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國內外對財務報告的研究現狀迫切。...

國內外對財務報告的研究現狀迫切。...

2008年中國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分析報告

作者:財政部會計司

時間2009-07-24 02:48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壹、上市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告分析

截至2009年4月30日,除ST real B(200041)外,我國滬深兩市共有1,624家a股和b股上市公司如期公布了2008年度財務報告。通過對2008年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的綜合分析,觀察到我國經濟運行存在以下顯著特征:壹是上市公司2008年將在不增加利潤的情況下增加收入;二是上市公司存貨、固定資產、銀行貸款減值損失巨大,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第三,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對上市公司業績貢獻顯著;四是商業銀行貸款大幅增加,上市公司資金充裕;第五,我國虛擬經濟規模小、不成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待提高。

(壹)上市公司2008年增收不增利

分析顯示,65,438+0,624家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2008年增長65,438+08.57%,2007年增長24.07%,降幅為5.50個百分點。2008年凈利潤下降65,438+07.34%,2007年增長49.56%,增幅為66.90個百分點。2008年末凈資產同比增長8.03%,2007年同比增長30.96%,增速下降22.93個百分點。1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1.80%,比2007年(16.78%)下降了4.98個百分點,降幅為29.68%。

上述分析表明,2008年我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營業總成本增幅超過營業總收入增幅5.05個百分點,其中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均較2007年大幅上升,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顯著特征。

(2)上市公司存貨、固定資產、銀行貸款減值損失巨大,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

2008年末,1624家上市公司總資產為48700521億元,其中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14931.44億元,金融類公司27家。資產減值損失總額3963.48億元,占利潤總額的-35.63%,同比增加2384.11億元,同比增加150.95%。其中,65,438+0,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2008年末存貨成本為65,438+0,830,923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累計金額為84,565,438+0.9億元。2008年存貨跌價損失690億元,占存貨跌價準備累計金額的865,438+0.68%。2008年末,固定資產成本39727.29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707.56億元。2008年固定資產減值損失369.38億元,占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的5.220%。其中,14家上市商業銀行2008年貸款減值損失為1356.04億元,占其利潤總額的27.88%,同比增加482.89億元,增幅為55.30%。2008年,部分上市商業銀行貸款減值損失超過150%,部分銀行超過。14家上市商業銀行累計貸款損失準備金達4744.54億元,2008年貸款減值損失占累計貸款損失準備金的28.58%。

以上分析表明,2008年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巨大,當年資產減值損失均創歷史新高,呈現出產品銷售不暢、庫存積壓嚴重、生產設備技術落後、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等特點,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三)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貢獻顯著。

1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實現利潤總額(稅前利潤)112488億元,同比減少312249萬元,減少21.92%。實際所得稅費用2346.3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286,5438+0.02億元,降幅為35.32%。企業實際所得稅稅率為21.09%,比2007年的25.79%下降了4.7個百分點,企業實際所得稅負擔明顯減輕。2008年凈利潤下降17.34%,低於利潤總額21.92%,達到4.58個百分點。

2008年,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實現利潤總額(稅前利潤)6044.65億元,實際所得稅費用654.38+0.263億元,實際企業所得稅稅率265.438+0.22%。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08年凈利潤的降幅為65.438+0.22%。

2008年,27家金融類上市公司實現利潤總額(稅前利潤)5080.23億元,實際繳納所得稅費用1063.75億元,實際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94%。金融類上市公司凈利潤增幅較利潤總額增幅提高11.45個百分點。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企業包括上市公司於2008年6月5438+10月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稅率由33%降為25%。新企業所得稅法的改革明顯減輕了上市公司的負擔,並大大改善了它們的業績。

(四)商業銀行貸款大幅增加,上市公司資金充裕。

1597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08年現金流量凈額為8630.67億元,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48654.38+0865.438+0.3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2599.39億元,為2008年末現金流量總額。565,438+0.807億元,說明65,438+0.597非金融類上市公司銀行賬戶有65,438+0.25,565,438+0.807億元。

2008年,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實際獲得銀行貸款38906.90億元,同比增加10048.49億元,增幅34.82%。相關財務費用主要為利息支出654.38+0.35902億元,同比增加349.38億元,增幅34.60%。2008年末,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實際持有貨幣資金1251807億元,比2007年末凈增784.48億元,增長6.69%。

14上市商業銀行2008年發放的貸款和墊款凈額為259265438+2200萬元,同比多增3829.45億元,增幅為17.33%。2008年末,14家上市商業銀行持有的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69,23187萬元,占14家上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的48.00%,增加2439108萬元,增加16。

以上分析表明,商業銀行貸款大幅增加,2008年末非金融類上市公司銀行賬戶資金達到1251807億元,反映出上市公司資金充裕。

(五)中國虛擬經濟規模小、不成熟,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有待提高。

虛擬經濟通常是指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我國目前主要是股票、債券、基金等基礎金融產品,在企業會計準則和財務報告中被歸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它們主要是按照資本市場的公開交易價格,即公允價值來衡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

2008年末,1,624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合計3966405438+0億元,占總資產的8.14%。其中,27家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合計38,862.59億元,占金融類上市公司總資產的65,438+00.44%。2008年末,四大上市商業銀行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1007億元,占上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的8.62%。2008年,65,438+0,624家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5,065,438+0.33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股東權益-2,206.65億元。14上市商業銀行2008年實現利息收入159290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88.24%;手續費及傭金收入65,438+0,683,1.7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9.32%;營業收入主要靠存貸利差收入,占比近90%,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不到10%。

以上分析表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產品交易規模較小,虛擬經濟發展還不是很成熟,金融創新還不夠,商業銀行仍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差距較大,亟待改善。

二。2008年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情況

企業會計準則是1,624家上市公司報告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唯壹準則。這壹部分將結合對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財務報告的分析,從多個角度研究2008年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分析表明,2008年上市公司穩步有效地執行了企業會計準則。

(壹)從2008年度財務報告整體分析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

上市公司按照統壹的會計準則、統壹的報告格式、列示項目和指標計算,編制了2008年度合並財務報表和個別財務報表,並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的披露順序、項目和內容,在附註中提供了相關的、可比的信息。2008年年報的數據與2007年的對比數據更具有可比性,因為我國上市公司從2007年65438+1開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2008年是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第二年。

65,438+0,624家上市公司按照收益等會計準則,確定2008年實現的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費用、營業利潤分別為65,438+065,438+09,654,38+05萬元。12488億元,凈利潤877851000億元,並與2007年同口徑相關數據對比,得出2008年增加收入不會增加利潤的結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1,624家上市公司確定2008年資產總額為4870521億元,負債總額為409744.43億元,股東權益總額為77260.78億元。年報分析顯示,2008年上市公司巨額資產減值損失為3963.48億元,主要由存貨跌價損失、固定資產跌價損失和貸款跌價損失構成。其中存貨跌價損失690.00億元,固定資產跌價損失369.38億元,貸款跌價損失654.38+0.355億元。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對上市公司業績的貢獻是公司執行所得稅會計準則所體現的結果。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和所得稅會計準則,1624家上市公司確定的所得稅費用為2346.37億元,主要包括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部分遞延所得稅費用。上市公司資金相對充裕,虛擬經濟相對較小且不成熟,反映了上市公司執行現金流量表和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的情況。根據現金流量表會計準則,2008年末65,438+0,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實際持有的貨幣資金為65,438+0,256,5438+0,807萬元;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會計準則,2008年末65,438+0,624家上市公司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總額為3,966,438+0億元。

1,624上市公司2008年年報已全部經過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審計的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註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意見不僅為年報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了合理的保證,也表明企業會計準則的持續有效執行。1,624家上市公司中,1,511家公司年報被註冊會計師出具標準審計意見,占比93.04%。僅113家公司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占比6.96%;其中,7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65,438+0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有保留意見,65,438+07家上市公司被出具無保留意見。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1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被出具了合格的審計報告。

(二)從A+H股年報分析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情況

5438年6月+2007年2月,中國內地會計準則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等效,並簽署了聯合聲明。自此,兩地建立了會計準則的持續對等機制。除了聯合報表允許的會計準則差異很小(比如有些按照內地會計準則的長期減值損失不能轉回)外,上市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a股財務報告和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h股財務報告應該是壹致的。

1,624家上市公司* * *中有57家同時在香港發行h股。根據A+H股上市公司公布的2008年年報,57家A+H股上市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2008年實現凈利潤5442.23億元,凈資產425954.38億元。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凈利潤為5572.49億元,凈資產為4300307億元。內地標準報出的凈利潤少於香港標準報出的6543.8+030.26億元,差異率為2.39%。內地準則報告的凈資產小於香港準則報告的凈資產407.56億元,凈資產差異率為0.96%。2007年,凈利潤和凈資產的差異率分別為4.69%和2.84%。2008年凈利潤和凈資產的差異率分別為2.39%和0.96%,較2007年分別下降了2.30%和65,438+0.88%。

兩地57家A+H股上市公司年報顯示,A+H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和凈資產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家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保單獲取成本和保險合同準備金的差異。在香港,保費收入是通過混合合約拆分確認的,而內地沒有拆分;在內地取得保單的費用壹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在香港分期計入當期損益;內地考慮保險合同準備金的監管要求,香港按照會計準則計量。這三項差異對凈利潤的總影響為14018億元,對凈資產的影響為67585438+00億元。若剔除現有兩家保險公司的差額,凈利潤總差額將由654.38+030.26億元降至-9.92億元,凈利潤差額率由2.39%降至-0.654.38+08%。凈資產總差額由407.56億元降至-268.25億元,凈資產差額率由0.96%降至-0.63%。兩家保險公司的差異屬於會計準則執行問題,我們已與相關部門協商,爭取在2009年度財務報告中消除。

上述分析表明,兩地會計準則持續等效機制建立後,財政部已做出相關規定並提出明確要求,以消除兩地會計準則執行差異。2008年,57家A+H上市公司大幅消除了原有差異,凈利潤與凈資產的差異率從2007年的4.69%和2.84%下降到2008年的2.39%和0.96%。剔除兩家保險公司執行差異後,按照兩地標準編制的財務報告差異幾乎完全消除。這壹事實進壹步驗證了兩地會計準則的等效結果,從這個角度說明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持續有效的執行。

三、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會計準則。

2008年下半年,由美國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席卷全球,波及實體經濟。在這場金融危機開始時,美國和歐洲金融界的壹些銀行家將危機歸咎於公允價值會計準則,這在美國、歐洲乃至國際社會引起了關於公允價值會計的軒然大波,並成為華盛頓G20峰會的重要議題之壹。在這壹部分,根據我國國情和企業會計準則的構建與實施,特別是根據2007年的分析報告,提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會計準則對策建議。

(壹)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會計準則方面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金融危機爆發後,壹些美國金融界人士和國會議員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10年6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2008年緊急穩定經濟法,指示SEC完成關於是否取消或暫停財務會計準則公告No。157-公允價值計量(Fas 157)90天內,向國會提交專題研究報告。

2008年《緊急與穩定經濟法》通過後,立即在美歐市場乃至全球會計界產生強烈反響。2009年6月2日,美國財務會計基金會主席正式致函美國參眾兩院、財政部和證交會,強烈反對這種做法,認為這是對美國會計準則制定的政治幹預,會損害美國會計準則的獨立性和公信力。如果國會為了特殊群體的利益推翻會計準則,通過立法手段取代專家的專業會計判斷,美國財務報告質量的提高根本無法實現,資本市場參與者的利益也無法實現。美國消費者聯盟和四大也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是“絕對荒謬的白癡行為”,是“否認現實”,是“欺騙投資者和自己的做法”。

美國的FASB壹方面堅決反對否定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同時冷靜分析了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在不活躍市場中的不足。為此,美國FASB相繼發布了多份公允價值計量的工作人員崗位公告,對不活躍市場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何確定公允價值、如何計量減值損失提供了進壹步的指引。

(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應修訂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以應對金融危機。

針對金融危機引發的金融界和其他有關方面對會計準則的批評,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多次發表聲明和公告,支持美國FASB的立場,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不應歸咎於公允價值會計準則,更不能否定公允價值會計。在公允價值計量方面,美國的IASB和FASB有著相同的立場。

2008年6月5438+10月65438+3月,在有關方面的壓力下,IASB對《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IAS39)的相關規定進行了部分修訂,適度放寬了金融資產重分類的規定,允許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從而改善了公司的財務報告業績。然後,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等直接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國家相繼發布了類似的關於允許金融資產重分類的規定,並從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實施。

IASB允許金融資產在壹定條件下重新分類的做法也引起了不同的聲音。瑞銀集團(UBS Group AG)決定不采用這壹會計政策,認為即使部分金融資產被重分類,財務報告仍需披露相關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對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影響金額。投資者終於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了,金融資產重分類的修訂本質上是“粉飾會計利潤”。

(C)中國決定不隨國際會計準則的變化而修改企業會計準則。

中國不是壹個直接采用國際標準而是與之趨同的國家。面對當時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及時應對公允價值會計問題。事實上,我們壹直密切關註和跟蹤美國、IASB和國際社會在這壹問題上的發展。經過深入研究和慎重考慮,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在2008年10年初,我們作出以下基本判斷,並提出相應對策:

首先,公允價值會計不是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美國次貸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社會過度消費、投資銀行等機構過度創新金融產品、相關金融監管機構疏於監管。即使金融產品不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危機也是不可避免的。會計準則反映客觀事實,並將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會計聯系起來。事實上,壹些銀行家和政治家正在轉移矛盾和公眾的註意力。

第二,我國會計準則基於國情適度謹慎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我國會計準則對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和負債設定了嚴格的公允價值限制。從《65,438+0,570家上市公司2007年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情況分析報告》得出,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後,涉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較小,對利潤總額的影響小於65,438+0%。特別是美國過度創新的金融產品,在中國基本不存在。

基於以上分析判斷,我們主張“不跟風”,並提出我國會計準則不會隨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變化而修改的對策建議,即不調整公允價值計量和金融資產重分類的規定。2008年6月29日,10,我們向IASB表明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和對策。IASB明確同意並承認,中國的做法不構成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差異,也不影響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此外,2008年6月30日SEC提交給國會的研究報告65438+2008年2月30日也得出與我們當初判斷壹致的結論:公允價值會計不應被暫停或取消。

四。相關政策建議

基於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2008年度財務報告,我們對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進行了分析。雖然涉及的分析對象僅限於上市公司而非所有企業,但也可以觀察到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壹些顯著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和相關情況,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促進我國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對2008年年度財務報告的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存貨積壓嚴重,生產設備和技術落後價值減值,有效需求不強,產品滯銷。根本原因在於產業結構不合理。

我們建議,要始終堅持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壹系列方針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結構不合理問題,同時防止出現新的結構不合理。在結構調整過程中,既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作用。

(二)重視虛擬經濟發展,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發揮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如前所述,我國現階段的虛擬經濟是由基礎金融產品和少量衍生金融產品構成的。其意義主要在於通過資本市場金融產品的交易和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來配置社會資源,引導社會資源投向符合社會需求的領域。虛擬經濟的成熟是發達國家的重要標誌,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國際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美國利用過度的金融創新引導其他國家的投資者購買其金融產品,使全球資源不斷流向美國。盡管美國國會通過了2008年的緊急經濟穩定法案,白宮也提供了8000多億美元救市,並采取了壹系列加強金融監管的措施,但金融危機後美國不會停止金融創新。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2008年的年度財務報告和2007年的分析報告顯示,虛擬經濟在中國規模小,不成熟,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有待提高。商業銀行仍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中國虛擬經濟的不成熟還表現在資本市場整體沒有達到理性投資的水平。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並不關心企業的基本面,也不能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往往主要是賺取差價。年報分析顯示,2008年有555家上市公司未分紅,占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34.75%,說明我國實現資本市場理性投資任重道遠。雖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提供的財務報告反映了企業的基本面情況,但是可以說真正利用財務報告進行投資決策還沒有成為主流。

我們建議中國高度重視虛擬經濟的發展,不要因噎廢食。在加強監管、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快發展金融創新業務,完善我國證券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衍生品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培育機構投資者,同時註意調整和解決商業銀行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的局面。同時,要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虛擬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提升實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體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離不開虛擬經濟,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虛擬經濟的推動。發展虛擬經濟,引導機構投資者和社會投資者理性投資,通過市場機制合理配置社會資源,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企業會計準則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市場規則。

(3)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註意貨幣資金的投向,防止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助長泡沫,引發通貨膨脹。

對2008年年度財務報告的分析顯示,65,438+0,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08年從銀行獲得貸款38,906.9億元,2008年末銀行賬戶持有資金達到65,438+0.2,565,438+0.807億元,呈現出上市公司資金相對充裕的明顯特征。

在上述情況下,為了追求短期利益,這些資金很可能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導致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助長泡沫,引發通貨膨脹,造成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增加國家宏觀調控的復雜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約40%的中小企業因資金不足而破產,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從未得到根本解決。

我們建議,在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同時,結合產業結構的調整,適時調整信貸資金的對象和領域,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資,加強信貸資金的監管,有效防止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