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書中最打動我的是孫氏兄弟不甘做命運的奴隸,在苦澀的社會背景中努力探索自己的價值,從中表現出自強不息的主旋律。
拋開書中其他角色的故事,我們就來說說孫氏兄弟吧:
孫少安-負責任,勤奮和善良。
十三歲那年,他以全縣幾千名考生第三名的成績退學,躲在角落裏流著淚看著潤葉進城上學。他深深知道,這將是他永遠告別這個年輕的夥伴。他犧牲的不僅僅是學業,還有他的前途和未來。他是如此渴望知識,但他決定回家,為父親減輕生活負擔。
十八歲那年,他成了雙水村最年輕最能幹的生產隊隊長。在他的帶領下,第壹生產隊的產量年年排名第壹。面對鄰村的矛盾,他總是處理得遊刃有余。壹個18歲的小夥子,他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讓有著豐富閱歷的金自愧不如。他比村裏的天才田更受村民們的喜愛!
?改革開放以來,他憑著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國家的好政策,承包磚廠致富後,用自己的勞動收入為村裏的學生蓋起了新校舍,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1982年,整個湟源地區實行生產責任制後,農民的吃飯問題解決了,但是大家的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緩解。大家都央求去邵安磚窯廠,他也不缺人手。為了給人們提供掙錢的機會,他借了很多錢,購買了設備,擴大了生產規模。然而,快速擴張讓磚廠面臨破產。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借錢給村民發工資。毫無疑問,他是壹個負責任的人!
壹份真摯的愛情擺在他面前,他卻因為“真愛”選擇了退縮。面對縣革委會副主任的兒子李向前的追求,她在心裏意識到,她的幸福男人是她兒時的夥伴孫少安。她大膽的向邵安表白,邵安卻選擇了默默的退縮。
不是他不愛潤葉,而是他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愛。雖然他曾經因為潤葉的告白而開心的哭過,但是為了潤葉的前途和未來考慮,即使潤葉壹再約見,他還是選擇了回避!從他的隱忍不難看出是因為善良!
所以縱觀全書,孫少安的身上更能體現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更能展現男人的氣質和品質!
孫少平——(僅從我自己理解的局限性分析,純屬個人觀點)
過於強調自尊和低眉順眼,導致那個年代缺少很多有利的發展機會。
那時候學校文化課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勞動課。繁重的工作離不開體力的支撐。沒有足夠的食物,就不會有足夠的體力。壹天兩個黑面饃已經讓邵平因為饑餓和頭暈而感到不舒服。再加上工作繁重,最後因為體力不支暈倒了。當面對朋友們的熱情支持時,因為強烈的自尊心,他選擇了拒絕。
縣革委會副主任的女兒田曉霞壹直很欣賞邵平的個性。她曾多次試圖幫助邵平,“假裝丟失了錢包”,“幫助邵平為她的老師挖煙囪”,“請她的父親幫助邵平找工作”。但是當邵平知道這壹切的時候,她並沒有表示感激,而是更多的是憤怒和氣憤,因為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侮辱。
我畢業是村裏的老師,但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改變,我失去了這份工作。雖然表面假裝堅強,但內心的失落是顯而易見的!哥哥和嫂子都知道邵平是個有教養的人,需要做體面的工作。為了讓邵平當班裏的會計,大哥給他擦了擦臉,請求幫助。當嫂子看到邵平悲傷的臉,她去找邵安的老同學劉根文求助。然而,當邵平得知這壹切後,因為自尊更加憤怒,決定離家出走,出去打拼...
有很多例子可以更好地說明邵平對自尊的過分強調。
雖然人沒有自尊是站不住的,但是自尊是做人的根本!但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自尊看得太重,去掉西瓜芝麻豈不是虧了?所有的精神食糧都需要物質作為基礎。如果連最起碼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談詩談遠方是不是有點笑話?
所以,縱觀全書,比起孫少平的理想和抱負,我更喜歡少安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