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怎麽通俗區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

怎麽通俗區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會計估計變更就是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價值進行的重估和調整。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壹會計政策的行為。

簡單通俗理解就是,會計估計是依據對時間、金額的判斷和原來不同而進行的變更,典型的是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原來估計的不同,而改變折舊金額,側重與數量、時間、金額等。會計政策變更是側重與質量相關的變更,采用與原來性質不同的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在會計考試中獨立成章,但分值占比不高,很容易讓人忽略。如果我們在財務面試時提個問題: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妳能分清楚嗎?估計很多人答不上來,即使能答照本宣科的回答上來了,也很難讓人滿意,因為有時候,這就是個無解的問題。

舉個例子:某公司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是按賬齡計提的,壹年以內是5%,壹至兩年是10%,兩至三年是30%,三至四年上50%,四至五年80%,五年以上100%。後來公司開董事會,認為公司的業務類型發生了變化,A類業務是原來的主營業務,還沿用原來的壞賬政策,B類業務是幾年前新拓展的,最近授信期限發生了變化,壞賬準備政策變更為壹年以內計提1%,壹至兩年20%,兩至三年50%,三年以上100%。

現在的問題來了,這個變更是會計政策還是會計估計或者是差錯更正呢?

通常我們說會計政策變更,是指對於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壹種會計政策,該公司的B類業務是幾年前拓展的,以前采用的是老政策,現在用新政策,所以認定為會計政策變更似乎沒有問題。

需要註意的是公司變更比例還考慮了B類業務授信期限發生了變化的因素。準則規定:“企業據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或者由於取得新信息、積累更多經驗以及後來的發展變化,可能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授信期限變化可以視為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所以當成會計估計變更也沒錯。

那會計差錯更正呢?所謂前期差錯是指在編制前期報表時沒有運用可靠的信息,對報表造成的省略或錯報。授信期限的變化企業是有壹定主動權的,如果前壹年企業授信期就變了,但會計政策到了第二年才變,那是否可以理解為會計差錯更正呢?

也許有人會說,這三個變更既然區別不大,用那個不都無所謂麽?其實還是有所謂的,不同的變更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大不壹樣!壹般來說,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如同該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就開始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也就是說壹旦確認為會計政策變更就要對以前年度的壞賬準備按新政策重新計提壹遍。會計估計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新的會計政策適用於變更當期及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的方法),不調整以前年度會計報表,也不需要計算會計估計變更的累積影響數,只調整當期利潤。會計差錯更正(主要指重大差錯更正)壹般是那年錯的改那年,也就是追溯調整法。

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對當期報表的影響大不相同。還是上面的案例,由於該公司應收賬款主要是新業務產生的,且新業務的應收款絕大部分都是壹年期以內的。按老政策,當年計提壞賬準備有6000萬,新政策可能只有1000萬,對當期利潤的影響有5000萬之巨!假如該公司當年虧損2000萬元(按老政策),采用未用適用法,當年利潤就可以變成盈利3000萬元,采用追溯調整法可能還是虧損2000萬元。所以定性很重要,它可能直接影響公司當年的盈虧!

那麽本案例到底適用那壹種變更呢?我們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註意到該公司變更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主要原因是授信期限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會計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所以會計政策變更可以排除。那是會計差錯麽?這就要假設壹些條件,如果公司在前壹年新業務的授信期限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壞賬計提比例沒有隨著變,而是第二年才進行的調整,這就是“編制前期報表時沒有運用可靠的信息,對報表造成的省略或錯報。”應屬於會計前期差錯,要采用追溯調整法(以防企業借此調節當期利潤)。如果授信期限的變化是當年行為,那就是會計估計變更,未來適用法沒跑!

最後還要總結壹下:實務中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有時是很難區分的,因為很多條件要企業自已提供,而企業總會有針對性的提供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這也就給了很多人調節利潤的空間。當然,通常我們會很專業的稱之為——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