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率之所以不是利率,是因為:①利率是資金的報酬,貼現率是管理的報酬。利率只表示資產(資金)本身的盈利能力,與使用條件、占用者、使用方式沒有直接關系,而折現率與資產和所有者的使用效果有關。②如果折現率等於利率,就會把問題簡單化,片面化。
折現率之所以不是折現率,是因為:①兩者的計算過程不同。貼現率是附加利率,即到期後支付利息的利率;貼現率是內部扣除率,是預先扣除貼現利息後的比率。貼現率主要用於票據承兌貼現;折現率廣泛應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如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收益分配。
要搞清楚折現率,首先要從折現來分析。貼現作為壹個時間優先的概念,認為未來的收益或利息低於現在同樣的收益或利息,價值隨著收益時間向未來的延遲而系統性降低。同時,貼現作為壹個算術過程,是將壹個特定的比率應用於壹個預期的現金流,從而得到現值。從企業估值的角度看,折現率是企業各種收益權持有者要求的收益率的加權平均值,即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從折現率本身來說,它是壹個特定條件下的收益率,表示獲得這壹收益的資產收益率水平。投資者對投資收益的預期和對投資風險的態度將在折現率的確定中得到綜合反映。同樣,現金流的內在價值也會因折現率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投資科學中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假設,即所有投資者都厭惡風險。根據Markowitz教授的定義,如果財富的預期效用大於財富的預期效用,投資者是風險厭惡的;如果財富的預期效用等於財富的預期效用,則是風險中性的(此時財富與財富效用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如果財富的預期效用小於財富的預期效用,就是風險尋求者。對於壹個風險厭惡者來說,如果有兩個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資項目,他會選擇風險最小的項目;如果有兩個風險水平相同的投資項目,他會選擇收益水平最高的壹個。風險厭惡者並不是不願意承擔風險,而是會提出壹個能充分補償所承擔風險的收益率水平,即風險越大,收益率越高。就整個市場而言,由於投資者眾多,風險厭惡程度不同,對同壹投資項目會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回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未來現金流估計完全相同,其內在價值也會存在不可忽視的差異。當然,在市場均衡狀態下,投資者對未來有相同的預期,要求相同的收益率,市場價格等於內在價值。因此,索賠權的風險直接影響索賠權持有人要求的收益率。例如,根據常規合同,債權人要求利息和本金的不確定性低於普通股股東要求股息的不確定性,因此債權人要求的收益率通常低於普通股股東。企業的資本成本最終是由企業中各種投資者所要求的不同收益率構成的。單個資本成本的差異反映了各種收益權持有者承擔風險程度的差異。但歸根結底,折現率取決於企業的現金流風險。具體來說,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越大,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越高,比如提高利率,最終的結果就是折現率的提高。
從企業投資的角度來看,不同性質投資者的不同要求收益率同構於投資項目的最低總要求收益率,即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企業選擇投資項目時,必須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計算項目的凈現值。財務評估的直接目的是確定企業在持續經營過程中的價值。根據現金流量折現理論,決定企業價值的是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率應該是能夠反映企業所有融資來源成本的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應該覆蓋企業所有收益索取權人的收益率要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就是這樣壹個折現率。
基準折現率是管理會計的壹個概念,實際上就是折現率的基準。它通常被用作評價壹個項目的內部收益率(IRR)和折現率在財務上是否達標的比較標準。通常可以選擇基準折現率作為評估項目的基準折現率,如社會基準折現率、行業基準折現率、歷史基準折現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