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泰勒《科學管理原理》壹書的出版,標誌著管理學作為壹門學科從此誕生。
1920年,Geoffrey Chandler、H. Thomas Johnson提出傳統財務概念,即用現金流量、資產負債、利潤率等基本的財務指標來衡量企業的績效。當時的企業處於以生產為導向的工業時代。
1928年,亞歷山大?沃爾提出了綜合比率評價體系,把若幹個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
1980,R. Kaplan和T. Johnson首先在他們的著作中《企業的迷惑:管理會計的興衰》(Relevance Lost-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中提出了傳統的財務指標無法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發展狀況的觀點。這促使了企業在純財務指標上增加了客戶的指標來衡量企業的績效。
1980年企業間競爭日益激烈,市場上供過於求,企業的營銷導向轉向依靠高質量的產品來占領市場,於是出現了質量控制 (ISO9000 / TQM / EFQM ) 、操作層/無績效度量等企業績效管理方法。
1989年,為了達到成本和非成本、內部和外部的平衡,Keegant、Eiler、Jones三個人提出了績效度量矩陣的概念
1991年, Lynch R. 和Cross K.改善了績效度量矩陣的指標,附加了貫穿整個公司的分層次度量的概念,提出了新的戰略度量和報告技術(SMART金字塔)
1992年,Kaplan、Norton 提出平衡計分卡概念。
1990年後期,強調知識資產驅動、無形價值的管理。
1995年,德魯克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經理們真正需要的信息》壹文,提出了向信息要績效的概念,預測了信息系統對於企業績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1996年,Kaplan、Norton將平衡計分卡發展到重視戰略和經營活動。
2001年,Neely、A.D.、Adams、C. and Kennerley提出績效棱鏡的概念:績效棱鏡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即利益關系人的滿意度、戰略、流程、能力、利益關系人的貢獻。企業會根據這五個方面的排列順序來選擇評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