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企業的外部因素
1.經濟政策環境。壹國的經濟政策反映了該國在壹定時期內對壹項經濟活動的態度。比如我們國家開始開發西部的時候,會出臺壹些優惠政策,對西部地區的企業和投資者會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在其他類似條件下,壹個國家的平均資本負債率取決於該國規定的破產標準的嚴格程度,即企業所能承受的最大財務風險。同時,不同國家采用的不同會計制度和政策對資本負債比率的影響也不同。
2.行業地位和競爭程度。在實際工作中,不同行業的企業,同壹行業的不同企業,使用負債的策略和方法不同,也會使資本結構不同。企業管理者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必須考慮行業水平和行業競爭程度。企業利用負債的能力受其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影響,而銷售收入和利潤又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密切相關。如果企業所處的行業競爭較弱或具有壟斷性,就會有相對穩定的銷售利潤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大量借款,提高資本結構中的負債率。如果企業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或者處於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各企業的利潤水平會趨於平均,那麽企業應該減少負債,更多地使用權益資本。
3.金融市場環境。金融市場長期和短期融資變化對資本結構有很大影響。比如某個時期市場資金緊張時,往往會出現評估等級在同壹級別以下的長期債券沒有市場的情況。很難長期借。比如,在當今金融市場利率偏高,預期下行的情況下,企業不方便發行高利率的長期債券,而是打算發行短期債券。在這種情況下,當股票市場穩定時,企業可以保留壹定的負債能力,通過增發股票籌集資金。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他們可以通過長期債券或長期貸款的方式籌集資金。
4.稅收環境。企業必須繳納所得稅。但是債務融資產生的利息支出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可以抵消,會給企業帶來壹些額外的收入。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越短。折舊額越大,企業的扣稅收入越大,融資需求越少。同時,如果所得稅稅率更高。企業借款的收益越大,當然我這裏並不是主張提高企業的所得稅稅率,這只是相對於發行股票的融資而言,因為股息不具有扣稅的功能,也應該被征稅。國家應該對不同的企業規定不同的稅率。
5.貸方和信用評級機構的態度。雖然企業總是希望通過債務融資獲得財務杠桿,但貸款人的態度和信用評級結構也不容忽視,往往對企業的債務融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常,企業會與貸款人討論其資本結構,並充分重視他們的意見。如果企業過度使用債務資本,貸款人可能不會接受過度貸款的要求,或只同意以相當高的利率增加貸款。同時,信用評級機構的態度。該機構對企業的評級往往對企業擴大融資、選擇融資類型有很大影響。
6.法律環境。企業融資的發展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作為保障。隨著企業融資自主權的不斷擴大,金融市場日益發展和完善,企業的融資渠道和方式日益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僅要依靠行政手段,還要依靠法律這壹強有力的工具,即財務制度。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需要依靠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來維護資金供給者、需求者和中介機構的合法權益,對其融資進行約束和規範。
二、企業內部因素
1.企業經營風險。實際上,企業資本結構決策有兩層含義,即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壹般我們得到的都是企業的歷史信息,當然也可以從市場調查中得到信息,作為預測未來決策的依據。壹般來說,銷售收入的穩定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市場競爭、企業的行業地位等。,而企業銷售收入的增速除了上述類似因素外,還受到企業發展趨勢的影響。企業未來銷售收入率是衡量杠桿效應對每股收益影響的主要指標。如果銷售收入和收入的增長率超過壹定限度,在固定費用固定的情況下,債務融資會對股票收益產生擴大效應。同時,當銷售收入和收入的增長率達到壹定水平時,普通股的價格也會上漲,這就為權益資本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管理者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需要在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之間進行權衡。企業的銷售收入和收入越穩定,承擔低風險負債固定費用的能力越強,償債能力大於銷售收入波動較大的企業或行業。負債率可以適當提高:
2.企業的規模。企業的規模會影響企業的融資。如果企業規模較大,其經濟實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相對略強於小規模企業,其償債能力會相對較強,資本負債率可能較高。從心理學上講,貸款人寧願把錢借給大企業,也不願意借給小企業。如果雙方都破產,前者的資產會大於後者。俗話說,瘦駱駝比馬大。
3.企業的抵押價值。企業的抵押價值越大,破產出售資產時的資產重估損失越小,會降低破產成本。另外,通過擔保獲得債務資金時,抵押價值大的企業無疑容易獲得資金,融資成本小,信譽高。比如那些資產適合抵押貸款的企業,負債就比較大,比如抵押貸款比較高的房地產企業,而以技術研發為主的企業負債就比較少。此外,無形資產比重較大的企業破產風險較大,資產負債率較低。無形資產比例較小的企業,可以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簡而言之,抵押價值大的企業很可能負債率更高。
4.企業財務彈性。財務彈性是指在不利的經濟條件下,在適當的時期內提高企業資本比率的能力。企業在確定目標資本結構時,必須正確分析和判斷未來潛在的資金需求和資金短缺的後果。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較強,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在數量和時間上相對均衡,財務狀況穩定,因此債務還本付息時支付現金的壓力較小,通過借款籌集資金的能力較強,因此債務資本在資本結構中的比重可以相對較大。
5.企業的增長率。企業的成長率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也是資本結構決策的重要前提。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迅速,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了滿足資金需求,企業不得不負債,因為單靠內部資金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如果經濟增長速度慢,資金需求小,可能只用留存收益補充資本就夠了。
6.企業的控制權。對於企業發行債券,只要償還債務,除非無法償還債務,企業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將債權轉為股權,發行股份,這裏指普通股,會稀釋原股東的權利。就普通股股東或經理而言,他們總是希望保持對企業的控制。企業通過發行普通股籌資時,由於新股東的參與,有可能重新選舉董事,更換企業經理,從而影響對企業的控制。
7.企業的資產結構。企業資本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取決於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之間的對稱性,即通過分析資產的流動性或流動性與負債的償還壓力之間的對稱性,可以判斷現有資本結構是否合理。壹旦結合資產結構分析資本結構,就會發現單獨分析資本結構時,既定的風險被稀釋或強化。例如,對資本結構的獨特比率的分析可能會顯示存在較小的風險,如長期資本比率較大但長期資產比率較大且周轉期超過負債的償還期,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會增加。因此,我們必須結合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對稱性來分析資本結構。
8.企業社會責任。大中型企業,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有責任不斷地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因此,他們更註重企業經營的長期穩定性,在確定資本結構時往往采取限制負債增加的策略,以保證企業經營的長期穩定性,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對於小企業來說,承擔小的社會責任,就會承擔壹定的財務風險,增加負債率。只要投資利潤率大於利率,他們就會去做。
9.企業的商業周期。企業的商業周期包括投資、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在企業的投資期,產品剛剛上市,產銷受到限制。這時候負債率要低壹些;在企業成長期,產品占據壹小部分市場,企業產銷量擴大,有發展前景,應適當提高負債率;當企業處於成熟期,產品逐漸趨於飽和,產銷形勢穩定,但預期銷售額會下降,企業應適當降低負債率;當企業不景氣,產品開始逐漸失去市場,產銷量下降時,就要降低負債規模,尋找新產品,開辟新的出路。
10.企業主和經營者的態度。管理風格主要表現在對兩個因素的態度上,壹是對公司控制權的態度,二是對風險的態度。因此,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態度和管理風格會直接影響公司融資的選擇,從而也會影響公司的資本結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