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正改變壹代人的消費行為,大量信用產品的出現放大了人們的消費欲,但風險也隨之而來。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紀委監委組織開展的全區財會人員專題警示教育大會上,就播放了壹名90後財會人員的專題片。
94年生的項某2013年考入江蘇科技大學,後迷上網絡遊戲,由於家裏給的生活費只夠日常開銷,為了給遊戲充值,他通過校園貸拿到了壹筆1800元的校園貸款。由於不需要抵押,手續也方便,項某迷上了這種消費方式。結果到畢業時,他連本帶息的貸款已經達到了8萬元,最終父母不得不幫他還清。
然而,項某還是改不掉自己的超前消費習慣。項某畢業後入職某公司的出納會計崗後,從18年1月至19年7月,他利用職務之便鉆空子,截留公司現金賬、虛列開支套取公款,累計數額達386萬。這些錢壹部分被他用以充值遊戲,更多的則拿去打賞女主播了。
項某表示,他知道問題所在,但就是"管不住手"。最終,項某因犯職務侵占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
從網貸到挪用公款,在項某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年輕壹代消費觀念的明顯偏好,即超前消費。但當消費超出了能力範圍之外,他們很容易會誤入歧途。隨著大量如花唄、借唄、白條等信用類產品的出現,年輕人消費的欲望提升了,風險也隨之提高。
支付寶曾發布《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報告顯示有超6500萬90後開通了花唄,占比約40%。另據匯豐銀行去年發布的調查,中國90後平均負債達12萬元。
網上有壹種說法是,現在的90後是對金錢最有"支配能力"的壹代。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在"捧殺"90後,不論是花唄、借唄,還是大量的網絡現金貸、消費貸,吸引壹些有消費需求,但未必有償還能力的年輕人入坑後,只會讓他們陷入泥沼無力脫身。
雙11又是壹派"消費盛世"的景象,截止雙11當天0時30分,天貓雙11實時成交額達到3723億元。在大力鼓勵消費的時候,超前消費的好與壞值得深思。對超前消費的看法,實際上不同人的看法有差異,有超前消費習慣的人,在看待月光族問題上的態度也不同。
壹些支持者認為,敢於當月光族的都是對自己有信心的人,這個月的錢花完了,下個月還會再賺。掙了就花不願攢錢,看上去是充分享受當下,但這裏存在壹個理性預期的問題,下個月的經濟收入、收支平衡是存在壹定不確定性的,壹旦入不敷出怎麽辦?這時候月光族們很可能就會選擇借貸。對負債的觀念變得隨意,導致現在很多年輕群體在消費、借貸方面失去了應有的謹慎。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全國信用卡逾期未還金額達824億元,較10年前增長10倍,年齡結構上90後也是"主力軍"。超前消費是量力而行,除了自己要管好手之外,監管以及市場引導、規範有必要增強。日前央行與銀保監會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擬針對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再次進行監管升級,超前消費的"水龍頭"真的該擰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