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狹義上講,費用和資產都是支出的表現形式,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即資產)和收益性支出(即費用)。資本支出的結果是企業獲得壹項實物資產或增加現有資產的價值,但收益支出的結果是什麽?學者通常認為收益性支出(即費用)的結果是企業經濟資源的凈減少或犧牲(如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發生),這與資本性支出在獲得與支出相當的資產上是不同的。他們往往只考慮收入支出的消極面,而忽略積極面。但實際上,費用的發生也使企業取得了相當於當期支出的“虛”的結果。但這種“虛擬”的結果不同於資本支出項下獲得的資產,並不會帶來真正的收益。它實際上只是壹種已實現的權利,比如享受某種服務的權利(電費支出的發生使得企業在電費繳納當期享有供電服務的權利)。同樣,如果采用這種權利的觀點,資本支出獲得的資產也可以視為壹種未實現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由企業在未來享受某種服務而實現的(如生產設備將在連續幾個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生產服務),或者轉化為另壹種未實現的權利,即轉化為壹種新的資產(如貨幣性資產購買其他資產)。因此,筆者認為,資產和費用本質上是企業取得的權利,但資產是當期不能完全實現的權利,而這種權利的實現可能會延續到多個會計期間,而費用則是在各個期間實現的權利。值得註意的是,這種未實現的權利在其實現或轉化的過程中具有不確定性,有些權利最終可能無法實現或轉化。在這種情況下,壹部分失去的權利應該轉化為損失。
反過來,費用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形成資產,但這需要引入成本的概念。會計成本有多重含義,廣義的成本甚至包括資產(取得資產的成本)和費用。會計實務中通常所說的成本只是指產品成本,是壹種對象化的成本,或者是根據具體的產品將成本對象化而形成的。產品成本的概念是成本和資產之間的橋梁。也就是說,特定期間發生的費用壹部分會形成產品成本,另壹部分作為期間成本,形成產品成本的部分最終會轉化為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