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測試教材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測試教材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

《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陶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課程教材研究所

曾靜,文科綜合課程教材研發中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是高三的啟蒙教材。該教材在繼承人教版初中教材《品德與社會》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有如下發展。

(1)在內容上,從以家庭、學校、社區為主體的教育內容擴展到了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比如五年級上冊安排了《我愛祖國的山山水水》和《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兩個單元,占了總教材的50%。同時體現了學生個人生活和學校生活內容的螺旋推進水平。比如,在誠信教育中,既要從個人修養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角度看待誠信,也要從現代社會信用體系逐步建立的角度看待誠信,讓學生明白誠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法律原則之壹,是人們必須遵守的法律行為;民主教育不僅註重學生民主意識的增強,也註重學生民主能力的培養。

(2)教材內容更全面。五年級上冊教材涉及社會學、歷史、地理、政治學等知識。編寫教材時,註意給學生全面綜合的知識,避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只傳授給學生壹些知識。教材通過壹定的主題對相關知識進行高度綜合,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如何用聯系的方式看待問題,用發展的方式思考問題。

(3)註意突出課程的核心價值觀,即“幫助學生參與儀式,學會做人”。《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出,其課程性質是“促進學生品德形成和禮貌發展的綜合課程”因此,教材強調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壹些基本的為人處事的觀念和意識,激發其積極的道德情感。在編寫過程中,德育內容不是給學生知識,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學會與人交往的基本理念,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願望,把道德情感和願望的激發與學生的實踐結合起來;社會教育的內容不是給學生知識,而是讓他們學會辯證的思維方法,讓他們學會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要歷史地、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

(四)註重示範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結合。

例證是新課程教材的基本特征之壹。在編寫教材時,仍然強調通過舉例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同時,教材還註重通過呈現典型事例,即故事和數據來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改變了過去教材給學生提供更多現成結論的方式。工具性也是新課程教材應該體現的基本特征之壹。五年級教材強調每節課都要有壹定的信息內容,所以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更豐富,單詞量也增加了。課本通過小盒子給學生提供壹定的信息,比如諺語、小知識、基本概念、價值觀等。,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拐杖,掌握和傳承社會倡導的主流價值觀。

(五)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方面得到了增強。

教材註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註意給學生留壹些動腦、動手的空間。比如《我的祖國有多遼闊》壹課,教材通過拼地圖、寫家庭住址,幫助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和中國的行政區劃。並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如“妳信任我”這壹課,通過創設他人失信的情境,讓學生體驗不講誠信給他人帶來的感受;通過版主提出思考價值高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索。內容,本教材* * *安排了四個單元,分別介紹如下:

第壹單元“讓誠信陪伴我”

本單元圍繞誠信這壹主題,從引導學生通過對誠信和不誠信的感受,到對誠信內涵的理解,再到對社會誠信的認識。第二單元“我們的民主生活”圍繞民主話題,從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等方面培養學生初步的民主意識。並且從班級的民主生活會到學校的民主生活會,再到社會民主生活會的認識。第三單元“我愛祖國,我愛水”,主要是讓學生樹立領土意識,融入祖國的疆域、領土面積、行政區劃、祖國的名山大川、臺灣省是中國領土的壹部分、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教育。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中國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文化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風俗習慣。各族人民應當相互理解和尊重,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知道在海外生活的華人對中國有著不變的感情。

具體來說,第壹單元《讓誠信陪伴我》的安排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第壹,不誠信這種不道德的現象在當前社會生活中比較突出,侵蝕了學校校園,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負面影響。另壹方面,中國市場經濟的穩定和進壹步發展需要誠信,尤其是現在中國已經加入了世貿組織。能否誠實守信,遵守國際商業規則,直接關系到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在胡錦濤總書記最近提出的“八榮八恥”中,有壹些特殊的、有時是誠實的要求: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舍本逐利為恥。誠實守信的品格必須從小培養,誠信的法制觀念必須從小樹立。因此,加強誠實守信教育非常重要。

本單元與以往思想品德課在誠信教育方面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側重於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和誠實守信的願望。讓學生不僅從個人立足於世界的角度看待誠信,更從社會守法的角度看待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誠信不僅僅是個人品德修養的問題,更是社會道德和法律規範的問題。

本單元安排了三個主題* * *:

第壹個主題“請相信我”,第二個主題“誠信是金”,第三個主題“社會呼喚誠信”,涵蓋了誠信的內涵、價值和創造。

第壹個主題是“請相信我”,有三個教學點:壹是讓學生懂得誠實守信;二是讓學生知道,失信的人會給對方帶來不快,失去別人的信任;第三,通過交流,我感受到了誠信的內涵,我願意做壹個誠實守信的人。

這節課有兩個主題和壹個活動。第壹個話題是“什麽樣的人可以信任”。在這個題目中,教材首先用實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體驗和思考。通過填表,讓學生明白,誠實的人可以贏得別人的信任,然後通過反思“我是壹個值得信任的孩子嗎?”,學生可以積極發展誠實守信的道德願望。小盒子裏的文字向學生們展示了真誠和信任的內涵,從正面給予了他們明確的指引。與以往教科書傾向於把學生作為上課和道德判斷的對象不同,教科書註重培養學生成為道德修養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第二個話題是“當朋友食言”。教材先列舉了壹些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比如要求朋友不要信守承諾,說假話。通過“悄悄話郵箱”,學生們可以接觸到自己的現實生活,體會到不坦誠所帶來的內心感受。通過“走進誠信的天堂”活動,學生可以進壹步加深對誠信的理解,同時引導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具備哪些誠實守信的行為。

小班教學要註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把教學引向對部分孩子的批評或自我反省;避免說教。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幾條道德戒律,而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並且在整個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滿足、快樂、幸福,得到壹種精神上的享受。這也是壹些學者提出的“道德享受”的概念。教材將活動的主題定義為“走進誠信的天堂”,“樂”字正好包含了這樣壹個理念。在教學時,要重視這壹理念,創設“隱性課程”,讓學生體會到誠信的快樂,願意做壹個誠信的人。

主題2“誠實是金”有三個教學點。壹是引導學生進壹步認識誠實守信的重要性;二是知道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是通過調查讓學生知道,如果不信,受傷害的不僅僅是別人,還有自己。不僅是個人,還有群體和社會。

這節課有兩個主題和壹個“故事與思考”。第壹個話題是“哪個更重要”。課文通過兩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性——誠信會影響方方面面,用陸子之的座右銘來概括和提煉——讓學生明白誠信是壹個人的立命之本。

第二個題目“如果沒有誠信”,是引導學生從社會整體的角度去觀察和回憶生活中不誠信給別人帶來的傷害、不便和麻煩。《故事與思考》中列舉了兩個故事。曾子殺豬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抄襲引起的軒然大波,是為了加強學生對誠信意義的理解和體驗。這兩個故事,壹個在國內,壹個在國外,壹個在過去,壹個在現在,意在讓學生認識到,誠信無小事,誠信是金。這樣的經典故事,過去也有呈現。不同的是,不僅僅讓學生知道某個故事的內容和意義,而是把它作為思考問題的案例材料。

在這門課的教學中,要註意到學生雖然能在道理上理解誠實守信的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迷茫。在教學中,要註意不要簡單地讓學生知道是非,還要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培養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

主題3“社會呼喚誠信”有三個教學重點。壹是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誠信的事例,感受社會各主體對誠信的期待;第二,通過對社會生活中誠信與失信案例的分析比較,發現理解誠信是現代商品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三、理解誠信是現代社會的壹項法律原則,是社會各界人士都應遵守的壹項基本法律行為準則。

本課安排了“社會生活中的信用”和“誠信靠行動建立”兩個話題。第壹題通過提供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社會生活的各種承諾,讓學生感受到信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社會呼喚誠信。第二題通過“海爾砸冰箱”和“溫州鞋的興衰”兩個例子,讓學生明白壹個單位和企業的生命力在於質量和信譽。在現代社會規則的制約下,摧毀誠信的品牌比建立誠信的品牌更容易。我們應該始終以誠為本。通過“活動世界”,引導學生對身邊的誠信和失信現象提出看法和措施。重視誠信問題,願意為建設誠信社會貢獻力量。

在講授本課程時,教師應註意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誠信和失信事件進行分析和比較,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明確誠信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各行各業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社會模擬活動,如讓學生開設誠信商店,提出誠信措施,從模擬中獲得經驗和認識;關註社會誠信,鼓勵自己踐行誠信。

第二單元我們的民主生活

安排這個單位的出發點是我國的民主化進程需要有民主意識和能力的公民。民主意識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目前,我國小學生的民主意識相對薄弱,實踐民主生活的機會被忽視。

本單元既註重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又註重引導學生提高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從最接近、最常見的事情入手,通過參與、討論、比較,讓學生學會民主生活的壹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

在民主生活中,權利和義務並存。因此,本單元所列的各類民主生活會非常註重權利與義務的結合,讓學生從小感受民主生活會的基本特征,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學會自覺履行義務。本單元包括四個主題。

我們班幹部選舉/集體事務誰說了算/我是參與者/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前三個話題是討論學校班級生活中的民主話題,分別涉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等民主形式,後者是將討論範圍擴展到社會。

主題壹“我們班班幹部的選舉”,這次教學有三個重點。壹是可以結合自己的集體實際,按照選舉少先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選舉幹部;二是在選舉活動中,正確行使權利,結合實際討論幹部標準和人選問題,找到大家共同進步、集體進步的好辦法;第三,通過討論交流,明白當幹部就是為大家服務,沒有什麽特殊權利,讓學生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這節課安排了兩個話題:“如何選幹部”和“當幹部的目的是什麽”。第壹題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選拔少先隊中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通過對“選拔幹部標準”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白選拔幹部的基本標準是熱心為大家服務,有責任心,有辦事能力。小盒子裏的信息是《少先隊章程》中有關於幹部選舉的規定,這給了學生壹個明確的信息,讓他們明白要嚴格實行隊幹部的民主選舉,禁止任命幹部的做法。通過列舉壹些有代表性的現象,讓同學們結合實踐討論,明白選舉幹部要好好行使權利,要公平公正,從集體利益出發,選出大家都滿意的幹部。“活動世界”是引導學生談論他們班已經進行的改革或者選舉中可以進行哪些改革。明確幹部選舉制度在動員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培養和鍛煉學生方面的作用。

第二個題目主要是針對部分同學受社會影響,認為在部裏就可以特權化,得到好處,部分幹部同學對大家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不足的現象。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幹部是大家選出來為大家服務的,幹部沒有特殊權利,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在教授這門課程時,允許學生對壹些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不宜聯系具體的人來討論幹部選舉中的壹些不當做法和小幹部表現出來的壹些不恰當的想法和做法。可以通過沒有設定或者壹些例子來引導學生討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

主題二“集體事務誰做主”這節課有三個教學重點。第壹,聯系實踐和經驗,懂得集體事務要大家商量,這是民主生活中的壹個基本原則;二是學習壹些和妳商量事情的基本方法,三是在和妳商量事情的過程中適當處理壹些突發情況。

這節課安排了兩個話題:“讓我們討論壹些事情”和“學會討論”。第壹個題目呈現小幹部的煩惱,啟發學生懂得和大家商量事情。通過幾個集體討論的場景讓學生明白,在我們的集體中,討論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壹些滿意的決定。同時,教材還對少先隊代表大會進行了簡要介紹,幫助學生進壹步明確集體事項應由大家討論的民主實踐。通過呈現集體討論的場景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應該為集體事務出謀劃策。投票表決的情況是為了啟發大家知道,在有分歧的時候,可以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等民主方式進行決策。促使學生聯系實際,找到更多更合適的方法。

第二個題目展示學生討論的情況,讓學生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學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輕話;學會表達,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協調。當妳的意見不被別人采納時,虛心讓少數服從多數。制定《聽說守則》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研討的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並加以實踐。

簡單來說,前兩個話題主要涉及兩個方面:集體事項大家都有共同決策的權利和義務,在討論的時候要學會討論,按照民主的做法來決策。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註意營造集體討論的氛圍,可以根據這節課的實際情況選擇壹個事例,按照相關的程序和方法讓大家討論,讓學生在教學生活中體驗大家事、大家討論的民主氛圍。在正常的課堂生活中,也要註意營造這種大家討論某件事的民主氛圍,讓教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體現,這是加強課堂教學時效性的壹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同時,這節課也要註意讓學生掌握集體討論的基本方法。

主題三「我是參與者」本課程的教學有三個重點。壹是讓學生感受如何在現實的集體生活中落實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第二,要積極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熱心為大家服務;第三,學會管理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分工。

這節課安排了四個話題:我們可以不參與嗎?我們能做什麽?管理我們自己?參與不限。從履行參加集體活動和集體事物的義務到各種參與方式。

第壹個題目通過情境展示讓學生明白:“集體討論時,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積極發表意見,通過民主決策制定的行動方案有責任遵守。”

第二個話題是引導學生討論我們如何為集體做事,為大家服務。

第三個主題使學生能夠聯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