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有寫事跡材料。事跡材料是為了褒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如實記錄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文字材料。如何擬定的房契和材料才是正確的?以下是我整理的江洋的故事素材。歡迎大家借鑒,希望對妳有幫助。
江洋生平資料1江洋,1911 17年7月出生於北京,本名楊吉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江洋精通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好的翻譯作品。到2014,已經出版了70多萬冊。93歲時,江洋發表了散文《我們三個人》,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重印了壹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學散文集《走到生命的邊緣》,102歲出版八卷250萬字的《江洋文集》。
大家放心,最有才華的女人
生活在無錫的楊家壹家是當地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江洋的父親楊蔭杭早年在日本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學習。後來成為江浙有名的大律師,擔任浙江省高院院長。辛亥革命前夕,楊蔭杭從美國留學歸來,在北京壹所法學院任教。這壹年的7月17日,出生在北京,父親給她取名嵇康,小名嵇。江洋是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的前身蘇州振華女子學校的畢業生。1939占領蘇州期間,振華遷至上海,江洋成為振華的校長。
1928年,江洋十七歲。她壹心想報考清華大學外語系,但是南方清華沒有女生的位置,所以江洋只好轉到蘇州的東吳大學。在學校,老師給江洋的批語是“壹個如此安靜的童話”。在人才濟濟的東吳大學,她很快確立了自己的才女地位:中英文都很好的江洋是班上的“筆桿子”,是東吳大學英語史1928,漢語史1929的“算子”。她還喜歡音樂,會演奏秦越,擅長長笛和昆曲。大學期間,我自學了法語,師從壹位比利時女士,學會了壹口後來被清華教授梁稱贊的法語。
在清華讀書期間,壹向熱愛文學的江洋開始創作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老師朱自清的贊賞。她的第壹篇散文《收到腳印》和第壹部小說《露露,別著急!他建議在《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表。江洋在清華未能獲得碩士學位,後隨錢鐘書留學西方,並未攻讀任何學位。但是,她壹路聽,壹路自學,坐在書店裏,讀從喬叟到喬叟的英國文學,還時不時和丈夫展開壹場閱讀比賽。回到家沒事幹,就坐著看書,經常壹起背詩。他們發現,如果他們都忘記了詩中的壹個詞,將它放在壹起是不合適的。那個詞壹定是全詩最不恰當的詞了。”壹個恰當的詞是有粘性的,不能被忘記。"
江洋的翻譯生涯可以追溯到清華大學研究生院。有壹次錢鐘書的老師葉公超請她到家裏吃飯,飯後拿出壹本英文刊物,讓江洋翻譯他的壹篇政論文章,《* * *生產主義是必然的嗎?》她當時心想:葉先生有沒有可能是要考錢鐘書的未婚妻?在此之前,她雖然英語很優秀,但從未學習過,也沒有翻譯過,只能硬著頭皮“考”。交付時,葉公超連連稱贊“很好”,並推薦它在《新月》雜誌上發表。從此,江洋壹發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譯之路。她翻譯的47萬字的法國小說《吉爾·布拉斯》得到了朱光潛的高度評價:江洋是中國散文(小說)最好的譯者。
1958年,47歲的江洋在國會休會期間開始自學西班牙語。1978年4月,江洋翻譯的《堂吉訶德》出版了。1986 10西班牙國王專門授予75歲的江洋壹枚“國王阿方索十世智慧十字勛章”,以表彰她的傑出貢獻。
在江洋的作品中,有幾篇描寫極左思潮下乃至“文革”期間知識分子命運的雜文和小說,都是由江洋首先在國內外發表的。胡喬木評《幹校六章》:“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多愁善感,說真話。”發表於1988的小說《洗澡》是江洋文學創作的巔峰之作。施蟄存評價洗澡是“半個紅樓夢,半個儒生”,說“(江洋)用對話,和曹雪芹的差不多”。江洋謙虛地說:“洗澡是我的實驗。我想看看能不能寫小說。”江洋的壹切都是“考驗”,從散文和翻譯到劇本和小說,每壹次考驗都是第壹次。這種“審判”是壹種從容不迫的平常心,沒有壹絲浮躁的跳躍和對名利的追逐。
最賢惠的老婆,感動我們三個。
“錢鐘書夫人”是江洋的終身職位,也是最響亮的頭銜。在楊倩的人生組合中,江洋壹直站在錢鐘書身後,是錢鐘書“最賢惠的妻子,最有才華的女人”。
1935年7月3日,錢鐘書和江洋在蘇州廟街楊府舉行了婚禮。他們結婚後不久,就壹起去了英國的牛津大學。因為江洋不想增加老父親的經濟負擔,也不想和丈夫分開學習,所以她只是牛津大學的壹名審計師。讀書後,江洋幾乎包攬了生活中所有的雜務,做飯做衣服,翻墻爬窗,什麽都幹。錢的母親感嘆著這個兒媳婦。“筆是抖的,鍋鏟是抓的,所有的粗活都是在家裏幹的。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下得水,跳得水,鐘書傻。”
錢鐘書的著作今天問世,不僅是因為江洋承擔了大部分家庭雜務,也是因為江洋拼命保存了錢鐘書的許多重要手稿。在20世紀40年代的上海孤島時期,當日本軍隊傳喚她時,江洋拼命地藏起了錢鐘書的《覃逸·魯》手稿。錢鐘書創作《圍城》是受到江洋創作的啟發。為此,江洋節衣縮食,辭退保姆,成了“竈下侍女”,讓錢鐘書減少教學時間,專心創作。錢鐘書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之所以能保存下來並得以出版,是因為“這部手稿是江洋女士在戰爭的恐慌中記錄下來的,分為兩部分”。這本書出版後,錢鐘書用英文寫了壹句耐人尋味的名言:“把它送給楊吉康,這是妻子、情人和朋友這三個不相容的東西的獨特組合。錢鐘書”。對此,江洋認為:“三者應該統壹。夫妻應該是壹輩子的朋友,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友情。即使不是知心朋友,至少也應該是可以成為夥伴的朋友,或者是互相尊重的夥伴。
錢鐘書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之所以能保存下來並得以出版,是因為“這部手稿是江洋女士在火中記錄的,分為兩部分”。這本書出版後,錢鐘書用英文寫了壹句耐人尋味的名言:“送給楊吉康,是妻子、情人、朋友錢鐘書這三個不相容的東西的獨特組合”。錢鐘書先生及其女兒錢媛去世後,江洋整理出版了大量錢鐘書的中英文手稿,尤其是錢鐘書的英文手稿,其中還收錄了錢鐘書先生想寫而未能完成的英文《管子敲打》。江洋寫了壹本感人至深的家庭散文集《我們三個人》,這本散文集最初是由他的女兒錢媛寫的,但未能完成。江洋稱之為:我們三個人被分開了,留下我壹個人打掃現場,我想念我們三個人獨處的時光。
壹個超然的隱士,壹個敏銳的智者
江洋有壹篇文章叫《隱身衣》,說她和錢鐘書最想要的就是隱身衣,而陶陶在專心致誌地學習。在生活中,她確實幾乎“隱身”,極其低調,幾乎拒絕所有媒體的來訪。她早就通過翻譯英國詩人蘭德的著名詩句寫下了自己沈默的心:“我不與任何人爭論,也不在乎與誰爭論;我熱愛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的手在炙烤生命之火取暖;火已經熄滅,我準備走了。"
位於北京三裏河的國務院宿舍,是江洋生活了37年的地方。她家是院子裏唯壹沒有封閉陽臺的。中國財務總監協會前會長劉長昆就住在江洋家的對門,曾經問江洋:“為什麽不封陽臺?”江洋回答得很簡單:“為了坐在房間裏看藍天。”
裏面是水泥地,白灰墻,墻面很簡單。書桌後面有壹排暖氣,熱氣已經在墻上熏出了壹串黑色的痕跡。有壹年春節前打掃衛生的時候,保姆試圖擦掉黑印,結果越來越臟,只好作罷。單位多次提出要給她裝修粉刷房子,她總是婉言謝絕,說是住習慣了。
“她家的書不多,但各種語言的字典很多,都是她和錢鐘書先生因為不斷地在字典上糾錯而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虹說。
許多媒體試圖訪問江洋,但沒有成功。她的保姆吳女士說:“她現在年紀大了,聽力不太好。家裏的電話都是我接,媒體來訪也免了。”“能見到她的人,只有錢家的幾個至親,和出版社有幾十年交往的學生和老朋友,經常見面不過十幾分鐘。因為她的聽力,她與他們進行了筆談。”錢鐘書先生在的時候,夫妻倆常年過著這種狀態。”朱虹說:“很難把他們和整天跑這個會那個會,到處演講的‘專家’聯系起來。他們與這些事情無關。"
但是,不為世人所見,並不代表她‘對窗外的事充耳不聞’。從2004年到2016年,從93歲到105歲的十年間,江洋先生從未停止思考和寫作,先後出版了《江洋文集》和《江洋全集》。與《江洋全集》同時出版的,還有壹部中篇小說《洗澡後》。這是江洋從65438年到0988年為自己寫的小說《巴斯》的續集。她98歲開始寫作,直到今年4月才決定出版。江洋解釋了拍續集的原因:“如果有人在我死後寫續集,我會有麻煩。現在趁我還活著,讓我們結束這個故事吧。”所以,在《浴後》的結尾,江洋故意加了壹句:“故事已經結束了。誰想寫續集?不會吧!”
除了寫作,江洋先生還堅持做慈善。2001年,她與清華大學簽訂協議,將當年上半年錢鐘書和她收到的錢以及他們出版的作品全部捐給母校,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幫助喜歡讀書的貧困孩子完成學業。目前,“好獎學金”本金已達14萬元,已有400多名清華學子獲獎。此外,江洋還將與獲得獎學金的“小朋友”和“閱讀的種子”見面交談。
這就是江洋,他悄無聲息的隱形,悄無聲息的影響著這個時代。
晚年的江洋,在與老、病、忙的鬥爭中,回憶、思索、孜孜不倦,冷靜而執著地尋找歸依之路。江洋對死亡和生命方式的理解使她確信了靈魂的不朽,從而從容面對生命的終結,而永不停息的是探索生命意義的步伐。江洋翻譯了蘇格拉底生前與弟子的對話——菲多提到:“哲學的真正追求無非是學習死亡,而學習是處於壹種死亡的狀態。”江洋的話帶給我們許多關於人生基本問題的思考。
江洋把“記憶”作為他生命的本質,在於他能夠在永恒的正義之旅中與親人相聚。在她獨自返回精神家園的路上,總是伴隨著含淚微笑的溫暖思緒。她用思想之火,用同情和幸福,照亮了她孤獨的歸途。這歸途和思念之火,沒有熱鋼的沸點和熱度,是鉛花的溫暖,烘烤著江洋虛弱而頑強的晚年,閃耀著真正成熟的光輝。
淩克說,江洋的微笑是用淚水沖洗過的,所以清晰而有意義,帶著橄欖般的微笑。江洋含著淚微笑著,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細的筆觸,“用柔軟的鞋跟給可愛的世界披上了壹層金光”,也為我們高貴的生命傾註了壹份真摯的關懷和呵護。
2011,江洋說:“我今年100歲,已經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知道自己能走多遠,壽命不由自主,但我很清楚,我很快就要回家了。”我要清理100年汙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我只在自己的哮天土地上過著平靜的生活。”江洋對“回家”很淡定。他既沒有欲望也沒有恐懼。他只感覺到內心的充實,可以稱之為平淡的幸福。
現在,江洋先生,壹個超然物外的隱士,壹個透明的智者,壹個在文壇上遊刃有余的人,壹個“最有才華的女人”,壹個錢鐘書先生的朋友、情人和“最賢惠的妻子”,已經“回家”了,洗盡了壹生,與他們三人重逢。
江洋給年輕人的信息
1,妳的問題主要在於讀的太多,想的太多。
2.要想培養出壹個能做大事的人,就要讓他吃苦不滿足,從而養成有耐心的性格。壹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和不同程度的收益。就像香料壹樣,越碎越細,香味越濃。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是因為他們絕對有堅持的力量。善於讀書,肯努力,不僅讀書,還會做筆記。人要成長,壹定是有原因的,背後的付出和積累壹定是常人的數倍。所以,關鍵在於自己。
4,少年貪玩,年輕人迷戀愛情,壯年時渴望成名成家,安於晚年自欺欺人。人生幾何,倔強的鐵能做出多少純金?但是,不同程度的運動,必然有不同程度的結果;不同程度的放縱,必然會積累不同程度的固執。
5.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生活真的夠辛苦的。妳故意做老實人,人家會利用妳欺負妳。如果妳有點天賦,長得好看,別人會羨慕妳排擠妳。如果妳慷慨地讓步,人們會侵犯妳,傷害妳。不與人爭,就得對世界漠不關心,同時還要保持實力,做好鬥爭的準備。如果妳想和別人講和,妳得先和他們打交道,妳得做好隨時吃虧的準備。
6.只有謙虛的人,才最有機會看到世情人情的真相。壹個人不想爬得更高,就不怕摔,也不用排擠別人。他可以保持自己的純真,變得自然,專註於自己能做的事情。
7.上帝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壹個人身上,得到愛情不壹定有錢;有錢不壹定幸福;幸福不壹定意味著健康;擁有健康可能不是妳想要的壹切。保持壹顆知足的心,是磨煉心靈、凈化靈魂的最好方法。壹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耐變成了享受,是精神對物質的勝利。這就是人生哲學。
8.我是壹個老人,我只是說壹些老話。對於時代來說,我是壹個落伍者,我沒有什麽好的詞來為現代婚姻做貢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趨勢下,我想提醒年輕的朋友們,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是雙方相互了解的程度。只有深刻的理解,我們才能相互欣賞,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兩情相悅。妳適不適合並不重要。
9.我不跟任何人爭,也不在乎跟誰爭。簡單的生活和高尚的靈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5月27日上午,江洋先生在協和醫院告別。王先生面容安詳平和,壹條藍白相間的長圍巾整齊地疊在脖子下,給人壹種清新的溫暖,讓人覺得她確實是遠行回家了,從“客棧”回到了心中的家。
2014夏末秋初,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九卷本的《江洋全集》。268萬字,涵蓋散文、小說、戲劇、文學理論、翻譯作品等多個領域。,創作過程跨越80多年。那時,江洋先生剛剛平靜地度過了他的103歲生日。
這部令人賞心悅目的江洋全集大氣、典雅、厚重、嚴謹。這是熱愛江洋先生的出版商對他生日最莊嚴的祝福,也是100多歲的江洋先生以其孜孜不倦的創造力和智慧送給讀者的珍貴禮物。現在是20xx年7月。我把《江洋全集》重新放在書桌上,開始慢慢閱讀。我想用這種方式紀念這樣壹位前輩。這段朗讀是有聲的,紙上的句子傳達著江洋先生的聲音,緩慢而清晰,與江洋先生的交流在我眼前漂浮了近十年。
作為尊重和熱愛她的讀者之壹,我近幾年有機會拜訪江洋先生十余次,獲得了精神和心靈上的奢侈。但江洋先生從未拒絕我,這不僅證明了我的持續無知,也表明了我對年輕壹代的無私同情。江洋先生讀後在《生活與創作大事記》中寫道“初識鐵凝,頗為投緣”。
20xx年10月的晚上,這是我第壹次見到江洋先生。在三裏河南沙溝先生的家裏,保姆打開門後,江洋親自到客廳門口迎接。她穿著壹件圓領黑色毛衣,壹件銹紅色薄羽絨背心,深藍色褲子和壹塵不染的黑色皮鞋。她的銀發整齊的紮在耳後,皮膚近乎透明,細膩幹凈,真的不像百歲老人。她帶著清新的空氣和微笑看著我。我有點不確定。我該怎麽稱呼妳?江洋先生?江洋奶奶?江洋的母親...只聽到江洋先生略帶調皮的回答:“為什麽不叫她江洋姐姐?”
我自然不敢,但是輕松的喜悅已經在心裏了。我和江洋先生壹起笑了,“開心地笑”——這是江洋先生喜歡用在散文中的壹句話。
那天晚上,江洋先生簡樸的客廳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樸實無華的水泥地面,四面白色的落地墻,靠窗的壹張大舊書桌,書桌上擺滿了手稿、信件和字典。沿著墻,有兩張舊沙發,上面蓋著米色卡其褲。通常,客人會被讓出這張沙發,江洋會坐在旁邊壹張較舊的軟椅上。我擡頭看了看天花板,日光燈附近有幾個手印非常醒目。江洋先生告訴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歲的她經常把兩個凳子堆在壹起,然後踩在上面像雜技壹樣換燈。那些手印是換燈的時候扶著天花板留下的。江洋說,她在家裏是壹個修理工,她並不像壹些人以前認為的那樣是壹個“粉飾者”。“我還沒和他結婚呢。”江洋先生笑了。後來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描述了那些黑手印。江洋先生讀了這篇文章後說:“鐵凝,妳只有壹件事說錯了。不是黑手印,是自由手印。”我趕緊擡頭看了壹遍。這是壹個白色的手印。歲月給天花板蒙上了壹層薄薄的灰,手印嵌進去就會變白。但我想當然地認為,人在分娩時留下的手印壹定是黑色的,盡管那晚我明明擡頭看著客廳的天花板。
我喜歡聽江洋先生講話,思路清晰,語氣平靜。雖然他形容自己“坐在生活的邊緣”,但他的情緒和眼光從未離開現實。她讀了《國家地理》,看了電視劇《朱桓公主》。她知道前兩年流行日本娃娃“萌奇奇”,還會跟我說保姆小吳從河南老家給她帶五谷雜糧。這些新鮮的谷物保證了江洋的健康飲食。
在錢家生活了近20年的小吳,把先生照顧得無微不至,這位健康勤勞的農村中年婦女。家裏有人在小企業工作,有人在南方工作,有人在大學讀書。很多時候,各種社會情況自然會傳到江洋。我跟江洋先生開玩笑說,妳是“土氣”,來自小吳。江洋先生指著小吳說:“我在她面前很乖。”小吳說:“奶奶(小吳對江洋先生的稱呼)有時候很調皮。她經常加班,我不聽。”除了有時加班,江洋先生的生活很有規律。不管天冷天熱,他都要在早晨起床後做壹套錢鐘書先生教的“織錦八件”,直到春天生病,能彎腰用手輕松地觸地。
我想起江洋告訴我錢先生教她八段錦時的語氣,很溫柔,好像錢先生就站在他身後,每天早上催她鍛煉身體。是壹種永無止境的思念,是壹種愛的宗教。江洋晚年的不幸遭遇,失去女兒和丈夫的痛苦,在《我們仨》中描寫得隱忍克制,偶爾跳出壹句動情的話,都是深深的平淡。她寫下了自己看到心愛的女兒即將死去時的感受:“我感到心裏壹陣刺痛,迸成壹個血泡,像是滿眼淚水。”當她告別阿元的時候,“我的心被滿是淚水的眼睛蒙住了,然後眼淚就壹起來了。”然而,這壹切並沒有摧毀江洋。她仍然不得不“清理現場”。從我們三個人的分離到最後的重逢,江洋先生壹個人勇敢而冷靜地走了近二十年。這是生命的奇跡,也是愛的奇跡。
我還想知道為什麽江洋先生總是戴著壹只大圓形表盤的手表。顯然,這不是裝飾。我猜這是她多年來的習慣,讓時間離自己很近,或者花時間陪著她,隨時提醒自己壹天該做什麽。在《我們仨》中,江洋寫道:“在舊社會,我們為了生存出賣了生命,因為時間就是生命。”如今,家裏戴著手表的百歲老人江洋向我展示了壹種沈穩卻嚴謹的學者風範。小吳告訴我,江洋先生雖然由她照顧,但至今穿衣、洗澡都是他壹個人做的,這讓我覺得江洋先生的生活是那麽清爽、有尊嚴。
江洋的個人故事材料3自從有了她,世界上再沒有人能擔得起“最賢惠的妻子,最有才華的女人”的美譽。-題字
她是壹代才女,出身於開明的書香門第。她父親從小沒怎麽教過她,只有三點:不做虛偽的人,不做高官,發自內心的去做。這三條教義陪她走過了105的亂世,但她在亂世裏還是那麽屈辱,冷漠,優雅,有著live high的風采。她的靈魂散發著書香,她的血肉散發著細膩的才華。
“最賢惠的妻子,最有才華的女人”是鐘書和世界給予她的美譽。她那充滿詩情畫意的賢淑靜雅,是在書海中暢遊後的深層次沈澱和思考。正是這種閱讀讓她變得嫻靜。她壹生經歷了許多滄桑。只有書在她開心難過無助的時候壹直陪伴著她,支撐著她,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對世俗的不公和挫折無動於衷。多麽高尚的境界。
“認識妳就像認識壹個老朋友”是她對鐘書的愛。在成千上萬的人中,她可以有壹雙朱良。也許,這江洋和鐘書是成千上萬人中為數不多的幸運兒。他們的愛情經得起風風雨雨,也經得起平淡,柴米油鹽。她願意為鐘書做“竈臺下的女仆”;鐘書願意為她放棄學業。什麽樣的愛能支撐他們的幸福和責任?兩個人的陪伴,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壹路上,他們在異地的時候互通書信。在同壹個地方,互相幫助,互相尊重。鐘書說,“她滿足了我對愛人的所有要求。她不僅是我的愛人,也是我的同學和最好的朋友。”在無數的歲月裏,他們的意誌和氣質把挫折和苦難變成了情懷和驚喜。在塵土中,他們的信任、尊重、理解和寬容變成了溫暖的陽光,變成了春風,這是世界想要的愛。他們是愛情的標桿,屹立在這個世界上。
她笑對浮生,跋涉人間,淡泊如菊,隨遇而安。她曾在散文集裏寫道,“我不跟任何人爭,也不在乎跟誰爭。”她保持著內心的自由與平和,跨世紀的生活精彩紛呈,對生活的態度滲透在她的筆下,讓人覺得她是亂世裏溫柔的慰藉!歲月裏,她失去的只是年齡,不成熟,容顏。不老的是她的優雅和人格魅力。她總是柔美優雅,在歲月的倒影中獨立,給人溫暖和力量。她就像壹壇老酒,濃郁而淳樸,在米卡裏歷久彌新,在歲月的打磨和洗滌下,千年留香。86歲失去了心愛的女兒錢圓,87歲失去了鐘書。她忍受著各種淒涼和孤獨,尋找著過去我們三個人的溫暖和美好。即使她已經逝去,她的靈魂卻是深情的,優雅的,淡泊的,清澈的,依然在歲月的交替中流淌,歲月的塵埃依然掩不住她的優雅,在世間萬物的輪回中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