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模式與機制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模式與機制

壹、長三角的概念

對於長三角,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比如地理學的概念、產業經濟的概念、泛長三角的概念,但目前通常是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分析,即長三角是指包括上海在內的江浙滬三省15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區域;江蘇省內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浙江省內有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等15城市。本文正是基於這樣的分析。

截至目前,長三角區域經濟壹體化進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以民間自發推動為特征的階段、以企業聯合推動為主導的階段、以市場和政府為主導的階段、以市場為主導的階段。

從長三角區域經濟壹體化的發展進程來看,其合作的內容日益增多,目前表現為“五個現代化”,即交通壹體化、人才壹體化、市場壹體化、產業壹體化和政策壹體化。

交通壹體化是指長三角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長三角15中心城市、55個中等城市和1446個小城鎮全部納入“3小時都市圈”。盡快建立大城市公交、地鐵、輕軌交通骨架體系,減少小汽車需求,形成高效率、高強度、高密度、清潔的城市空間。盡快建成滬通(上海-南通)大通道和杭州灣大通道,打通滬寧快速通道。

人才整合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整合的突破上。長三角15城市簽署《建立長三角人才發展壹體化宣言》,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簽署《建立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合作協議》。15城市人事部門還在專業技術崗位、人才異地服務、博士後工作合作、高層次人才智力享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資源、公務員交流等六個制度層面開展合作。

市場壹體化是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基本標誌。它包括商品市場、要素市場、產權市場和信用市場的整合。目前,長三角已經建立了壹批融入國內統壹市場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形成了壹批年交易額超過百億元的商品市場。據統計,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三角占了六個,包括華東不銹鋼中心批發市場、上海寶山鋼材交易市場、寧波開發區生產資料綜合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城原料市場等。

政策整合包括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整合。

產業融合主要體現為“壹個發展極(上海)、兩個支撐點(南京、杭州)、五條發展軸(滬寧、滬杭、杭甬、童寧、寧杭)”的基本格局。城市在區域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中尋求自身定位,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長三角城市建立了各自的優勢產業和特色,如上海以金融、證券、信息為代表的高層次服務業,以信息、汽車、電子、生物工程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南京的石化和電子產業,杭州的紡織和旅遊產業,寧波的石化產業,舟山的海水捕撈和水產養殖都有相當的規模。

二,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模式

1,蘇南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鄉鎮企業出現了所謂的蘇南模式。蘇南模式是中國城郊經濟在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下,通過城鄉結合,協調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進壹步促進工業化水平和人口城市化的典型途徑。反映了我國鄉鎮集體經濟和鄉鎮工業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形成,改革開放後,在逐步實行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最終成為壹個地區工業化和地方經濟的主體的發展軌跡。

新世紀初,蘇南模式進入創新和完善階段。如果要區別於原來的蘇南模式,可以稱之為新蘇南模式。新蘇南發展模式是在經濟國際化的背景下,在原有蘇南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演化形成的壹種新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其基本內涵是“三個堅持”,即以實現“兩個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以園區經濟為載體,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制造業基地為引擎,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具體來說,新蘇南模式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外向型經濟促進內外互動是蘇南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經濟逐步國際化的壹大特色。蘇南是壹個經濟基礎比較雄厚的地區,但人地矛盾和資源匱乏問題十分突出。因此,改革開放20多年來,蘇南壹直在“外”字上做文章,堅持“兩頭在外”、“三洋(外經、外貿、外資)在壹起”,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外部市場,實施對外帶動戰略。統計顯示,蘇南外貿依存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對外資的依賴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園區經濟。蘇南把開發區的建設和管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蘇南地區有10個國家級開發區和38個省級開發區,如蘇州的4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9個省級開發區,它們基本上是在1968+0990年代初開始的,巨額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經過7-9年的大規模建設,這些園區目前已經進入產出階段。園區不僅是蘇南發展的對外高地;園區也是蘇南發展的產業高地;園區是現代國際制造業基地的核心區。

混合經濟。蘇南鄉鎮企業改制意味著傳統的集體經濟趨於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民營經濟和混合經濟。蘇南民營經濟的發展壹般有兩個來源。壹是鄉鎮企業改革後,企業投資主體變成了民間資本;另壹個來源是,十五大後,在各級政府的鼓勵下,人們對新投資的熱情高漲。此外,許多跨國公司選擇蘇南作為他們的加工基地,因為它位於中國長三角的心臟地帶,靠近上海浦東,勞動力素質高。因此,隨著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展,橫向合資企業的發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實行,中外資本、城鄉、地區、企業和個人、企業和企業之間相互滲透,蘇南地區形成了多種形式的混合經濟。

城市化。蘇南的經濟發展不僅是壹個經濟鄉鎮企業的過程,也是壹個農村城市化的過程。目前,蘇南已經走上了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的城市化道路。蘇南城鎮化是以工業化為基礎的,蘇南工業化和城鎮化是齊頭並進的。本世紀以來,隨著中心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蘇南通過開發區建設、行政區劃調整、都市圈規劃等戰略舉措,逐步進入了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的城市現代化和城鄉壹體化的嶄新時代。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也有效地促進了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的協調發展。如今,蘇南的城鄉企業界限已經明顯弱化。在這種情況下,鄉鎮企業總部及其營銷中心逐漸進入城市,利用城市市場中心、城市第三產業和城市廠商的集聚效應降低交易成本。新壹輪城鎮化進壹步豐富了蘇南模式的內涵。

2.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指溫州人率先運用市場機制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富民強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總結溫州模式的三條重要經驗:壹是發展市場經濟;第二,發展農村非農產業;第三,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時代周刊。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初級階段是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溫州模式就是在這個階段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自然帶有這個時代的烙印。同時,由於溫州模式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益補充”,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人的本性。溫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在缺少國家投入的前提下,靠人民自己發展起來的。所以溫州的經濟是“人民經濟”,是“民有、民有、民享”的民本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出發點是“以人為本”。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經濟是以人為本的經濟。本質上,民本經濟是根據人民自己的意誌和力量創造財富和分配資源。溫州模式是民本經濟的集中體現,是民本經濟的典型代表。人是經濟、產權、財富創造和資源配置的主體。這是溫州模式存在和發展的深厚而廣泛的社會基礎。

跨區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壹種範式,溫州模式是其重要特征之壹。既重視溫州迅速增加的民間儲蓄和民間投資在區域資本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視跨區域貿易在貿易總額中的重要地位。溫州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壹,中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之壹,中國第壹個金融改革和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溫州獲得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汽摩之都”24張金名片,顯示了壹個國際輕工業城市的巨大實力。“炒房”、“炒煤”、“炒車”,龐大的民間資本正在四處尋找創業增值機會。如今,溫州的市場和貿易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正從區際貿易向國際化發展。

創新。溫州模式的靈魂是創新。去過溫州的人都很容易發現,溫州人在觀念、運行機制、企業制度、政府職能等方面都在進行大膽的創新。溫州人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同當地實際相結合,敢於突破壹切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觀念、舊思想、舊框架,率先進行市場化改革,發展家庭工業、個體私營經濟和專業市場,率先推行金融浮動利率,率先經營包機,率先中外合資修建地方鐵路,率先發展股份合作經濟,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和途徑。率先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建立民營企業地方性法規。現在正力爭基本實現現代化,力爭成為東南沿海城市群的“龍頭城市”。到2010,溫州將建設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現代化工業、商業、港口和旅遊城市。等等,都體現了溫州人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

發展。從歷史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溫州模式不是永遠停留在壹個水平上,而是隨著溫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溫州模式不是壹成不變的,永遠這樣,而是壹種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範式。溫州模式的發展要保持其持久的內在活力,不僅取決於溫州模式本身的不斷創新和有序演進,還取決於溫州經濟與文化、經濟與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取決於溫州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全面推進和發展,取決於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3.浦東模式

上世紀90年代,在開發區領導的推動下,浦東形成了以城市經濟為支撐,以中小城鎮為支撐的“中心城-開發區-中小城鎮”的城鎮體系。因此,我們把這種由開發區帶動整個區域城市化的方式稱為浦東模式。

浦東的開發開放是在中國的超大型國際城市進行的,具有全方位、多領域、高起點的特點。肩負著黨中央賦予的推動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壹,促進長江流域經濟騰飛的重要使命。這就決定了浦東新區在發展戰略上要註重塑造以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群為支柱的現代化國際中心城市功能。要多元化籌集資金,保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要制定和實施壹系列符合國際慣例的政策,讓國內外投資者迅速適應程序,對投資回報做出基本預測;要妥善處理上海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的關系,以東西聯動的方式推動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要搞好土地的規劃、開發和管理,充分發揮土地開發的效益。這五個方面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戰略問題。有鑒於此,當時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浦東實施五大開發開放戰略,這也是浦東模式的特點:

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和高科技產業化“三個第壹”。浦東新區的起步是以金融貿易為主,發展金融、商貿等服務業第三產業。這樣,壹方面可以為浦東開發開放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新區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為上海未來真正成為金融中心奠定基礎。另壹方面,上海通過建設自己的商業街、商業中心和中央商務區,發展出口貿易,成為中國各省市產品的大貿易市場和亞太地區的貨物集散地之壹。其次,城市化也是壹個基礎設施發展的過程。當時對於上海來說,浦東新區之所以是壹個待開發的地區,是因為過江交通不便。所以開發開放浦東,最重要的是基礎設施,重點是跨江交通、通訊、能源等項目,把浦東和浦西連成壹個整體。這樣浦西的經濟能量自然會隨著千軍萬馬開發浦東的趨勢擴散開來,使浦東成為壹個城市布局合理、交通網絡完善、通訊系統便捷、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多功能新城。最後,城市化是壹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過程。通過吸引高新內外資項目,移植世界先進技術,浦東將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實現從壹般工業化到後工業化的發展跨越。

多元化籌資。把浦東新區建成現代化國際新城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當時估計,浦東開發開放的前五年,基礎設施、基本建設項目、工業、商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資需要近百億美元。多元化多渠道籌集資金主要包括中央政府政策性資金、新區財政收入和土地租賃收入、行內投資、發行證券、對外投資、國外貸款、國內金融機構融資等七個方面。

以政策為第壹推動力。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浦東新區不僅擁有全國各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所有優惠政策,還在第三產業方面實施了壹系列浦東獨有的開放新政策。比如允許外企在浦東新區開設百貨、超市等第三產業;允許外國投資者在上海設立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允許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為浦東開發開放發行人民幣股和b股;外高橋被允許設立中國最開放的保稅區,即自由貿易區。正是在這些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外資銀行率先在浦東新區經營人民幣業務,成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外貿公司和零售商業企業,將對外開放擴大到金融、貿易、電信、會展、旅遊、律師、會計、咨詢、教育、醫療等服務貿易領域。

東西聯動,城鄉壹體。浦東開發要依托浦西,讓浦西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為浦東開發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浦東的發展促進了浦西的轉型發展,為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壹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通過浦東和浦西的協同發展和功能互補,實現了管理體制、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產業發展、城鄉發展的壹體化,促進了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當時市政府專門確定了浦東未來的城市化區域,並將其納入上海的城市規劃布局。浦東陸家嘴中心區2平方公裏,浦西外灘、南京路4平方公裏,共同構成了上海的中央商務區。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28平方公裏,與浦西的30平方公裏壹起構成了上海的中央商務區。內環內80平方公裏的浦西和40平方公裏的浦東構成了上海的中心區;浦江兩岸,400平方公裏的浦西和外環線200平方公裏的浦東,構成了上海的主城區。

土地資源綜合管理。土地資源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基礎資源。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浦東從開發開放之初就非常重視土地資本的管理。從土地預征到壹級市場租賃,從二級市場土地使用權出讓到房地產交易,形成了壹套規範、合法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壹是實施土地預征用,控制土地的潛在收益(這種方式相當於目前的土地儲備)。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和使用性質的情況下,將這部分土地由農村集體所有和管理轉為國家所有和國家管理,從而有效控制征地成本上升,降低開發成本,將開發建設帶來的土地級差增值收益的壹部分留在國家手中。二是國家投資成片開發,控制土地壹級市場。市政府和浦東新區管委會投資開發建設地塊,將財政資金投入國有開發公司,將地塊出租給這些開發公司,由這些開發公司組成合資企業或股份制企業進行“七通壹平”建設,然後進行轉讓。三是按照規劃的帶項目批地,規範土地二級市場。明確規定所有內外資項目必須符合浦東新區總體規劃。沒有項目或項目不符合規劃的,不予批地。對於拿了地的,項目遲遲不上,資金長時間不到位,就收回土地。第四,實行土地溢價政策,防止國家土地資源流失。五是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

第三,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目標和協調機制

1,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指導思想

結合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國內經濟發展格局以及長三角在中國和東亞的現狀和條件,長三角的戰略定位應該是:中國和國際重要的經濟、金融和貿易區(東亞經濟區),中國知識產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產業結構總體呈現“二三壹”的格局。第二產業以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第三產業以貿易、金融、咨詢、信息服務、旅遊和酒店業為主,第壹產業以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為特色。

從這壹戰略定位的要求出發,長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應體現“高起點、高水平、多方位、新模式”的特點。

高起點——長三角新壹輪區域合作發展的方向,不僅是以整體優勢面對國內市場,更是參與國際經濟循環,面對國際市場競爭。面對經濟和科技全球化的趨勢,長三角區域合作應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在中國區域分工體系的發展過程中,長三角成為國內國際經濟周期的匯聚區和融合區,充分發揮了極化和擴散效應。

高層——長三角新壹輪區域合作發展的重點應該是提升區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其關鍵在於加強知識生產、分配和使用能力,提高科技水平,率先成為中國的創新和創新應用中心,率先建立科技型經濟。因此,今後區域合作的重點應該是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技術的利用。通過合作,可以加快教育和科技的發展,提高研發能力,從而帶動地區整體技術水平。

多方面——長三角新壹輪區域合作發展的範圍,應該是在擴大地區間開放的領域和程度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即使成員經濟體能夠從發展區域內經濟合作中獲得最大利益,也有足夠的空間發展與區域外的經濟聯系。因此,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外,還需要進壹步開展以區域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為核心的全方位產業合作,以及電信、咨詢、服務業方面的嘗試性合作。

新模式——長三角新壹輪區域合作發展,應該是在形成利益互動協調機制的基礎上,創造更加規範、更加緊密的長期合作局面。根據長江三角洲高密度城市群的特點,構建了具有壹定內化結構體系、開放體系和巨系統結構的城市群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

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合作發展的戰略目標。

根據長三角區域合作發展“高起點、高水平、多方位、新模式”的要求,其戰略目標是:

進壹步確立長三角在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的經濟主導地位,努力使這壹地區在未來10年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亞太地區經濟發達地區之壹;

進壹步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經濟示範區,通過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連接點和國內外經濟周期的戰略支點,帶動全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用新技術改造傳統支柱產業的基地,成為中國重要的產業轉型創新基地,在長江經濟帶和全國發揮產業示範作用;

培育和完善上海城市綜合功能,增強集中輻射能力,進壹步鞏固上海在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作用,更好地服務全國。

因此,要充分發揮長三角的比較優勢,加快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到2010成為經濟實力和市場導向最強的半緊密型區域經濟聯合體;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區域內產業結構高級化、外向型區域經濟和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接軌的長三角經濟。

3.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合作發展的基本原則。

為了在高起點、高水平、多方面、新模式的框架內開展長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實現其總體目標,除了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外,還必須首先確立壹些基本原則:

互利共榮。長三角區域合作發展不能指望靠行政推動來實現合理的區域分工,而應以經濟推動為紐帶來推動。具體有兩種模式:壹是市場社區-商業城鎮-城市網絡-區域經濟網絡-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第二,企業群落-企業城市-城市網絡-區域經濟網絡-區域經濟聯動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通過損害壹個地區的利益來增加另壹個地區的利益,而是在充分尊重不同地區不同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利益協調和利益共享的機制,讓所有地區都從區域合作中受益,實現“共贏”。

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區域合作的目的是獲取分工合作的利益,從而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應以市場選擇為基礎,揚長避短,按照比較利益原則進行合作。通過要素在區域內的流動實現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資源、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消除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盡可能節省人、財、物的消耗,使沒有或很少有絕對優勢的地區獲得更充分的發展機會,使有很多絕對優勢的地區集中到壹個或幾個絕對利益更高的產業上,最大限度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長三角區域合作應以市場機制為基本協調力量,通過強化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拓展區域合作秩序,深化區域分工體系。同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采取積極措施,引導和促進區域合作,消除各種市場自身無法克服的行政保障和障礙,以確保區域合作的有序進行。

多邊協調和相互聯系。長三角區域合作是兩省壹市的壹體化合作。協調雙邊關系是不可能的,但需要從區域合作的角度形成多邊協調關系,形成區域內的壹體化行動,實現各區域之間的聯動效應。

4.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協調機制。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有兩種類型:壹種是制度化的協調機制;二是非制度化的協調機制。這兩種協調機制的運作方式和內容不同,效果也不同。

四。區域合作和協調機制的比較

使…制度化

非制度化

締結壹項條約或協定在法律上是強制性的。

領導做出的承諾缺乏法律效力。

進行集體談判

采取集體協商的形式

形成壹個嚴密的組織

松散的組織形式

總的來說,制度化的協調機制更有利於促進區域的緊密合作與發展,但需要相應的條件,如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行政體制的框架、外部競爭環境、內部經濟關系等。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制度化的協調機制尚不具備,通過“倡導”機制不斷擴大區域合作範圍是合適的。原則上采取“自主參與、集體協商、* * *共同承諾”的原則,處事方式為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資源和漸進方式,采取協商壹致、無約束力的運作模式。具體想法是:

以區域發展目標為驅動力。即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實現這壹目標的內容;為實現這壹目標制定行動議程;通過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實施議程。這樣,目標本身就成為長三角區域合作不斷發展的動力機制。

有壹個制度化的審議和決策機制。定期召開高級市場會議,為地方政府就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協商並形成* * *共識提供必要的定期機制。它不僅具有靈活性(包括安排議程和做出承諾),還具有必須完成的“無形壓力”。長三角16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以來,在商貿旅遊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未來,協調會作為壹個制度化的議事機構,將繼續發揮作用,進壹步推動長三角城市、鄉村、城鄉之間的合作向高層次、寬領域、緊密型的方向發展。

建立壹套職能機構。除了負責日常聯絡和組織的秘書處外,還應成立各種專業委員會和工作組。它們具有壹定的管理、協調、研究、分析和組織功能,並且越來越具有永久性。比如可以建立長三角區域規劃委員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管理委員會、太湖流域環境保護與治理委員會等專業性或綜合性的職能管理機制。

建立合理的投資管理機制和區域發展基金制度。我們應該遵循地區發展銀行的模式。可以成立長三角開發銀行,參與國家投資項目的“聯合開發”融資,也可以按照商業銀行的規則,對長三角的開發項目實行嚴格的貸款審查後,實行壹般商業貸款或短期融資。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壹個區域發展基金,使該協調機構能夠擁有相當大的經濟調控和投資管理能力,以促進區域合作與發展。

鼓勵建立各種半官方和民間的跨區域合作組織。比如在政府的引導下,成立了聯合商會和行業協會、大型企業協會和企業協會、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和證券交易中心,以及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和長三角發展研究中心等。

作為區域合作的壹種制度創新,“倡導”協調機制的運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行為。為了形成這種協調機制,最重要的是要有具體實際的東西來逐步啟動,由易到難,找到時間的出路,逐步完善。未來,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調整,行政體制的改革,政府產值績效考核的逐漸淡化,經濟分工職能逐漸取代行政分工職能,這種協調機制可以進壹步轉化為制度化的正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