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沈沒成本很難在大腦中快速清除,過去的投資往往會影響未來的行為,這就是沈沒成本謬誤。老人被騙後,連續多次給騙子匯款,就是這個原因。他不想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只要他繼續匯款,騙子繼續安慰,之前匯的錢不壹定是虧的。壹旦停止匯款,他的血汗錢就真的沒了。所以,騙子在騙654.38+0萬之前,只需要先騙654.38+0萬。
20世紀60年代,英法合作研制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在研發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成本飆升,而且風險很大,前景不明,但如果放棄了,就什麽都沒了。最終研制出了飛機卻因為不適應市場而被淘汰,英法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因為這個經典案例,沈沒成本謬誤有時也被稱為“協和謬誤”。
心理學家認為,沈沒成本謬誤源於兩種心理動機:人們的損失厭惡和自我防禦。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對損失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快樂。人天生對損失更敏感,為了避免損失,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我們去壹家餐廳吃飯,點餐後發現很難吃,但是因為已經花了錢,因為不想承認損失而強迫自己多吃,這其實是花錢買罪受。
“自衛”是壹種防禦機制。人們非常善於自我保護。比如,當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做某件事失敗的時候,他們總會找壹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保護自己不難過或者不開心。常見的“正當防衛”有以下幾種形式:
如果處理不當,“沈沒成本謬誤”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有些人甚至會傾家蕩產。但如果我們善於運用,“沈沒成本謬誤”的心理學有時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幫助。比如我的壹個朋友想學德語,但是沒有堅持好。後來高價報了壹個德國外教課程。因為錢已經交了,他不想承擔浪費錢的損失,最近強迫自己堅持。
“沈沒成本謬誤”在孩子的學習中也很有用。比如孩子不愛學習,妳只需要輔導他壹段時間,讓孩子在某門課程上取得高分,讓孩子享受好成績帶來的各種好處,老師的偏愛,同學的尊重,各種表揚和獎勵。由於“沈沒成本謬誤”的心理,為了維持這種利益,孩子們通常會自發地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