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利潤是經濟學家所持有的利潤概念。雖然經濟學家的利潤也是收入和成本的差額,但是經濟學家對利潤有嚴格的定義。對會計來說:利潤=總收入-總成本,但對經濟學家來說,這個結果高估了利潤。原因是經濟收益不同於會計收益,經濟成本不同於會計成本,所以經濟利潤不同於會計利潤。
經濟成本不僅包括會計上實際支付的成本,還包括機會成本,即企業為了從其他生產機會中吸引資源而必須支付給資源提供者的報酬。這些獎勵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我們把企業向為其提供資源的非企業所有者支付的貨幣報酬稱為顯性成本,把企業使用自身資源的成本稱為隱性成本。
外部資源(如債務資本)和自有資源(如股東資本)都是有成本的,股東資本投入的回報不亞於債權人的利息和員工的薪酬要求。對於企業來說,隱性成本是將自己的資源用於其他最佳用途所能獲得的利潤。會計師不承認隱性成本,也不包括在損益表的扣除項目中。原因是沒有客觀的方法來計算隱性成本,會計人員不願意做出沒有根據的估計。
舉個例子,王是某公司的銷售經理,年薪8萬,存在銀行可以獲得50萬的利息。現在決定開壹家百貨公司,將自己擁有的壹個店面房作為超市的營業用房。原來店面租金收入3萬,我需要招5個員工。經營65,438+0年,賬目如下:總收入:25萬元;費用:6萬元;員工工資:3萬元;水電雜費:654.38+0萬元;總(顯性)成本:65438+萬元;會計利潤:654.38+0.5萬元。
但這種會計利潤並不能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因為它忽略了隱性成本:王提供了金融資本、商店和勞務,隱性成本(放棄收益)發生,則經濟利潤:會計利潤:654.38+0.5萬元;棄薪收入:8萬元;放棄利息收入:5000元;棄租收入:3萬元;總隱性成本:11.5萬元;經濟利潤:3.5萬元。
經濟學家和會計師對“利潤”的概念不同,會計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經濟利潤=會計利潤-隱性成本=總收入-所有投入的機會成本。
如果壹個企業的總收入超過了所有的經濟成本,剩下的就歸企業所有,這就叫經濟利潤或凈利潤。還應考慮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區別:會計計量基礎不壹致,會計利潤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而計算經濟利潤將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流量法有機結合。現代企業建立以價值管理為核心的財務管理體系,經濟利潤法成為日益流行的財務管理思想。其吸引力在於:以經濟利潤為企業目標,既能在整個企業推廣價值創造的理念,又能與股東和債權人要求高於資本成本的收益目標相壹致,從而有助於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最大化。