人工成本?

工資總額與勞務派遣的之間的關聯

1,工資總額的由來

每年年末,企業按照本年的收入,利潤,勞動生產率,平均從業人員等指標,在結合下壹年度的工作計劃,制定出工資總額預算。再向上級單位申報工資總額預算,下壹年度的工資總額以上級批復為準。

2,工資總額是上級考核企業高管的重要績效指標。

3,工資總額的上調和下降決定本年企業員工平均工資是上漲還是下跌。

4,企業效益好,不代表工資總額會上調。工資總額是壹層壹層下到基層單位的,總盤子如果比較上年不變,這家企業工資總額上漲,那麽另壹家勢必要下降。

5,企業職工數量可以直接影響工資總額。

6,勞務派遣工的費用不納入工資總額當中。

7,國企壹直以來都存在大量冗員,空掛人員,長期以來,減員增效的話題壹直沒有斷過。減少人員,意味著減少相應的人員的工資總額。

8,企業人員總量也是上級考核企業高管的重要指標。量出為入,除非有重大項目,否則都是減員或者不變。

9,真實的場景是:某企業年初人數:100人,上年工資總額預算1000萬,平均每人年收入10萬,到年末企業實際人數只有90人,但是在企業年報當中,報表人數虛報為100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90人可以發放100人的工資總額。如此這般,幾年以後50人發放100人工資總額。

企業效益好,為什麽還用勞務派遣工?

效益好,不代表工資總額能上漲?今年所有職工能發多少錢在上年末已經計算好了。企業效益差,不代表工資總額不上漲。就好像兄弟二人做家務,父母每月給100月錢,哥哥幹的好了不見得會有嘉獎,弟弟幹的不好也不見得會扣錢。但是,找勞務,在會計口徑裏屬於成本費用,不屬於工資總額。

但是人少了工作沒法完成怎麽辦?

勞務派遣啊,因為勞務派遣費用是進入成本的,不進入工資總額,不會影響企業原職工收入。

為什麽不招聘新人?

在工資總額不變的前提下,來新人會降低企業原職工的收入。規模越大的企業這種情況越嚴重,這是十幾年來積累下來的問題。

現在的勞務派遣將會是越來越多。隨著機構改革的進壹步推開,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將會加大對勞務的購買。

對於許多國企,在生產壹線上,為了規避勞務派遣工人數的限制,可能會轉而使用外包工的形式,將企業的生產承包給外包公司,這樣將徹底擺脫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所以,國企正式員工只會越來越少,這也將成為壹個發展趨勢。為此給大家說說為什麽勞務派遣工也將會減少?

1、什麽叫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壹筆服務費用的壹種用工形式。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

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於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再由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但是由於國務院《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給予了用工單位兩年的過渡期,即用工單位在《暫行規定》實施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可以在《暫行規定》施行之日起兩年內逐步降至規定比例。

所以,很多企業便想繞過這個『 用工比例10% 』,於是便采用勞務外包,將壹些生產性的勞務直接發包給外包公司。

2、什麽叫勞務外包?

勞務外包壹般按照事先確定的勞務單價根據勞務外包單位完成的工作量結算,其合同標的壹般是“事”,或者說,勞務外包下,發包方買的是“勞務”。

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之間按雙方合同承擔權利義務,發包單位對承包單位的員工基本上不承擔責任!更沒對用工人員數量的限制,那只是承包單位的事情!

而在勞務派遣中,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按《勞動合同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所以,如果在國企裏勞務派遣工比外包工來說處境還略好壹點,最悲催的是那些勞務外包工,他們可能工作到最後,連與國企邊都沾不上,更別說保障了!

相對來說,勞務派遣工在政機機關、事業單位比企業裏要好壹點,失業的風險相對小得多,解聘後的處理也相對規範得多!

但是只耍是勞務派遣,這種工作其實都不能長做,只能作為臨時的過渡,畢竟這種工作很難有發展前途,更別說轉正了,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裏,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妳幫助。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妳點、評、分、轉、收!

勞務派遣用工的情況在國企確實存在,不過近年來已經改善很多,壹些勞務派遣員工得到轉正。

8年前,我在國企工作,所在分公司有52個員工,其中勞務派遣制員工有47個,5個正式員工。5個正式員工裏面,3個是公司領導,1個是駕駛員(老同誌),另外壹個是我。

8年過去了,我也已經離開。那個分公司現在有79個員工,正式員工的比例已經超過90%以上。之前的壹些派遣制員工有離職的,也有轉正的,剩余幾個派遣制員工由於學歷等原因無法轉正,現在在公司從事壹些輔助性工作(其實和正式員工從事的工作差不過,只是崗位屬於輔助性崗位)。

對於派遣制員工來說,我認為有以下“痛點”。

壹、在公司沒有安全感,心理落差較大。

由於用工制度不同,派遣制員工雖然與正式員工從事相同的工作,但是卻沒有升職的機會。

在公司,派遣制員工由於身份特殊,內心會產生“低人壹等”的落差感。由於沒有升職機會,也不清楚自己能夠在公司工作多長時間,自然就會沒有“安全感”。

二、工資待遇和福利與正式員工差別較大。

派遣制員工不屬於公司的員工,合同是與第三方用人單位簽署,然後再“派遣”到公司上班。

由於派遣制員工不屬於公司的員工,其享受的福利待遇與正式員工完全不同。例如公積金、養老保險等等等,派遣制員工繳納的比例與公式員工相差較大。

三、遭受同事或親戚朋友的無意識“傷害”。

派遣制是壹個敏感的話題。

有時候公司在開會或者宣貫政策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派遣員工”的字眼,這些話會讓派遣制員工很“受傷”。

親戚家人在壹起的時候同樣會出現這些敏感話題,雖然說的人可能無意,但聽的人卻難免受“傷害”。

對於派遣制員工,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壹、趁年輕,查缺補漏。

如果自己還年輕,那麽建議對自己進行全方位的“查缺補漏”。

例如:學歷問題、技能問題,等等。

二、加深技能,靠實力爭取轉正。

如果從事技術性崗位,可以加深自己的技能,成為崗位專家,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三、跳槽,重新找工作。

如果所在公司政策受限,沒有轉正的機會,那麽建議跳槽離開,重新找工作。

寫在最後的話

勞務派遣制對員工心理打擊很大,確實存在不公平的情況。但是作為壹種輔助性崗位,也能夠緩解就業壓力,提供壹些就業崗位。

分享壹個我身邊的故事。

在我們老家的電力公司,我高中同學小亮,大學畢業以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托關系找門路,終於在供電公司當了壹名臨時工,簽了勞務派遣合同。像小王這種身份的人,在國企裏還有很多,超過壹半以上的人都是勞務派遣工。

現在,很多的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也到校園裏進行校園招聘,為國企招聘員工。但是,通過它們進入了國企,也不是國企的正式員工,而是勞務派遣性質的。而通常,這種工作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相反,今年我的壹位表姐,從部隊退役回來,被我們當地政府安置工作,直接安置到了當地的熱力公司,也是壹家大型的國有企業,成為了國企員工。國企招錄正式的員工,壹般是通過校園招聘,進行嚴格的考試。或者是通過國家安置,將退役軍人安置到國有企業。我表姐就是這樣的情況。

國企的規定是比較嚴格的。每個國企裏有多少的正式員工,並不是由本單位決定的。通常是需要上級部門來核定批準的。在核定的編制範圍內,國企可以自行招錄員工,當然招錄的方式必須是嚴格按照規定來。在這壹方面,國企和政府單位是壹樣的。

國企之所以招錄這麽多的勞務派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國企在正式工有限的情況下,工作卻壹點也不少。為了緩解用工緊張的情況,只能不斷地招錄勞務派遣工。

就像銀座商城。這是壹個典型的省級國有企業。每個銀座,售貨員、收銀員有很多,他們都不是銀座的正式員工,而是臨時工。如果每個售貨員都是正式工,那銀座集團的正式工得幾十萬人。這是不現實的。真正的正式工,就是那幾個管理層。

另外,招錄正式工,國企自身無權決定,只能聽從於上級的安排部署。而勞務派遣就不壹樣了,國企可以自己決定招錄多少,怎麽招錄,工資等也可以自己決定。國企對勞務派遣工有絕對的話語權。

國企也是企業,他也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用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成本很低。

正式工的用工成本要遠遠地大於勞務派遣。正式工的工資要遠遠地高於勞務派遣,而且各種福利也要比勞務派遣好。而勞務派遣的工作卻壹點也不比正式工少,正式工帶領著勞務派遣幹。在相同的情況下,勞務派遣工作的投入產出比要高於正式工。

目前,我們當地國企的正式工,工資大約在5000元左右,而勞務派遣的市場價格才2900元。壹個勞務派遣,國企僅需要支付給他4500元的成本,包括工資、五險壹金。這比正式工的5000元還要低壹些。總體算下來,勞務派遣能節省很多錢。

因此,為了節省成本,國企需要大量的勞務派遣。

綜上所述,國企的正式工是有限的,勞務派遣才是國企的主力人員。

如魚觀點:勞務派遣這樣工作性質簡直太正常不過了,因為現在無論是國企、還是政府單位,編制內的人員名額都是極其地有限,所以就延伸出了勞務派遣這個詞。

什麽是勞務派遣,與正式工之間有何不同?

1、簽署勞動合同的單位不同。

正式員工是與員工所在的單位直接簽署的勞動合同,而員工所有的福利待遇都由單位直接提供,發生勞動糾紛與爭議,也是直接與原單位進行協商解決。而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各項費用都由勞務派遣公司承擔,如果發生了勞動糾紛與爭議,也是派遣工與派遣公司之間進行協商,與原單位無關。

2、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不同。

正式工是與原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而派遣工則是與勞務派遣公司建立的勞動關系。而派遣工最初就是用於替代原來的崗位的臨時人員,只是在後面的發展中,單位覺得實行勞務派遣,能夠減輕自己的壓力,降低用工成本,減少了用人的風險。

現在很多單位都有勞務派遣的崗位,與正式工相比,工資肯定是沒有正式員工高,因為正式的員工都是屬於編制內的,而勞務派遣都是編制外的,還有各項福利待遇也沒有編制內的好,這確實是壹個現狀。

因為勞務派遣人員與正式員工之間不能實現同工同酬,這就好比臨時工不能與正式員工待遇壹樣,就是壹個市場機制下的硬性規定,不同的勞務分配有差別,這是現階段我們無法改變的壹個現狀。

總結

總的來說,勞務派遣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鮮詞匯,但是本質的含義就是:長期臨時工。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企業為了減少人力成本。

以上是如魚的回答,希望對妳有幫助!

這種事情多的是。本人在壹家央企單位工作,單位很多的活都是外包出去的,壹般都是壹些累活危險點都是比較多的,壹般我們單位的人都不願意幹,領導也不會強求,我親眼見過他們工作的樣子,爬高上底的,真不容易。壹般外包出去的活,質檢是我們的人。我們單位正式職工才三四百人,但是加上外包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這種外包的活外包公司賺的多,幹活的人工資我不是很高,唉,反正這個錢不好掙。

我個人也當過村官,我看到很多勞務派遣或者臨時工壹直熬到三十多歲還在發著兩千多的工資。而且除了考試也沒有機會轉正。所以我個人在村官服務期滿以後毅然放棄繼續服務。主要原因有三

第壹,在國企或事業單位確實需要論資排輩,需要有背景有關系,否則以後發展的前景不太理想。如果有壹定野心和能力,我聯系放棄國企臨時工的身份去創業或者私企試試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年輕人占比30%,卻要幹80%的工作,其實年輕人多幹壹些無可厚非,但是在國企的很多老人確實再倚老賣老,坐等退休。所以很多國企和事業單位年輕人尤其是勞務派遣的人承擔的最多,得到的回報和待遇卻是最差。

第三,很多勞務派遣卻是工作失誤的犧牲者,很多工作上的錯誤都會莫名其妙的推給臨時工,其實臨時工絕大多數在工作中需要遵從領導的意誌,需要協助正式員工的工作。當論功行賞時沒有這些臨時工,但是在工作中有過錯的時候經常會是這些勞務派遣和臨時工背鍋。

第四,我發現在國企和事業單位普遍看不起勞務派遣和臨時工。可能與我個人性格有關,與其在這裏看別人白眼,不如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所以我個人認為與其在國企碌碌無為,不如多去看壹下外面的世界。起碼外面的世界更大、更美、更具有鬥爭性!

勞務派遣是派遣單位根據接受單位(即實際用人單位)的要求,與接受單位簽訂派遣協議,將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派往接受單位,受派勞動者在接受單位的指揮和管理下提供勞動,派遣單位從接受單位獲取勞務費,並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壹種特殊勞動關系。

勞務派遣合同的壞處是: 現實中勞務派遣在出現勞動爭端時,企業與派遣單位會互相推諉責任,這是比較常見的。同時勞務派遣後,與企業勞動合同期滿,企業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不利於維護勞動者自身合法權益。

對於勞務派遣用工的情況,本人對機關事業單位,另外還有央企派遣工了解壹些!機關事業單位裏的派遣工,大部分而言是家庭條件較好的,找個地方打發時間,也就是說父母找個看孩子的地方!有壹少部分,是家庭沒有背景,條件較差的,幹了最多的活,拿了最少的錢!幹的多,出錯的幾率就好,成了某些領導眼中的替罪羊,犧牲品,也成了其他派遣工眼中的傻子!機關事業單位裏的派遣工把自己累死,還是派遣工,無法改變身份!

國有企業和央企裏的派遣工,我了解的不是很多,聽說是有的單位根據員工完成任務的情況以及工作能力轉為合同制工,也就是正式工!現在勞務派遣工是很熱門的用工方式,支付少部分酬金就可以獲得勞動力的最大化!希望早日能夠同工同酬,不只是同酬的基本工資,而是實發工資!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