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閑置資產形成的原因
(壹)科學技術進步
受科學技術進步影響,設備更新換代較快,傳統設備性能不適應生產發展需要,企業進行設備改造、更新,致使原有設備及系統閑置。如洗煤廠洗選系統改造、采煤機更新。
(二)生產工藝改變
為提高生產效率及經濟效益,企業改變了生產工藝,致使配套的設備、配件閑置。如水利采煤改為綜機采煤,致使原有采煤配套設備閑置。
(三)生產環境變化
受生產環境變化,企業原有設備已不適用於作業需要。如煤層變薄或傾角加大,企業更新小型綜機提高作業效率,致使配套大型綜機及配件閑置;水源熱泵系統投入使用,致使原有部分鍋爐供熱配套系統閑置。
(四)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影響
受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不到位、企業對資產管理配備人員不足、管理手段落後及管理能力不足,缺乏跟蹤評價考核體系等影響,致使資產閑置。如計劃、采購制度執行偏差;修舊利廢制度不健全或缺乏政策激勵;資產管理手段落後等。
(五)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現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及相關 規章制度 ,尤其是對廠礦考核的導向和激勵不足,難以充分基層單位管理資產的積極性,致使廠礦企業資產“虛胖”得不到“瘦身”,時間越久,累積越多,處置難度越大。
二、閑置資產對企業的影響
(壹)侵蝕企業利潤
閑置資產需要占用場地,需要投入人力財力進行管理、維護,時間越久,對企業利潤的侵蝕越多。不僅難以真實反映企業管理層的經營業績,而且影響專業機構對企業籌資能力、盈利能力的評估。
(二)企業資產信息失真
閑置資產影響企業資產質量,與會計“資產”實質相背離,致使企業資產“慮胖”,不能較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資產運營狀況,可能影響股東、金融機構、國家財稅部門等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方向。
(三)企業存在涉稅風險
根據《企業所得稅》第十壹條規定,“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企業財務部門相關帳簿規避了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數據,但現實情況,企業確實有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存在壹定的涉稅風險。
三、盤活閑置資產的方法
(壹)完善資產管理系統,提升資產管理能力
進壹步強化信息基礎管理工作,不斷完善設備管理系統,尤其對閑置資產中設備價值較大的,企業更應重點監控,如價值較大的設備配載智能條碼卡。同時,職能部門需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應用技術研究投入,逐步實現資產管理規範化、系統化、動態化,現場督查經常化水平,進而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和使用效率。
(二)實施修舊利廢、技術攻關政策引導
制定激勵政策,調動廣大員工積極作為,開展閑置、廢舊物資的回收復用工作,定期組織骨幹人員實施技術革新、項目攻關活動,最大限度地利用閑置資產解決生產需要,減少資金支出,降低處置損失。
(三)實施基層區科承包使用制度
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前提下,嘗試推行資產區科承包使用制度,實現資產耗用與區科薪酬、企業效益相掛購,充分發揮廣大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進壹步提升資產的使用效率,由點到面逐步盤活閑置資產。
(四)實施三級調劑中心管理
設立廠礦調劑中心、二級調劑中心、壹級調劑中心。廠礦調劑中心,負責廠礦內部閑置資產掛牌調劑,促使可使用的閑資資產向有需要的車間、區科流動;二級調劑中心,負責對廠礦閑置且價值較大能夠繼續使用的,在分公司範圍內進行調劑或調撥;壹級調劑中心:在取得相關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對於二級調劑中心存在的大型閑置資產,在所屬子公司間進行調劑。
(五)實施資產租賃中心管理
廠礦、公司將閑置資產交資產租賃中心代管,企業在年度投資總規模控制的前提下,制定政策引導廠礦通過內部租賃,優化閑置資產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業整體的投資規模,達到閑置資產的有效配置。
(六)實施對外租賃或投資
廠礦、公司積極開辟社會市場,通過租賃或作價入股方式實現閑置資產再利用,以減輕企業管理、維護成本,獲取經濟利益補償。
(七)實施對外捐贈,獲取稅收利益
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企業對修復可用的資產,可以捐贈給有關企業、單位、學校,獲取稅收利益,避免閑置資產尤其是尚未達到法定使用年限的閑置設備讓售損失較大。
實踐證明,盤活閑置資產是企業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具有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特點。企業只有理清資產狀況,構建互動機制,優化資產配置,才能逐步實現閑置資產的有序、有效流動,才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