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中國第二產業現狀

中國第二產業現狀

第二產業加工第壹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材料),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二戰後,第二產業地位普遍上升,占就業人口和GDP的30%以上。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

(壹)適應經濟現代化需要的設備

(2)壹些工業產品替代農畜產品(如合成纖維)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擴大了對工業品的需求

(4)發達國家的比率有所下降,但絕對數量壹直在增加,並利用其資本和技術優勢在國外設廠。

在第二產業中,重化工業發展迅速,在發達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約占工業的70%)。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化工業比例縮小,而紡織業發展迅速(主要在發展中國家),輕重比例約為1∶2。

發達國家的工業正日益發展成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戰後相當壹段時間,發達國家重點發展資源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低工資的發展中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部門結構的進壹步調整,尖端技術產業激增,比重增加,而資源密集型產業再次向外轉移。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是勞動密集型,其次是資源密集型,而新興工業化地區已經開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總之,這已經成為世界工業發展的大趨勢。

戰後世界工業生產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基本特征如下:

(壹)工業生產向大型化、系列化和集成化發展。大型化和系列化是戰後工業布局規模的主導方向。根據區域發展的條件,以壹兩個工業部門為主導,更多地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聯合生產基地,是工業區域部門結構的特點。

(2)工業區不同層次的集中度和相對分散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區的集中得到加強,形成了世界範圍的工業區,如北美工業區、西歐工業區、東歐工業區和日本工業區。發展中國家有更高的集中程度和點狀分布,例如,許多首都發展成為最大的工業城市。世界工業生產從高密度地區向低密度地區擴展是世界工業空間運動的趨勢。

[編輯此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和經濟發展

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對能源的需求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總的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決定了人們對能源需求的增長,而能源的供給又反過來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正是因為能源提供的高效動力,才推動了世界經濟的新飛躍。從二戰後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來看,能源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是同步增長的,只有這樣才能相互促進,否則會對生產發展造成很大損失。

能源消耗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壹般來說,能源消費水平與國家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比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耗為1371 kg(折算成石油),發達國家較高,發展中國家較低。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爆發,導致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普遍下降甚至負增長。從這壹方面證明了能源生產的發展變化與國民經濟發展的興衰正相關。

現代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特點和趨勢

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數量正在增加,而且增長很快。無論是世界能源消費總量還是人均消費量,都壹直處於持續增長的勢頭。比如1850到1950期間,能耗從1億噸增長到25億噸,比1980的1950增長了2.8倍,超過了1億噸(標準燃料)。從1850到1950,人均消費從115公斤增長到1000公斤。進入80年代後,超過2000公斤。預測2000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為146.6 ~ 1865438+7億噸(標準燃料)。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快速增長的原因可以概括為:(1)世界各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增加了能源需求;(2)人口增長也是影響世界能源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加速向重化工業轉型,特別是高耗能產業的發展,使得能源消耗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工業也有很大發展,這增加了能源消耗。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工業化國家的產業結構正在向技術密集型和經濟服務型方向發展,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正在下降,這可能會減緩壹些國家能源需求的增長。當然,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會大大增加。

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在能源消費方面經歷了三個階段,現在正計劃向第四個階段邁進。在整個前資本主義時期,生產力不發達,能源消耗以薪為先,被稱為能源的“薪時代”。18世紀以蒸汽機為標誌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促進了煤的大規模使用。經過大約壹個世紀的發展,到19世紀70年代,煤炭占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24%。之後,電力開始進入社會各個領域,蒸汽機和火力發電廠(燒煤)迅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急劇增加,20世紀初達到95%,取代木柴成為主要能源,進入能源的“煤炭時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第壹次重大改革。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仍占總消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紀初,內燃機問世,汽車、飛機制造業興起。各工業部門和交通運輸行業相繼采用了以石油為燃料的動力裝置,石油在壹些新型軍事裝置中被廣泛用作動力,導致石油消耗量大幅增加。20世紀60年代初,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和消費量超過煤炭,世界能源進入“石油時代”。快速結構轉型的主要原因是:壹是石油產量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超大型油田不斷被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得在大陸架上開發海底石油成為可能。大多數新油田位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以西亞為代表。獨立後,為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他們大力開采石油,增加出口,以換取外匯收入。因此,石油產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條件優越,可燃性強,單位熱量高(比煤高約1倍),利用價值大;石油開采條件好,成本低。按照熱量計算,石油的成本只等於煤的1/3。交通也很方便,陸地上的管道,海上的油輪都方便便宜。這些都為滿足世界石油消費的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第三,國際石油壟斷組織為了從亞非拉掠奪大量廉價石油,控制石油貿易,壓低油價,油價只有煤炭的1/2。所以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棄煤用油了。從而加速了石油替代煤炭的進程。當然,煤礦開采條件的惡化也是壹個因素。

影響世界各國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的因素有:壹是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二是能源和資源條件。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使用石油作為主要能源的國家。日本能源貧乏,60年中期實現轉型。然而,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進展緩慢。直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前)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都以石油為主要能源。截至目前,部分國家仍以煤炭為主,如中國(81.2%)、波蘭(80.2%)、印度(67.9%)。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

60年代以來,總的特點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趨勢,油(氣)在70年代達到頂峰(占比近70%)。近年來,煤炭從1975的29%小幅回升到1989的32.9%,石油從46%下降到38.6% (1990),天然氣、水電、核能壹直在緩慢增加。主要原因是:70年代中後期的兩次石油危機,兩伊戰爭等國際市場石油供應銳減,許多國家采取措施擺脫危機,加快發展新能源,重新啟用煤炭,節約能源。從長遠來看,能源消費結構將從傳統的化石燃料轉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核能、生物能等)為基礎的可持續能源體系。),而且估計完全改造需要半個世紀到壹個世紀。轉型過渡期,石油(天然氣)仍占主導,煤炭、核能、新能源有望改善,這將是能源的“多極時代”。

世界煤炭工業

煤是現代工業發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壹。從18世紀中葉到60年代初,它壹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譽為“黑金”。

(壹)世界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層的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5%。世界上含煤地層的含煤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00萬噸。根據已探明儲量,世界煤炭資源的儲量和密度北半球高於南半球,特別是亞洲、北美和歐洲的中緯度地區,占世界煤炭資源的96%。形成兩條世界著名的礦床帶:壹條是歐亞大陸煤田帶,東起中國東北和華北煤田,西至俄羅斯煤田、哈薩克斯坦煤田(卡拉幹達)和烏克蘭頓巴斯煤田、波蘭和捷克的西裏西亞、德國魯爾區,西至英格蘭中部;第二個是北美中部。然而,南半球的煤炭含量較低,只有澳大利亞、南非和博茨瓦納發現了大型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個國家發現了煤炭資源,大大小小的煤田有2370多個。硬煤探明儲量以中國、美國和獨聯體最豐富,占60%,其次是印度、南非、澳大利亞、波蘭和德國,占95%。

(2)世界煤炭工業的發展和布局特點。煤炭工業是壹個古老的工業部門。自19世紀中葉以來,煤炭產量迅速增加。根據產量增長的變化,可分為四個階段。

(1)1860 ~ 1913世界煤炭生產大發展時期。2003年191100萬噸的煤炭產量比1860高出7倍。由此進入了能源“煤炭時代”。這時,在英格蘭中部、魯爾區、阿巴拉契亞、俄羅斯和烏克蘭形成了以煤炭為基礎的大型工業基地。

(2)1914到1950的穩定增長期。與1913相比,煤炭產量增長39.8%,達到18.18億噸,占世界能源消費量的62.3%。

(3) 1951 ~ 1974煤炭生產蕭條時期。20年來,煤炭產量只增長了12.2%。生產停滯的主要原因有:壹是50年代石油快速發展,60年代初能源消費結構發生第二次大轉變,結束了煤炭生產的“黃金時代”。二是煤炭開發歷史長,開采條件惡化,投資大,效益低。正因如此,壹些傳統產煤國棄煤開油,導致了世界煤炭工業的蕭條。

(4)1974 ~ 1990時期轉為緩慢上漲時期。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擺脫石油危機,世界各國都把希望寄托在煤炭上,於是出現了轉折。1989年,世界煤炭產量達到48.8億噸,比1976年增長50%。21世紀前夕,世界能源面臨新的變化,預計煤炭產量將增加。

煤炭產量分布特征:

(1)煤炭產量分布與煤炭儲量分布基本壹致,煤炭產量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產面積不斷擴大。二戰前,煤炭產量集中在美國、英國、德國和前蘇聯,占總產量的3/4。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南非發展迅速,相繼躍居世界前列,成為主要生產國。1950年,中國僅生產4300萬噸,1989年,越過10億噸大關,成為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

(3)生產規模的大型化和集中化以及生產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4)以煤炭開采業為中心的產業群布局,形成大型綜合性產業基地。形成了煤-火電、煤化工-火電、煤-選煤-焦化-火電-鋼鐵-建材等區域類型和礦區綜合經濟發展。

(3)世界煤炭消費與貿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費與生產基本壹致,並伴有波動;同時也隨著其他能源尤其是石油消耗的增減而變化。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煤炭總量超過30億噸。

煤炭消費和生產基本壹致。煤炭本身的特性決定了主要是就近消費,所以在國內銷售。煤炭的國際貿易量相對較小,長期維持在2億噸左右,近年來已超過3億噸。

煤炭消費主要是工業用煤,占80% ~ 90%,特別是發電和煉焦,占總消費量的80%。長期以來,煉焦煤在煤炭貿易結構中壹直超過動力煤。近幾年鋼鐵產量下降,焦煤需求減少,使得動力煤超過焦煤。上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煤炭出口國,美國和加拿大緊隨其後,占出口總量的80%。近年來,中國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的進口國(占全球的27.7%),其次是西歐國家和韓國,基本都是發達國家。陸運和海運各占貿易額的1/2。

世界石油工業

石油是現代社會物質生產基礎中最重要的能源。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它取代煤炭成為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冠軍。20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年貿易量為654.38+0.5億噸,占世界貿易總量的654.38+0.5%,占海洋商品噸位的53%。油輪占商船噸位的40%。作為壹種燃料,它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鐵路、汽車、船舶和飛機)、軍事和國防建設等領域,並成為新興石油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石油工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而且促進了工業部門結構的轉變和工業布局的變化,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盡管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80年代的油價下跌,海灣戰爭,以及隨著新技術革命和新能源的發展,多極能源消費結構的形成,到本世紀末,石油仍然是重要的能源。

(1)世界石油資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資源的大規模勘探和利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擴大,其探明可采儲量受到資源發現和開發的制約。在過去的40年裏,世界各地都在爭奪石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石油大發現”時期,探明儲量從6543.8+00.4億噸增加到720億噸,凈增6倍。從70年代開始進入穩定增長期,達到1990,達到1365萬噸。

世界石油資源分布的特點是集中。具體表現:

(1)北半球多於南半球(96% ∶ 4%),尤其是北緯24°至42°之間,占世界石油資源的56%;東半球的油田比西半球多,二戰後新發現的油田大多集中在東半球,現在占80%以上。

(2)地區分布不均。以前歐美占80%,50年代轉移到亞非拉,現在占70%以上,波斯灣沿岸幾乎富集60%,享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過去,中國被認為是壹個貧窮的石油國家,現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國之壹。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非洲發現了壹批油田,拉丁美洲的產量也在70年代大幅度增加,成為世界第二大儲油區。東歐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阿塞拜疆。西歐是壹個新興油田,儲量小,意義大。北美的儲量比例呈下降趨勢。目前世界上儲量超過30億噸的國家有***11個。其次,世界石油開發的重心已經從大陸轉向海洋。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開發技術的提高,海上石油資源豐富,加速了重心的轉移,幾乎所有的大陸架都成為石油勘探開發的場所。目前,40多個國家在海洋中生產石油或天然氣,其探明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產和地理分布特點:人類開發利用石油資源早於煤炭,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作為壹種現代商品生產,始於1857年羅馬尼亞的Ployesti油田,隨後美國、前蘇聯、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等國相繼開采石油。到1940,世界石油產量將達到2.6億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石油產量迅速增加。從50年代到70年代壹直是上升趨勢,1960、1969、1978分別超過10億噸、20億噸、30億噸、1979,為歷史最高水平(3120億噸)。20世紀80年代總體呈下降趨勢。

戰後世界石油產量區域分布的特點與儲量區域分布的變化基本壹致。世界石油產區擴大了,但仍高度集中,分布不均。戰前主要集中在美國、前蘇聯和委內瑞拉,占90%以上,其中美國占70%左右(1937)。20世紀50年代初,西亞超過前蘇聯和委內瑞拉成為第二大產油區。1965產油超過4億噸,占全球27.9%,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產油區。同年,非洲產量達6543.8億噸(占7.4%)。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的發展增加了亞太地區的石油產量。西亞的快速發展、非洲的崛起和亞太地區的發展是影響世界石油生產區域變化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中東局勢動蕩,石油產量下降波動,向東歐和北美撤退。從65438到0990,中東占世界總產量的26.8%,成為第壹大產區。東歐、北美、拉丁美洲、亞太地區和非洲。隨著秋明油田的開發,(前)蘇聯石油產量大幅增加,以1974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壹大產油國。其他年產量超過1億噸的國家包括美國、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國、委內瑞拉和伊拉克。從65438到0990,八個國家加起來占世界總產量的62.8%。說明集中度也下降了。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上石油產量迅速增加,目前已占總產量的27.2%。波斯灣、墨西哥灣、馬拉開波湖、幾內亞灣、中國沿海、歐洲北海、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沿海都是海洋石油開采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煉油工業的發展與分布二戰後,世界煉油能力迅速增長。50年代和60年代是大發展時期,基本上與產量的增加相吻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煉油產能的增長獨立於石油產量,導致了赤字。比如1980,煉油產能達到40億噸,而產量不到30億噸。主要原因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競相建廠。目前全球煉油能力和產量有三種類型:發展中產油國煉油能力小於產量;發達石油消費國煉油能力大於產量;中國和俄羅斯基本相當。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征是:分布極不平衡,高度集中在消費大國。北美、東歐、西歐和日本分別占總煉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占70%;依次是亞太地區和拉美地區;西亞和非洲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貿易和運輸世界石油儲存、生產和銷售的地區分布不均衡,導致國際石油流動加劇。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原油占4/5,成品油為輔。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貿易量已達12 ~ 17億噸,占世界原油產量的50 ~ 60%。1990國際貿易量155438+000萬噸,占總產量的49.3%。原油貿易具有地域廣、運輸距離長的特點。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壹度占到出口總量的60%。20世紀70年代,非洲發展成為第二大出口地區。前蘇聯石油產量增加後,自給自足成為出口領域之壹。東南亞、中國、英國都有壹些出口。形成了以西亞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區域結構。西歐、美國和日本是全球三大原油進口地區。工業化國家中,除了挪威、加拿大、英國自給自足外,都需要大量進口。這種貿易模式暫時不會改變。

石油運輸主要通過海運。1973年,海上運輸原油1840萬噸(歷史最高紀錄),占海上貨運量的1/2以上。近年來略有減少。以波斯灣為中心,穿過霍爾木茲海峽,輸出到世界各地,被稱為“石油海峽”。其次,以波斯灣為中心,形成從油田到油港的輸油管網。

世界電力工業

電力工業是轉型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現代工業、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動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力工業迅速發展,發電量持續上升,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因為電氣化的不斷提高,用電量迅速增加。1990年全球發電設備裝機容量24.6億千瓦,發電量110170億千瓦時,比11950年增長了0.5倍多。

電力工業的結構特點和變化趨勢火力發電的比重在50年代初是6∶4,後來火力發電發展快於水電,60年代變成7∶3。70年代火電與水電核電之比為74.6∶23.7∶1.6。隨著石油危機的襲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核電比重迅速上升,從199O上升到64.6∶18.9∶16.8。由於各國能源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差異,大致形成幾種類型。富煤地區以火電為主,如波蘭(97.3%)、澳大利亞(87.2%)、南非(96.2%)。在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水電是主要資源,如巴西(96.6%)、加拿大(66.3%)。能源資源貧乏的國家,多為以進口石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者大力發展核能,如法國(70.4%)、瑞典(50.9%)。

世界電力工業的分布特點是高度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占世界發電量的90%以上。特別是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加拿大的人口只占世界總人口的11.5%,但他們的電力卻占了53%。近年來,我國發展迅速,1990年底裝機容量為1.990億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型火電中心建在富煤產區,往往形成綜合工業區,如魯爾、庫茲巴斯、中國頓巴斯、遼寧中南部工業區等。坑口電站分布廣泛。日本和意大利是最典型的建在消費區和港口區的電站。

水力發電是壹種潛在的能源,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為22.6億千瓦。現在只開發4.92億千瓦,發電量約2萬億千瓦時。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大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巴西等。,約占世界水力發電量的1/2。60%的水資源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開發較晚。近年來,巴西、中國、印度和墨西哥國家的水電發展迅速。世界上裝機容量超過300萬千瓦的大型電站有12座,如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內瑞拉的卡羅尼河、美國的哥倫比亞河、俄羅斯的安加拉-葉尼塞河、加拿大的聖勞倫斯河等。世界水電正朝著大中型梯級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方向發展,從靠近用電中心向偏遠地區分布的趨勢正在發展。

核電站建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自7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迅速。1990占總發電量的16.8%。預計到本世紀末將達到30%。目前30多個國家已建424座,173座在建。美國、法國、俄羅斯、瑞典、德國、日本比較發達。核電站多分布在海邊、河邊、湖邊和能源匱乏的消費區。

[編輯此段]世界鋼鐵工業

現代鋼鐵工業創建於19世紀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鋼鐵工業發展緩慢,產量有限,生產國很少,分布非常集中。1937年總產量為1.65438+億噸,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美國和西歐* * *占總產量的3/4,前蘇聯達到87.5%。這是戰前世界三大鋼鐵產區。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西歐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源頭,發展較早;美國起步晚,但發展快;蘇聯十月革命後,由於經濟發展和國防的需要,鋼鐵工業的發展大大加快。各國豐富的煤鐵資源、有利的經濟技術和便利的運輸條件,為各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發展迅速,產量翻了壹番,鋼鐵工業的地區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縱觀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和布局,有以下幾個特點:

鋼鐵產量和產鋼國大幅增加,鋼鐵工業東移。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是世界鋼鐵生產迅速發展的時期。1950年產量僅為189萬噸,而1968、1972、1974年分別突破5億噸、6億噸、7億噸,1979年達到7.4億噸(歷史最高紀錄),凈增5億。同期,年產量超過654.38+00萬噸的國家由4個增加到654.38+06個,出現了裝備能力超過654.38+00萬噸的國家。分析其快速發展的原因,壹是世界不同經濟類型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向重化工業發展,造船、汽車、建築業的快速發展,擴大了對鋼鐵的需求,鋼鐵工業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發展部門。計劃經濟國家為了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戰敗國應該恢復經濟發展;西方老牌鋼鐵生產商應保持壟斷地位;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國民經濟,紛紛擴充生產設備。其次,國際市場上的鐵礦石、煤炭、石油等原材料和燃料不僅豐富,而且便宜,大大加快了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還有生產技術的變化,比如頂吹轉爐和電爐煉鋼的廣泛應用,都是推動產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上世紀8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市場萎縮,能源供應緊張,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大調整,導致鋼鐵工業供不應求,產量停滯或下降。目前產量維持在6.7 ~ 9億噸。

世界鋼鐵工業區域結構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打破了過去高度壟斷的局面,工業區域由西向東擴散的趨勢日益明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的鋼鐵工業發展迅速,超過了法國、英國和前聯邦德國,並以1980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同期前蘇聯大力發展鋼鐵工業,以1971超過美國,成為“冠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鋼鐵工業日益發展,產量翻了壹番。亞洲的中國、印度、朝鮮發展迅速,特別是中國在1982年超過原聯邦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鋼鐵生產國,1990年產量超過6400萬噸。拉丁美洲的巴西年產量超過2600萬噸,排名第六。阿根廷和墨西哥的產量也迅速增加。以前非洲除了南非幾乎是空白,但近年來埃及和阿爾及利亞都有發展。實際上呈現出從“北”向“南”拓展的新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鋼鐵工業正明顯地向大型化和現代化發展。符合技術經濟合理性的要求,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設備能力超過500萬噸的鋼廠有50多家,占世界鋼廠的1/2以上。

世界鋼鐵工業空間結構變化特征

從內陸資源導向型布局轉向沿海消費導向型布局是大勢所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很長壹段時間裏,世界鋼鐵工業的布局大多面向內陸資源。在煤煉鐵時代,工廠集中在大煤田、大鐵礦,煤鐵復合區是最理想的選址。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特別是煉鐵和煉焦的衰落,鐵的布局由煤向鐵轉變。從而形成鋼鐵工業的三種區域類型:在煤田建設鋼鐵聯合企業,以德國魯爾區、烏克蘭頓巴斯區、美國匹茲堡區為代表;鐵礦區形成鋼鐵工業基地,以法國洛林區、俄羅斯馬格尼托戈爾斯克、中國包鋼、馬鋼、武鋼為代表,呈擺式,以美國五大湖沿岸鋼鐵工業基地為代表。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向消費領域的布局成為主導方向。新工廠大多建在工業中心,形成了以鋼鐵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分析了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條件的變化引起的,如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特別是海運的發展,交通工具的創新,新的資源來源的出現。以鐵礦石生產為例,戰前的開采和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美的幾個國家。20世紀60年代以後,在三個南方大陸發現了大型鐵礦區。例如,巴西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產量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鐵礦石出口地區。委內瑞拉、秘魯、利比裏亞、毛裏塔尼亞、加拿大和印度也有出口。鐵礦石老產區產量減少,自給率下降。比如法國以前是凈出口國,現在1/3依賴進口,這就使得鋼鐵行業與鐵礦石產區脫節,依靠進口原材料、燃料和鋼鐵廠傾向於消費區。其次,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就地生產,就地消費,既節省時間,減少運費,又降低成本,取得最高的經濟效益。日本走上了壹條資源匱乏國家依靠原材料和燃料在消費領域建設大型工廠的成功之路。

鋼鐵工業日益向沿海、沿江、沿湖發展。

世界汽車工業的區域分布

世界造船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